学术投稿

国家将对保健食品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等8则

关键词:国家, 保健食品
摘要: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对黏液纤毛清除系统作用的研究概况

    目的:对具有黏液纤毛清除系统作用的中药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检索文献资料,将其按作用机制分类,并结合其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中药在治疗慢性或急性炎性肺疾病方面,不仅具有综合的黏液纤毛清除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及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

    作者:童瑾;周向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门诊口服降糖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其联合用药情况和处方习惯.方法:回顾性调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 081张糖尿病患者门诊处方中,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率达84.09%,其中单用占40.33%,两联用药占29.05%,三联用药占7.86%,联用胰岛素占6.85%,单用胰岛素的占15.91%;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有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结论:依据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特点,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是较合理的.

    作者:徐飞龙;侯思恩;王临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鲁抗集团通过ISO 14001认证复评

    作者:赵欣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重度胆汁淤积55例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威佳)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重度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度胆汁淤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威佳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55例,B组(腺苷蛋氨酸治疗)53例,C组(门冬氨酸钾镁治疗)52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重度胆汁淤积安全且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使用.

    作者:胡振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目的:综述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供临床参考.方法:查阅文献并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参麦注射液能治疗多种疾病.结论: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疗效肯定.

    作者:王维忠;田月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环麻喷鼻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复方环麻喷鼻剂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0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10 mmol/L四丁基溴化铵溶液(60:40:5,用磷酸调节pH值至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8 nm.结果:线性范围环丙沙星为4.8~24 μg/mL,盐酸麻黄碱为16~μg/mL;环丙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4%;盐酸麻黄碱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0.9%;精密度的RSD环丙沙星为0.9%,盐酸麻黄碱为1.1%.结论:HPLC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复方环麻喷鼻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宋红萍;刘忠;平成斌;刘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药品质量监督抽验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药品质量监督抽验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评价药品质量、促进药品质量提高、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是药品技术监督的核心部分.所有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或个人对药品质量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都应当积极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方式拒绝和阻挠有关部门的依法检查和抽验.作为管理相对人必须了解自身在药品质量监督抽验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强化自身的法律责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笔者就此作一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作者:张庆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与聚氯乙烯输液器的溶出物比较

    目的:测定输液器溶出物(增塑剂DEHP).方法:用乙醇水溶液在(25±1)℃水浴1 h条件下浸泡输液器碎片所得溶出物溶液,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增塑剂溶出量.结果:溶出物溶液与增塑剂溶液在250~300 nm波长范围内吸收光谱相同,且在272 nm波长处有大吸收,增塑剂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3 3X-0.0209,r=0.9999.结论:普通输液器增塑剂很容易被乙醇液溶出(5批溶出量平均为170雌/mL),而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能很好地满足含有乙醇或蓖麻油的注射液(如紫杉醇注射液)对输液器具的要求.

    作者:吕汝举;刘冰;张冬梅;李大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华北制药在业内首家通过SA 8000认证

    作者:韩春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药用辅料阿司帕坦对格列吡嗪分散片质量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格列吡嗪分散片中辅料阿司帕坦对其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以甲醇-以2 mol/L氢氧化钠液调pH值至6.0的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作流动相,并用流动相溶解阿司帕坦、辅料和样品,在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23 nm的条件下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辅料中的阿司帕坦有较大的色谱峰.结论:阿司帕坦作为辅料时可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制剂的有关物质而影响质量控制.建议相关制剂应避免以阿司帕坦作辅料.

    作者:张冬梅;宋韶锦;刘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把预防药物学研究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等4则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目的:介绍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研究概况.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冬虫夏草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免疫调节功能对于肾脏、肝脏、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以及在抗肿瘤、器官移植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研究已经受到广泛重视,但对其免疫活性成分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作者:史宇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对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的质疑

    所谓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就是将门诊药房从医院分离出来,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独立核算,照章纳税.门诊药房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逐步降低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的比重,从而弱化药品收益对医院的补偿作用,切断医院与药品买卖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消除以药养医的弊端,消除医院在药品买方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以此降低药品价格,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然而,门诊药房社会化是否能达到这些预期目的呢?笔者认为未必.

    作者:夏苏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足跟骨骨质增生症38例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足跟骨骨质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补肝肾、壮筋骨、逐寒湿、通经络的治法(六味地黄汤加味).结果:共治疗3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8%.结论:中医药对骨质增生症有确切疗效.

    作者:魏田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混悬液中布洛芬含量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混悬液中布洛芬的含量.方法:采用Nova-pak C18柱(3.9 mm×150 mm,4μm)为分析柱,甲醇-水-冰醋酸(80:20:1)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结果:布洛芬在40~12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2.521×107C+8.289×103,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4%,RSD为0.33%.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布洛芬混悬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欧阳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海洋药物甘糖酯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研究

    目的:以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项目检查替代传统的黏度测定.方法:参考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VH项下多糖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测定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类肝素海洋药物甘糖酯进行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检查.结果:10批样品的重均分子量在11 289~12 566之间,分布宽度小于1.5.结论:在甘糖酯质量标准中,可以用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测定替代黏度检查项目.

    作者:万海宁;梁桂山;徐琳;张玉芳;任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的临床应用

    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酶抑制剂,对多种酶具有抑制作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该文作者查阅了近年来乌司他丁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并对此作一综述,以期对其临床应用有所指导.

    作者:张恒斌;孙营;张姝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常用头孢菌素的特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近几年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归纳.结果: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大,其特殊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结论:应高度警惕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学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玉红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玉红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1%醋酸(73: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544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200 2~10.01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为1.19%.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玉红的含量.

    作者:赵志军;王连水;张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蓝芩口服液絮凝澄清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蓝芩口服液制备的可行性.方法:考察壳聚糖絮凝法的沉淀效果、过滤难易及对栀子苷含量的影响.结果:壳聚糖絮凝法与醇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且对栀子苷的含量影响较小,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壳聚糖絮凝法可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蓝芩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作者:李赛荣;曹玉明;卜令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