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玉红含量

赵志军;王连水;张楠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板蓝根颗粒, 靛玉红,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玉红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1%醋酸(73: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544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200 2~10.01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为1.19%.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玉红的含量.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与聚氯乙烯输液器的溶出物比较

    目的:测定输液器溶出物(增塑剂DEHP).方法:用乙醇水溶液在(25±1)℃水浴1 h条件下浸泡输液器碎片所得溶出物溶液,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增塑剂溶出量.结果:溶出物溶液与增塑剂溶液在250~300 nm波长范围内吸收光谱相同,且在272 nm波长处有大吸收,增塑剂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3 3X-0.0209,r=0.9999.结论:普通输液器增塑剂很容易被乙醇液溶出(5批溶出量平均为170雌/mL),而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能很好地满足含有乙醇或蓖麻油的注射液(如紫杉醇注射液)对输液器具的要求.

    作者:吕汝举;刘冰;张冬梅;李大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蛇床子与4种混淆品的鉴别

    目的:区别蛇床子及其混淆品,保证临床正确用药.方法:从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蛇床子及其混淆品进行比较.结果:蛇床子及其混淆品在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均有区别.结论:蛇床子与其混淆品差别明显,不可混用.

    作者:姜义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制剂吸湿稳定性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中药制剂吸湿稳定性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有关资料,综述中药制剂吸湿稳定性的实验方法及其在辅料与处方筛选生产工艺、生产条件及包装材料的选择,有效期的制订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应加强对中药制剂吸湿稳定性的应用研究.

    作者:袁浩宇;季平;文辉;李明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3个国家863重大生物医药成果落户青岛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蒜素注射液中大蒜素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大蒜素注射液中大蒜素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水-甲酸(85:1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nm.结果:大蒜素浓度在35~2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7,平均回收率为100.39%,RSD为0.72%.结论:HPLC法可用于大蒜素注射液中大蒜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蒋慧;刘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关于科技论文的摘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氯霉素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氯霉素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在冰箱中放置过夜的氯仿-甲醇-水(80:20:5)下层液为展开剂.结果:在专属性试验中,氯霉素主斑点与其他杂质斑点有较好的分离;检测限为0.25μ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满意,可用于氯霉素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王刚林;陈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铁笛丸包衣工艺初步改进

    目的:改进铁笛丸包衣工艺,提高成品质量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素丸表面包薄膜衣和以β-环糊精包合薄荷脑的包合物代替薄荷脑与糖粉混合包衣的新工艺.结果:采用新工艺制得的成品,较好地解决了原工艺成品表面易形成花斑、薄荷脑易走失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结论:新工艺方法简单,效果理想,切实可行.

    作者:张裕民;廖庆文;张迪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促进制药企业贯彻GMP和ISO 9001标准的有机融合

    药品质量的高低,不仅与企业的技术水平有关,更与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有关.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贯彻实施药品GMP规范和ISO 9001标准,在开拓国内和国际药品市场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大鹏;康风华;高国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前列腺素E1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初步研究

    目的:研制含量稳定、包封率较高的前列腺素E1脂质体制剂,为临床新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前列腺素E1脂质体,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含量及包封率,并用加速试验对制剂的稳定性作出初步考察.结果:前列腺素E1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27.5 nm,包封率为92.3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前列腺素E1脂质体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可靠,该脂质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制剂.

    作者:刘凯;王昆;黄复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复方利锌混悬液中乳酸依沙吖啶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复方利锌混悬液中乳酸依沙吖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排除干扰,制备空白溶液和待测溶液;采用分光光度法,以362 nm为检测波长,△λ=±1 nm,测定乳酸依沙吖啶的吸收度.结果:乳酸依沙吖啶在8.28~33.12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0.031 57 C-0.003 1,r=0.999 9(n=7),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为0.419%.结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利锌混悬液中乳酸依沙吖啶的含量,结果稳定、准确、可靠.

    作者:李爱英;Li Aiying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葛芎通脉颗粒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葛芎通脉颗粒处方中葛根等药味的乙醇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浸膏收得率和葛根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该工艺条件稳定,重复性好.

    作者:王琴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鲁抗集团通过ISO 14001认证复评

    作者:赵欣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对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的质疑

    所谓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就是将门诊药房从医院分离出来,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独立核算,照章纳税.门诊药房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逐步降低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的比重,从而弱化药品收益对医院的补偿作用,切断医院与药品买卖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消除以药养医的弊端,消除医院在药品买方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以此降低药品价格,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然而,门诊药房社会化是否能达到这些预期目的呢?笔者认为未必.

    作者:夏苏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照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结果:对于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可用灵敏度为0.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鲎试剂可用于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范能全;贾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对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的思考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形象,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及地位,

    作者:郭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八珍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八珍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甘草、当归、川芎、白芍;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18: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芍药苷在0.1~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2.51%.结论:定性鉴别斑点明显,含量测定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八珍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姜卓;蔡建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COS)的申请

    欧盟委员会规定,任何想要进入欧盟市场的原料药,都应该得到主管部门颁发的销售许可证明.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Certificateof Suitability),简称COS或CEP,就是由欧洲药典委员会批准的这样一种原料药质量符合欧洲药典标准的证书.拥有COS证书,表明该原料药采用欧洲药典的有关专论,能够检查药物原料、辅料,证明其适用于药物制剂的生产.

    作者:翟铁伟;顾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欧美国家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一瞥

    当今世界生物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目前,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故已达4 362家,其中上市公司613家,销售总额约为413亿美元.从整个产业的分布情况看,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欧美,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的76%,欧美公司的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的93%.美国仍然是世界生物技术产业的龙头,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的34%,达到1 466家,其中上市生物技术公司为318家,占全球的52%,其上市公司2002年的销售额近303亿美元,占全球生物技术产品销售总额的73%.到2002年为止,美国已批准的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共141个,适应症涉及220种.欧洲的生物科技业在全球舞台上也扮演了中心角色.截止2002年底,欧洲生物技术公司近1 900家,其中上市公司102家,实现销售收入80多亿美元,R&D投入近50亿美元,雇员约33 000人.

    作者:何宏宇;文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概况

    目的:总结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概况.方法:对近期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形成机制、处方组成、体外质量评价及其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对亲脂性和水难溶性的药物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新型载体系统.

    作者:李莉;王中彦;莫凤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