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重度胆汁淤积55例

胡振斌

关键词:促肝细胞生长素, 前列腺素E1, 重度胆汁淤积,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威佳)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重度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度胆汁淤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威佳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55例,B组(腺苷蛋氨酸治疗)53例,C组(门冬氨酸钾镁治疗)52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重度胆汁淤积安全且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使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目的:介绍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研究概况.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冬虫夏草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免疫调节功能对于肾脏、肝脏、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以及在抗肿瘤、器官移植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研究已经受到广泛重视,但对其免疫活性成分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作者:史宇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蛇床子与4种混淆品的鉴别

    目的:区别蛇床子及其混淆品,保证临床正确用药.方法:从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蛇床子及其混淆品进行比较.结果:蛇床子及其混淆品在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均有区别.结论:蛇床子与其混淆品差别明显,不可混用.

    作者:姜义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现代动物实验中心的建议设计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建设一个符合国家标准并能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动物中心,是进行高水平生物医学教育科研学术交流并向社会提供各级实验动物资源、专用动物饲料以及可靠的动物实验环境和相关技术服务的实际需要.

    作者:杨明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门诊口服降糖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其联合用药情况和处方习惯.方法:回顾性调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 081张糖尿病患者门诊处方中,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率达84.09%,其中单用占40.33%,两联用药占29.05%,三联用药占7.86%,联用胰岛素占6.85%,单用胰岛素的占15.91%;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有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结论:依据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特点,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是较合理的.

    作者:徐飞龙;侯思恩;王临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痛经贴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通过对含氮酮的3种不同基质的药物透皮吸收速率研究,选择佳制备方法.方法:按正交试验法安排试验.结果:含6%氮酮的乳剂型基质的药物透皮速率快.结论:该工艺操作易于进行,与临床用药目的相符.

    作者:江建国;龚旭东;陈小明;郭红梅;沈南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概况

    目的:总结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概况.方法:对近期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形成机制、处方组成、体外质量评价及其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对亲脂性和水难溶性的药物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新型载体系统.

    作者:李莉;王中彦;莫凤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与聚氯乙烯输液器的溶出物比较

    目的:测定输液器溶出物(增塑剂DEHP).方法:用乙醇水溶液在(25±1)℃水浴1 h条件下浸泡输液器碎片所得溶出物溶液,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增塑剂溶出量.结果:溶出物溶液与增塑剂溶液在250~300 nm波长范围内吸收光谱相同,且在272 nm波长处有大吸收,增塑剂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3 3X-0.0209,r=0.9999.结论:普通输液器增塑剂很容易被乙醇液溶出(5批溶出量平均为170雌/mL),而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能很好地满足含有乙醇或蓖麻油的注射液(如紫杉醇注射液)对输液器具的要求.

    作者:吕汝举;刘冰;张冬梅;李大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蓝芩口服液絮凝澄清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蓝芩口服液制备的可行性.方法:考察壳聚糖絮凝法的沉淀效果、过滤难易及对栀子苷含量的影响.结果:壳聚糖絮凝法与醇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且对栀子苷的含量影响较小,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壳聚糖絮凝法可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蓝芩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作者:李赛荣;曹玉明;卜令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足跟骨骨质增生症38例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足跟骨骨质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补肝肾、壮筋骨、逐寒湿、通经络的治法(六味地黄汤加味).结果:共治疗3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8%.结论:中医药对骨质增生症有确切疗效.

    作者:魏田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对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的质疑

    所谓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就是将门诊药房从医院分离出来,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独立核算,照章纳税.门诊药房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逐步降低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的比重,从而弱化药品收益对医院的补偿作用,切断医院与药品买卖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消除以药养医的弊端,消除医院在药品买方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以此降低药品价格,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然而,门诊药房社会化是否能达到这些预期目的呢?笔者认为未必.

    作者:夏苏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玉红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玉红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1%醋酸(73: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544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200 2~10.01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为1.19%.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玉红的含量.

    作者:赵志军;王连水;张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常用头孢菌素的特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近几年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归纳.结果: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大,其特殊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结论:应高度警惕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学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对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的思考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形象,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及地位,

    作者:郭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谷氨酸锌壳聚糖滴眼液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谷氨酸锌壳聚糖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方法:拟定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制定质量标准并进行临床应用.结果: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制剂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结论:谷氨酸锌壳聚糖滴眼液符合滴眼剂的制备要求,可试用于临床.

    作者:王志朝;刘祖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目的:综述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供临床参考.方法:查阅文献并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参麦注射液能治疗多种疾病.结论: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疗效肯定.

    作者:王维忠;田月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制剂吸湿稳定性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中药制剂吸湿稳定性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有关资料,综述中药制剂吸湿稳定性的实验方法及其在辅料与处方筛选生产工艺、生产条件及包装材料的选择,有效期的制订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应加强对中药制剂吸湿稳定性的应用研究.

    作者:袁浩宇;季平;文辉;李明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剂量比索洛尔配合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75例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比索洛尔配合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左心室的影响.方法:75例患者在停用所有降压药1周后,给予比索洛尔2.5~5.0 mg、吲达帕胺2.5~5.0 mg,并监测血压及对左心室的影响.结果:服药8周后临床降压总有效率为97.3%,对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效,但对舒张压作用更明显;不良反应小,治疗后E/A比值升高,有预防左室肥厚及改善其舒张功能的作用.结论:小剂量比索洛尔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作用显著,对降低舒张压疗效更好,长期应用能预防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珍;杨海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把预防药物学研究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等4则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照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结果:对于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可用灵敏度为0.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鲎试剂可用于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范能全;贾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药品质量监督抽验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药品质量监督抽验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评价药品质量、促进药品质量提高、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是药品技术监督的核心部分.所有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或个人对药品质量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都应当积极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方式拒绝和阻挠有关部门的依法检查和抽验.作为管理相对人必须了解自身在药品质量监督抽验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强化自身的法律责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笔者就此作一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作者:张庆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