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铁皮枫斗及其产品当前生产及销售管理比较混乱的现状,建议通过正本清源、确定质量标准、按质论价、加强培育和广告管理等方法,全面整顿和规范铁皮枫斗及其产品的产销市场,以保证其质量和功效.
作者:宣新中;李昌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头孢地秦钠粉针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将呼吸及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接受两个厂家的头孢地秦钠粉针剂静脉给药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5.65%( 22/23)和 83.33%( 15/18),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有效率分别为 93.33%( 14/15)和 80.00%( 8/10),泌尿系统感染有效率分别为 100.00%( 8/8)和 87.50%( 7/8);两组总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8.89%( 16/18)和 93.75%( 15/16),其中呼吸系统感染细菌清除率均为 100.00%( 12/12, 9/9);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66.67%( 4/6)和 85.71%( 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 4.17%( 1/24),系轻度并呈一过性.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两厂家生产的头孢地秦钠粉针剂对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均为轻度.
作者:金小亚;陈永平;朱碧红;张慧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含有冰片、薄菏脑两种成分的中药制剂选择适宜的复合膜类包装材料.方法:根据外观观察及水蒸气透过量测定,比较塑料、镀铝膜,塑料,复合塑料,塑料 (非单层 )铝箔 4种复合膜类包装材料的变化.结果:除塑料、塑料 (非单层 )铝箔复合膜外,其余复合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含有冰片、薄荷脑两种成分的中药制剂的包装应选用塑料、塑料 (非单层 )铝箔复合膜,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作者:肖淑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选择感冒清热颗粒中含挥发油成分药材的佳提取条件,用正交试验优选所提挥发油β-环糊精(β- CD)包合工艺的佳条件.方法:通过对提油时间及收油率考察,筛选紫苏叶、薄荷、荆芥 3味药材挥发油的佳提取条件;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用 L9( 34)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评价指标,筛选佳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条件为加水量 14倍,蒸馏时间不超过 4 h.佳包合工艺为每 1 mL挥发油用 6 g β-环糊精, 80 mL水,超声包埋 30 min, 40℃干燥 4 h.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合理.
作者:潘强;仲华;高晖;孙燕;吴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拓展中药经验鉴别方法的内容.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日常实践经验,按试验方法试验、验证.结果:该方法简单、有效,能比较准确和快捷地对部分中药的真伪和质量进行鉴别.结论:该方法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裕民;廖庆文;刘绍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影响.方法:选择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 CHF患者 62例,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 80 mg, 1次 /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的心功能、 ECG等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改善,运动功率增加.结论:缬沙坦可改善 CHF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志和;颜永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 )控制克拉维酸钾及其复方制剂的有关物质.方法:使用 Chromasil C18柱( 150 mm× 4.6 mm ,5 μ m).克拉维酸钾采用线性梯度洗脱,流动相 A为 0.05 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 pH值 =4.0), B为 0.05 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 pH值 =4.0)-甲醇( 50 : 50),检测波长为 230 nm,柱温为 40℃.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的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 95 : 5),检测波长为 220 nm.结果: HPLC法可有效控制克拉维酸钾及其复方制剂有关物质的质量.结论: HPLC法准确、灵敏度高,建议可进入药典.
作者:支立娟;王连水;高燕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几年来有效的蛋白类药物载体系统一直是药剂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为了延长蛋白类药物的疗效,人们对许多材料作为蛋白类药物载体系统进行了研究.胶原蛋白作为众多候选材料之一,目前有凝胶、膜、海绵等制剂以及近几年才出现的供皮下注射的微条.该文对胶原蛋白在蛋白类药物载体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作者:任建东;刘松青;王章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法 ),色谱柱为 KromasilTMC18柱 (4.6 mm× 250 mm, 5 μ m),以甲醇- 0.5%醋酸铵溶液 (70 : 30)为流动相,流速为 1.0 mL/min,柱温为 35℃,检测波长为 285 nm.结果:多潘立酮在 10. 7~ 214. 0 μ 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 6,回收率为 99.5%, RSD为 0.68% (n=5).结论: RP- HPLC法可用于多潘立酮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夏宇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考察长期服用罗非昔布对大鼠骨关节病关节软骨胶原的影响.方法:切除大鼠左侧跟腱,造成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早期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灌胃给药,另一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作对照.用药 100 d后对左侧膝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学观察,软骨胶原超微结构观察、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罗非昔布长期服用,对骨关节病关节软骨胶原的总量无影响,对Ⅱ,Ⅲ型胶原代谢无影响,而使Ⅰ 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加.结论:长期服用罗非昔布对大鼠骨关节病关节软骨的胶原代谢无明显影响.
作者:梁熙;安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病毒灭活健康人血浆对围手术期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弹力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 (术中失血量在 600 mL以上 )40例, ASA分级Ⅰ~Ⅱ 级,随机分为 S/ D血浆 (SDP)组 (20例 )和 10%羟乙基淀粉 (HES)组 (20例 ).术中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术中在失血量达 400 mL时按 8 mL/ kg剂量输注 SDP或 10% HES,于输注前、输注后 60 min、输注后 120 min采集静脉血测定凝血相及血栓弹力描记 (TEG)参数.结果:与输注前比较, SDP组 AT, TT, APTT, INR输注后均无明显变化,输注后 60 min FIB变化显著 (P < 0. 05),输注后 120 min FIB变化非常显著 (P < 0. 01);10% HES组输注后各项参数均无明显变化 (P > 0. 05). SDP组输注后 60 min K, G值变化显著 (P < 0. 05), R, MA, CI值变化非常显著 (P < 0. 01),输注后 120 min G值变化显著 (P < 0. 05), R, K, MA, CI值变化非常显著 (P < 0. 01); 10% HES组 TEG各项参数输注后均无明显变化 (P > 0. 05).结论:在失血性休克早期输注 SDP能有效控制机体出凝血平衡紊乱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机体康复.
作者:马永达;葛衡江;周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测定器官移植术患者全血环孢素 A(CsA)浓度的方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 Nova- pak C18柱 (3. 9 mm× 150 mm,4 μ 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 (30.8 : 51.2 : 18, V/V),流速 1 mL/min,检测波长 210 nm,柱温 55℃.全血经乙醚提取,正己烷脱脂处理.结果: CsA和环孢素 D(CsD)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4.5 min和 5.6 min; CsA线性范围为 50~ 1 550 ng/mL, C=411.71R+ 6.30,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 100.85%,日内和日间变异均 < 6.27% ;平均提取回收率为 65.43%. 25例患者 170次血浓度监测,峰浓度为 (830.84± 359.95)ng/mL,谷浓度为 (226. 25± 144.87)ng/mL.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柱温低、结果准确等特点,适合临床上全血常规监测的需要.
作者:孙增先;周金玉;张骞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 (ADR)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关注用药安全.方法:对该院 2003 - 2004年临床上报的 ADR病例 (105例 ),依照药品种类和临床表现归纳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种中药注射液 ADR发生率较高的药品依次为清开灵注射液 (23例 )、刺五加注射液 (18例 )、七叶皂苷钠注射液 (15例 )、双黄连注射液 (13例 ); ADR多为变态 (过敏 )反应,严重的为过敏性休克,但无死亡病例.结论:中药注射液易发生 ADR,临床上应慎用.
作者:郭彬;刘志承;郭燕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将 102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 2组,治疗组 52例,予加替沙星 0.4 g口服, 1次 /d;对照组 50例,予环丙沙星 0.25 g口服, 2次 /d.两组疗程相同.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尿路感染总有效率分别为 95.6%和 70.8% (P < 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6%和 82% (P < 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7.4%和 9.8%,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在治疗尿路感染中较环丙沙星更为有效.
作者:康健民;施卫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七制香附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显微鉴别法可鉴别出香附、川芎、人参、当归、白术、砂仁、白芍、黄芩;薄层色谱法可检测出香附、益母草、白芍、当归.结论:方法准确、简便,可作为七制香附丸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琳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 HP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 40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 HPLF方案化疗,羟基喜树碱 (HCPT)10 mg/d,顺铂 (DDP)70 mg/m2,亚叶酸钙 (CF)100 mg/m2,氟尿嘧啶 (5- FU)500 mg/m2,每 21 d重复,至少应用 2个疗程.结果: 4例获完全缓解 (CR), 21例获部分缓解 (PR),总有效率为 62.5% (25/40);主要的毒性反应为白细胞下降、恶心和呕吐,大多为Ⅰ~Ⅱ 级;患者能耐受.结论: HMLF方案对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且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勇;肖秀彬;董柱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提高维血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 (TLC法 )对处方中虎杖、白芍、太子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法 )测定颗粒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大黄素在 0.014 98~ 0. 074 90 μ 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 99.89% (n=6),RSD=0.97%.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维血宁颗粒的质量.
作者:李建忠;朱文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分析传统单体药店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指出我国加入WTO后医药零售商业领域的竞争加剧,对药店加盟连锁模式的利弊进行研究,并提出对抗风险的策略.
作者:丁勇;童燕;吴国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抽查本院门急诊处方合理配伍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方法:随机抽查 2003年 3月至 2004年 2月中每月的某天门急诊处方书写和配伍.结果与结论:抽查了 7 759张处方的用药合理性,发现其中一些处方在配伍上确实存在不合理问题,有必要提醒医师和药师注意.
作者:张毅;陈志东;张剑萍;宗黎琼;郁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舒通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 0.1%磷酸( 22:78);检测波长为 283 nm.结果:样品中橙皮苷得到了很好分离,橙皮苷对照品的线性范围是 0.13~ 1.30 μ g, 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71%, RSD为 1.55%.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锡峰;赵春景;钱妍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