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EA等肿瘤标记物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转归中漂移的研究

乔蕾;孙玉凤

关键词:恶性肿瘤, 化疗, 肿瘤标志物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进展期胃肠道癌症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情况,以期探索化疗是否可引起肿瘤标志物的转换及出现转换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50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且目前没有可观察的肿瘤病灶的患者血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癌胚抗原(CEA)(-)分成2组,计算每组中肿瘤标志物阳性转换冬生率.结果 (1)CEA化疗前后均阴性组中,胃癌和大肠癌糖抗原19-9(CA19-9)化疗后由阴性向阳性的转换率分别为26.6%和8.6%,糖抗原 242(CA242)的转换率分别为22.8%和10.9%;胃癌和大肠癌间CA19-9和CA242 阳性转换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CEA化疗后由阳性转阴性组中,胃癌和大肠癌中CA19-9的阳性转换率分别为15.4%和6.7%,CA242的转换率分别为15.4%和3.3%;胃癌和大肠癌问CA19-9和CA242阳性转换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以CEA设立的2观察组间CA19-9和CA242阳性转换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化疗后出现肿瘤标志物阳性转换,说明原本不敏感的肿瘤开始生长.因此,可以利用肿瘤标志物的转换调整化疗方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性学习在医古文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研究性学习在医古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中西医结合专业1个班的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结果 实施研究性学习后,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均有提高.结论 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对针灸留学生教学改革的思考

    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留学生是来华留学生的主体,且针灸留学生占绝大多数.

    作者:周爽;张荣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对有机化学中有关章节习题的一些看法

    近,笔者翻阅一本近年出版的《有机化学习题集》,发现该习题集中有关章节习题答案错误较多,部分错误在其他的有机化学习题集或有机化学教科书、参考书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甚至在一些较正规的考试中也有类似的错误.

    作者:乔明艳;李全斌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四有人才

    进入新世纪,专家指出需要具备以下4种素质的人才:第一,有新观念;第二,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第三,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第四,有团队精神.为此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这4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跃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开设形体训练课的调查与设想

    通过对我校开设形体训练课以来,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与动机以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对进一步开展和建设形体训练课提出新的构想.

    作者:沈小红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对外科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讨

    为保证外科实践性教学的质量,采取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实验设备投入、学生书写实践报告、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等措施.

    作者:郑素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试论传统孝文化的现实影响作用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从孝的形成发展分析,孝文化与尊老、养老的观念密切相关.现代社会发扬光大孝文化的精华部分,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秦东华;张立红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浅谈物理教学对能量概念的深化

    1 认识能量形式的多样性能量以机械能、内能、电能和原子能等多种形式出现在不同的运动中,并通过做功或传热的方式进行转化或转移.

    作者:张伟建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病案讨论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

    目的 了解病案讨论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开展病案讨论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性教学实验,通过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及对实验组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病案讨论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学习主动性,促进了教学理念的转变.

    作者:秦春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细菌玻片凝集实验替代诊断血清的研究

    目的 节约实验经费,并解决沙门氏菌因培养时间不同,导致有时O凝集与H凝集不能同时出现的问题.方法 用鞣钙液或鞣酸溶液代替诊断血清与各种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做玻片凝集.结果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均在1min内出现满意的凝集结果.结论 本法可作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凝集反应的模拟方法,可经济有效地开出有关的免疫学实验.

    作者:苏盛通;陈惠业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五年制高职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1 问题的提出五年制高职生,不仅基础层次相差悬殊,而且在求知态度、学习动机、学习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也颇为明显.

    作者:王海鸿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就网络教学的产生、应用、教学设计进行阐述,分析其教学特点,结合实际,提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并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

    作者:申淑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李蓉;张庆云;朱辉;刘璐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析

    就终身学习、反思实践、教育科研等方面在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析.

    作者:张雳平;李颖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浅谈护理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

    护理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施职业生涯教育:教育初期实施择业指导,教育中期实施创业指导,教育后期实施就业指导;实施产学全程结合教育:教育初期实施职业技能感知教育,教育中期实施职业技能实景教育,教育后期实施职业技能强化教育.

    作者:王海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浅谈护生临床观察能力的培养

    病情观察是通过视、听、触、嗅等感官及辅助工具获得患者资料的过程.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不但可及时、准确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不失时机地进行处理,还可为诊断、抢救、治疗、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马翠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浅谈新形势下卫生职业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职业学校生源不足、质量下降的现状,卫生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开展以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的头等大事.

    作者:雷蕴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点滴谈

    就如何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等,提出看法.

    作者:周伯钦;庄景凡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教师信念与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内涵及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提出教师信念支配下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谢尧臣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新形势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之探讨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申存在的问题,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和内容.

    作者:张素玲;林春雷;蒋大伟;林铁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