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申淑平

关键词:网络环境, 教学设计, 探索
摘要:就网络教学的产生、应用、教学设计进行阐述,分析其教学特点,结合实际,提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并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对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在非医学院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大学生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疾病的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作者:杨俊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开设形体训练课的调查与设想

    通过对我校开设形体训练课以来,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与动机以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对进一步开展和建设形体训练课提出新的构想.

    作者:沈小红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析

    就终身学习、反思实践、教育科研等方面在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析.

    作者:张雳平;李颖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科技不断涌现,传统的职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职业种类不断增加和更新,职业内容越来越具有智能化的特征,职业结构不断调整,职业综合化趋势明显.

    作者:李丽华;孙琳;林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病案讨论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

    目的 了解病案讨论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开展病案讨论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性教学实验,通过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及对实验组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病案讨论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学习主动性,促进了教学理念的转变.

    作者:秦春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VFP数据库基础课程改革方案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是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劳务市场发展、竞争的必然结果.鉴于目前中等职业教育VFP数据库基础课程理论性过强、过深,实践操作偏少,特对此部分教学作改革尝试.

    作者:水燕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创设生活中的物理情景提高教学趣味性

    中专物理教学中,概念、定律繁多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搜索、查找和收集各种与物理教学有关的信息材料,并在教学中创设生活中的物理情景,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养成关心身边物理学现象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

    作者:郑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谈大学生就业信息准备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纷繁复杂的就业信息,大学生要把握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准确掌握就业信息,正确处理和运用就业信息.

    作者:任邦来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护理专业依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培养了大批政治素质高、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术熟练的高级护理人才,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裴素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引入CIS理念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成效

    在解读CIS(组织形象标识系统)理论基础上,讨论CIS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并就CIS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原则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付百红;陈仕星;胡惠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浅谈护理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

    护理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施职业生涯教育:教育初期实施择业指导,教育中期实施创业指导,教育后期实施就业指导;实施产学全程结合教育:教育初期实施职业技能感知教育,教育中期实施职业技能实景教育,教育后期实施职业技能强化教育.

    作者:王海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新形势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之探讨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申存在的问题,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和内容.

    作者:张素玲;林春雷;蒋大伟;林铁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中等卫校班级建设方略

    中等卫校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全面的业务能力、过硬的文化素质、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医德医风的专业人才.

    作者:汪洁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探讨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7例SHL患者的标本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SHL由实性片块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及硬化区构成,前二者表面被覆立方上皮,间质为浅染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免疫组化:上皮AE1/AE3、EMA、CEA均为(+),浅染的多边形或圆形细胞VIM弥漫性(+),SYN、NSE、AE1/AE3散在(+).结论 SHL在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诊断.

    作者:程玲瑗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改变以班级为单位的固定教学模式,实行学生自主选项,既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美芹;位文军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耳鼻咽喉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仍是难点,存在不少问题[1].在临床教学中,耳鼻咽喉科学作为二级学科,内容多而教学时数少,并且多为考查课,学生不重视,缺乏学习兴趣,造成理论和实践能力差的局面.

    作者:陈平;谷华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做好有过失行为学生的思想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防患于未然,杜绝或减少学生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发生.

    作者:关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CEA等肿瘤标记物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转归中漂移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进展期胃肠道癌症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情况,以期探索化疗是否可引起肿瘤标志物的转换及出现转换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50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且目前没有可观察的肿瘤病灶的患者血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癌胚抗原(CEA)(-)分成2组,计算每组中肿瘤标志物阳性转换冬生率.结果 (1)CEA化疗前后均阴性组中,胃癌和大肠癌糖抗原19-9(CA19-9)化疗后由阴性向阳性的转换率分别为26.6%和8.6%,糖抗原 242(CA242)的转换率分别为22.8%和10.9%;胃癌和大肠癌间CA19-9和CA242 阳性转换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CEA化疗后由阳性转阴性组中,胃癌和大肠癌中CA19-9的阳性转换率分别为15.4%和6.7%,CA242的转换率分别为15.4%和3.3%;胃癌和大肠癌问CA19-9和CA242阳性转换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以CEA设立的2观察组间CA19-9和CA242阳性转换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化疗后出现肿瘤标志物阳性转换,说明原本不敏感的肿瘤开始生长.因此,可以利用肿瘤标志物的转换调整化疗方案.

    作者:乔蕾;孙玉凤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阶段与高职高专阶段的教学内容重复率较高且教学手段单一,影响成人学员学习积极性.建议结合成人学员特点,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并编写相应教材,采取多种教学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成人专升本继续教育的目的.

    作者:王新芳;蔡福旺;胡广厚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李蓉;张庆云;朱辉;刘璐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