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点滴谈

周伯钦;庄景凡

关键词:多媒体, 课件制作, 多媒体教学
摘要:就如何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等,提出看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改变以班级为单位的固定教学模式,实行学生自主选项,既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美芹;位文军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细菌玻片凝集实验替代诊断血清的研究

    目的 节约实验经费,并解决沙门氏菌因培养时间不同,导致有时O凝集与H凝集不能同时出现的问题.方法 用鞣钙液或鞣酸溶液代替诊断血清与各种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做玻片凝集.结果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均在1min内出现满意的凝集结果.结论 本法可作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凝集反应的模拟方法,可经济有效地开出有关的免疫学实验.

    作者:苏盛通;陈惠业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医学物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医学物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将物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人体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护的交叉学科.医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物理学知识是现代医学的必然要求,医学物理学教学应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医学人才为目标.

    作者:张志顺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析

    就终身学习、反思实践、教育科研等方面在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析.

    作者:张雳平;李颖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手指甲肌酐测定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正常人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患者手指甲肌酐含量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 用碱性苦味酸比色法分别检测100例正常人、1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1例肾痛综合征、14例糖尿病患者的手指甲肌酐含量.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患者的手指甲肌酐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手指甲肌酐含量测定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周爱花;顾彩兰;王金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点滴谈

    就如何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等,提出看法.

    作者:周伯钦;庄景凡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浅谈场地器材的开发与利用

    目前,许多学校面临场地小、器材少的问题.如何让较多的人在有限的场地内进行体育活动和使较少的器材发挥较大的作用,是体育教学工作者应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作者:丁书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谈企业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构想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学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实践.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企业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者:顾杰;刘苏江;糜佐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对太极拳健身文化价值取向探析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对太极拳健身文化价值取向进行研究,旨在体现以人为本、注重整体、贵和持中、天人合一的太极拳健身文化价值取向,使人的修身、养性、内部修为更加协调、完整.

    作者:李新龙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生物学教学中加强性教育

    性教育在我国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青少年从正规途径获得的性知识相对较少,所以引发了许多青少年的性困惑、性犯罪及婚前性行为、性歧视等社会问题.

    作者:闫敏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谈大学生就业信息准备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纷繁复杂的就业信息,大学生要把握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准确掌握就业信息,正确处理和运用就业信息.

    作者:任邦来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途径探析

    从医药卫生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根据近年来卫生职业院校生源情况,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转变、专业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更新、考试模式改革6个途径对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探析,旨在建立一套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模式.

    作者:朱扶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加强化学实验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1 模拟预习,掌握要点凡要求较高、步骤较多的重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之前,安排适当的模拟预习,使小组成员人人动手,互相观摩,亲身体验,掌握重点.

    作者:纪彬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对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在非医学院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大学生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疾病的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作者:杨俊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高职高专中药鉴定学教改的探索

    从制订实施性教学大纲及有针对性的课程目标;优化教材内容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法与成绩评价指标;教书育人,注重职业道德教育4方面阐述高职高专中药鉴定学教改.

    作者:张仁侠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浅谈护生临床观察能力的培养

    病情观察是通过视、听、触、嗅等感官及辅助工具获得患者资料的过程.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不但可及时、准确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不失时机地进行处理,还可为诊断、抢救、治疗、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马翠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论大学生管理制度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他们充满活力、激情,接受新生事物快,思想单纯,积极上进,年轻有为,渴望早日成才.

    作者:马琪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科技不断涌现,传统的职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职业种类不断增加和更新,职业内容越来越具有智能化的特征,职业结构不断调整,职业综合化趋势明显.

    作者:李丽华;孙琳;林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通心络胶囊对隐性冠心病ST-T段的影响

    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笔者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隐性冠心病,观察治疗前后ST-T段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芦少敏;杨瑞龙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学生癔病发病原因分析与对策

    癔病是一种心因性疾病,主要由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可见于各种年龄,女性多于男性[1],临床上以症状复杂、变化多端、反复发作为特点[2].

    作者:向艳梅;陈再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