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溴索治疗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评价

黄丽娟;仇君;姜秉荣

关键词:肺原性心脏病, 急性发作期, 氨溴索, 溴己新, 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氨溴索针剂与溴己新针剂治疗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检查并统计4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观察评分和血气分析指标(PaO2及PaCO2).结果:治疗前后临床观察评分及血气指标改善程度,经t检验,氨溴索显著高于溴己新(P<0.05).结论:氨溴索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溴己新.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两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案费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两组药物治疗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病的费用-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两组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为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洁维乐凝胶,B组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洁维乐凝胶.结果:两组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转阴及溃疡愈合均有较好的疗效,但A组疗效高于B组,且费用和副作用较B组少.结论: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洁维乐凝胶为消化性溃疡病的佳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应重视多来源易混中药品种的识别和应用

    从来源、性状、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等方面对部分多来源易混中药品种(关木通与川木通,粉防己与广防己,山豆根与北豆根)进行了比较,并分析导致中药混用、误用的原因及危害,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刘金凤;张康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博新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在青岛奠基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纳米银治疗慢性宫颈炎80例

    目的:评价纳米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对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进行治疗.结果:轻度宫颈炎32例,治愈率78.1%,有效率96.9%;中度宫颈炎37例,治愈率59.5%,有效率86.5%;重度宫颈炎11例,治愈率0%,有效率36.4%.总有效率83.8%.结论: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对轻、中度慢性宫颈炎有明显疗效,尤其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慢性宫颈炎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刘方珍;康楷;周关键;吴丹梅;杨弟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制药企业如何利用CRO提高竞争力

    新药研发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使得许多制药企业在新药研究以及临床前试验、临床试验、注册等流程前望而却步,于是,合同研究组织(简称CRO)应运而生.CRO是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的缩写,顾名思义,CRO是通过合同形式向制药企业提供涉及药物研究各领域服务内容的一类专业公司,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新药研究中的工艺研究技术服务、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用药制备及临床研究等.它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目前多倾向于新药的临床研究服务.作为制药企业的一种可借用的外部资源,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和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临床研究队伍,并能有效降低制药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现在CRO服务在全球药物研究市场正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

    作者:吴宗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片的溶出度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片的溶出度.方法:采用转篮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片的溶出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浓度.色谱柱为RP-C18柱(5μm,200 mm×4.6 mm),流动相为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775:2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室温下测定.结果:在0.04~1.00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88%.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适用于克林霉素磷酸酯片溶出度的测定.

    作者:赵大成;李晓妮;葛新;李青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司帕沙星注射液的研制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司帕沙星注射液的稳定性,判定其有效期.方法:通过光照、高温、低温等影响因素试验,特定条件(40,50,60℃)下恒温15周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观察,测定其色泽、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变化,其中含量及有关物质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线性关系、重现性良好,回收率高.结果:通过恒温(恒湿)稳定性试验仪考核测定的数据在15周内可知处方的稳定性,与室温留样观察结果一致.结论:司帕沙星注射液处方合理、质量稳定,有效期可达2年以上.

    作者:秋晖;黄敬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山东梁山严厉打击邮寄假药非法行为

    作者:田洪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口腔黏膜黏附制剂的研究概况

    口腔黏膜黏附制剂是一种新的药物释放系统,系利用生物黏附材料与口腔黏膜间的生物黏附力,延长制剂在口腔中的滞留时间,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药量,使制剂产生佳疗效.该文作者就口腔黏膜黏附制剂的特点、生物黏附材料的选择及近年来的口腔黏膜黏附制剂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作者:李启艳;朱日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几种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

    目的:掌握几种易掺伪中药饮片的识别方法.方法:从性状鉴别入手,结合传统经验,将正、伪品的典型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几种常用中药饮片的正、伪品在性状鉴别上有很大差别.结论:用简单的方法,快速鉴别出真伪,可杜绝以上掺伪饮片进入市场和医院.

    作者:杨晶;张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伴焦虑症状31例

    目的:观察国产丁螺环酮对精神分裂症伴焦虑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丁螺环酮、安慰剂进行为期4周的疗效观察,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丁螺环酮抗焦虑作用明显好于安慰剂(P<0.01).结论: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伴焦虑症状疗效确切、副反应轻.

    作者:汪涛;李安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其他针剂的配伍情况

    目的:掌握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其他中、西药针剂的配伍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综述分析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配伍方面的文献资料.结果与结论:中药注射剂配伍时变化复杂,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避免配伍禁忌.

    作者:叶美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经典恒温法考察复方曲安奈德乳膏的稳定性

    目的:考察复方曲安奈德乳膏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于波长485 nm处测定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通过经典恒温法对复方曲安奈德乳膏作稳定性试验,并留样观察.结果:经典恒温法测得复方曲安奈德乳膏的室温贮存期为1年,与留样观察结果相符.结论: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可以通过经典恒温法预测有效期,该方法简便、快速.

    作者:张秋红;滕英博;李黎;夏曙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氨溴索治疗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氨溴索针剂与溴己新针剂治疗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检查并统计4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观察评分和血气分析指标(PaO2及PaCO2).结果:治疗前后临床观察评分及血气指标改善程度,经t检验,氨溴索显著高于溴己新(P<0.05).结论:氨溴索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溴己新.

    作者:黄丽娟;仇君;姜秉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重金属污染的防治

    针对中药重金属污染这个中药生产过程中的难题,通过分析中药重金属污染的原因,结合中药GAP生产的实际,从生产基地的选择、土壤的修复及中药材生产管理等方面阐述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方法.

    作者:程黔荣;杨勤;钟世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施他宁(14肽生长抑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本院近5年施他宁在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面的临床资料.结果:施他宁的止血效果与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显著相关.结论:施他宁是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同华;凌贤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牛蒡子及其伪品的鉴别

    目的:保证牛蒡子的药材质量,杜绝伪品.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对牛蒡子及其常见伪品进行鉴别比较.结果:通过对牛蒡子、大鳍蓟、绒毛牛蒡子、木香、水飞蓟果实的鉴别比较可以区分它们的真伪.结论: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方法简便、可靠,为保证牛蒡子药材质量提供了有效的鉴别方法.

    作者:孙晋勇;盛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伐昔洛韦眼用凝胶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眼用凝胶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所用处方的伐昔洛韦在11.916~27.804μg/mL范围内浓度与一阶导数光谱图中305 nm波长处的振幅成线性关系,C=1199.70D-0.199 06,r=0.999 9.结论:伐昔洛韦眼用凝胶的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曹健;葛勤;田华;汪程远;颜怀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已达1668个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胶囊中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胶囊中熊果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90∶10∶0.02),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07%,RSD=1.8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重现性好,可用于六味地黄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迟富杰;淳于家龙;杨德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