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巴韦林治疗秋季腹泻时血钙变化及临床意义

王伟朗;施华青

关键词:利巴韦林, 秋季腹泻, 血钙
摘要: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治疗秋季腹泻时血钙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5例秋季腹泻患儿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于不同日期检测血钙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利巴韦林能提高秋季腹泻患儿的血钙浓度.结论:利巴韦林治疗秋季腹泻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ADR监测工作滞后原因分析与建议

    就基层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滞后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如何开展此项工作提出建议.

    作者:俞致;王晓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含量

    目的:改进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一阶导数光谱在308.0 nm波长处谷-零间的振幅为定量依据,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含量.结果: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浓度在5~30μg/mL范围内与一阶导数谷-零间的振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0.43%.结论: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含量.

    作者:刘素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肾必氨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鲎试剂检查法

    目的:建立肾必氨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鲎试剂检查法.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肾必氨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肾必氨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影响因素.结果:肾必氨注射液稀释2倍后,不干扰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结论:肾必氨注射液可以用鲎试剂检查法取代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姜俊勇;叶鹏;冯晓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注射用头孢美唑的无菌检查方法

    目的:消除注射用头孢美唑的抑菌作用,以进行无菌检查.方法: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mL溶解,以薄膜过滤法处理,再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冲洗.结果: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回收率为76.3%,加入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为78.2%,供试品的阳性对照成立.结论:该法能消除注射用头孢美唑的抑菌作用,使无菌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刘贵娟;李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论医药企业质量与环境管理的一体化

    总结分析我国医药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不足,探讨我国医药企业质量与环境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性,指出我国药企必须充分认识质量和环境管理一体化的现实意义,增强环境意识,走良性发展之路.

    作者:王怡;杨世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中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XTerra RP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0.1%磷酸-乙腈(87:13)为流动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左氧氟沙星浓度在10.0~5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左氧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0.68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炎荣;路玫;张国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GMP与企业的持续质量改进

    GMP认证为企业的生存打下了基础.然而,企业能否在药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持续发展,如何使GMP管理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如何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在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培育企业品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技质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医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需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仲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Pharm Web网站及其药学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对互联网上重要的药学信息资源网站Pham Web及其涵盖的相关资源进行研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检索方法进行介绍.

    作者:何玮;张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简易盒式太阳灶干燥饮片的研究

    目的:考察自制简易盒式太阳灶对中药饮片的干燥效果.方法:以干燥后的中药饮片中的水分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自制简易盒式太阳灶、电烘箱及阳光对5种中药饮片进行相同条件下的干燥,再进行水分含量比较.结果:考察组中太阳灶烘干的5种中药饮片所含的水分含量均为低.结论:太阳灶干燥药物效果好,热穿透力强且均匀,太阳能可用于药物的干燥.

    作者:刘明乐;李克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氟罗沙星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氟罗沙星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Lichrospher-C18柱(200mm×4.6 mm,5μm)为色谱分析柱,乙腈-0.015 mol/L用磷酸调pH值至4.50的三乙胺水溶液(24:76)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86 nm,采用外标法计算氟罗沙星含量.结果:建立的色谱方法使杂质与主药分离良好,氟罗沙星浓度在4.180~41.80μg/mL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为0.42%.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操作方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郑朝华;杜迎翔;陈玉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头孢克洛胶囊中头孢克洛的含量

    目的:测定头孢克洛胶囊中头孢克洛的含量.方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柱(60 cm×75μm),以30 mmol/L硼砂为运行缓冲液(pH=9.2),高压进样5 s,分离电压为12 kV,温度为25℃,检测波长为254 nm,以地塞米松磷酸钠为内标.结果:头孢克洛在6~3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20%(n=5,RSD=2.03%).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简单、快捷、灵敏.

    作者:郭丹;陈娜娜;杨西晓;肖小燕;陈志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对中药饮片信息标准规范化的建议

    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是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中药饮片不同于中药材,又有别于中成药,目前在管理方面尚存在着诸多问题,除了炮制技术、生产规范、质量标准外,中药饮片信息标准的规范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规范中药饮片信息标准,对规范市场、加强监管、促进中药饮片业的发展等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永益;马永忠;夏春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初期他汀类药物短期治疗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初期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短期治疗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ACS初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25例)、氟伐他汀治疗组(B组,24例)和常规治疗组(C组,20例),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NO,ET-1及血脂、肝功能等指标.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组治疗后3 d NO,ET-1水平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治疗后3 d NO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ET-1水平A,B两组治疗后虽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S初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短期治疗,均可明显升高NO水平,对改善内皮功能有利.

    作者:田静文;方颖;周爱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丹芪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目的:建立用凝胶检测丹芪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丹芪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丹芪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法.结果:丹芪注射液经5倍稀释后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测法可用于丹芪注射液的热原检查.

    作者:高振强;刘保良;刘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呋塞米注射液与两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呋塞米注射液在氯化钾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将呋塞米注射液分别与氯化钾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按1:1(V/V)比例配伍后,24 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图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银量法分别测定呋塞米与氯化钾的含量.结果:在室温下,24 h内呋塞米与氯化钾的配伍液,其外观、pH值、紫外图谱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而呋塞米与硫酸镁的配伍液有沉淀产生.结论:在室温下24 h内,呋塞米注射液与氯化钾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与硫酸镁注射液则不可配伍使用.

    作者:温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有必要重新认识药品的特殊性等4则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奥硝唑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奥硝唑乳膏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将奥硝唑制成5%的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奥硝唑线性范围为8.08~40.40μg/mL,回归方程为C=24.918 7A-0.4021,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0.37%(n=5).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操作简便,质控容易,适合于医院制剂.

    作者:杨征;陈雅;吴畏;舒凌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之我见

    对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多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呼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提出必须加强对中药栽培、种植、养殖和饮片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切实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刘凤琴;陈非凡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健康儿童口咽部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药物敏感性测定

    目的:了解健康学龄前儿童口咽部的流感嗜血杆菌(Hi)分离株耐药情况.方法:对1 951名健康儿童口咽部分离到的403株Hi菌株全部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并随机抽取180株进行β-内酰胺酶测试.结果:分离株的耐药率,安美汀(14.39%)和特美汀(14.64%)较氨苄青霉素(89.08%)和氧哌嗪青霉素(79.40%)明显降低(P<0.01);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第3代头孢菌素低(P<0.001),头孢拉定(86.85%)较第2,3代头孢菌素明显增高(P<0.01),头孢呋辛较同是第2代头孢菌素的头孢克罗(17.12%)明显增高(P<0.01);克拉霉素(5.21%)较红霉素(55.58%)明显降低(P<0.01).多重耐药率为31.51%,多重耐药菌株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比非多重耐药菌株明显增高(P<0.01).结论: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新型青霉素是治疗儿童Hi感染的一线药物.

    作者:吴青萍;廖朝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基因药物及其产业发展前景

    目的:介绍近年来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及基因药物研究与应用进展.方法:阅读国外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相关的研究工作,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基因组和后基因组研究将导致生物制药业产生重大变革,基因诊断、基因药物和基因治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朱俊晨;孙晶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