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的护理专业美容化妆学教学改革

吴晨怡

关键词:护理专业, 美容化妆学, 教学改革
摘要:化妆能够改变人们的形象效果,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社会角色,带给人们自信和快乐,同时还能给他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愉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整体形象以及这个形象给他人带来的美的享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教学中应用提问导入法的调查

    目的 寻找提高护生学习效率、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 将4个教学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提问导入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护生在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问导入法具有提高护生学习效率、学习能力的作用.应用提问导入法时,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方法,提问的问题要全面、客观地反映知识点.

    作者:王少六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甘肃省旅游业中民族民间舞蹈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甘肃省民族民间舞蹈资源进行了筛选,构建了丝绸之路甘肃段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旅游风景线,论述了构建旅游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开发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定位等提出了有甘肃省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产品开发保障建议.

    作者:公兰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在外科学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初探

    为改变以教师、课堂教学、教材为主的传统外科学教学模式,顺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对循证医学在临床外科学教学中的开展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李川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谈当前我国社会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现阶段,我国高校社会医学教育改革中出现了若干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重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希望未来我国高校社会医学教育改革能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并促进社会医学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作者:席元第;王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我院2003~2007年住院患者前十位疾病构成情况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所患疾病的动态对比分析,掌握和研究本地区主要疾病的构成情况及发展演变规律,为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方略和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病案统计信息科2003~2007年5年的病案信息统计数据库.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所患疾病中居前五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16.3%)、消化系统疾病(16.2%)、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13.3%)、损伤和中毒(12.4%)、循环系统疾病(9.4%),合计占67.6%.结论 我院主要接收农村就医住院人群,其前七类主要病种构成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县级医院相同,但构成比及顺位明显不同,患前十类疾病者占出院总人数的87.8%.5年内增长速度较快的是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144.4%)、传染病和寄生虫病(84.3%)、肿瘤疾病(78.4%)、呼吸系统疾病(65.2%).因此,在本地区要将这几类疾病的研究和发展投入作为重点.

    作者:罗振美;叶俊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英护加强班与双语教学

    英护加强班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于普通护理专业学生,其毕业后的去向应以向国外、国内的外资医院和高层次医院输出为主.因此,专业课教学宜采用双语教学,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真正体现专业特征.

    作者:石斌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兴趣教学在法律基础教学中的作用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统编<法律基础知识>教材主要介绍法律方面的内容,法律的条款很多,若教师只局限于条款的教学,会使求新、求异欲望强的高职生觉得索然无味,不能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习惯.

    作者:段沁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网络给职校德育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对策

    1 机遇(1)网络为职校德育开辟了新空间,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手段.互联网的普及,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工作资料,使德育工作具有丰富的资料来源.

    作者:刘德英;常艳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过程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创造性运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推进,写作能力显得日益重要,但在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结果法,其费时、费力、效果差.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课标的要求,现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过程法进行写作教学的具体做法及体会.

    作者:刘菊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引入项目教学法改进护理学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 实施及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们在中职学校护理学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将课程项目化的方式,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 过程中增加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作者:秦淑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浅谈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对组织教学的方法和原则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作者:马忠言;杜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病例分析教学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目的 在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病例分析教学法,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临床相关病例,缩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距离,促进知识融合,达到学以致用.方法 将2007级高职临床1班和2班共86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教学主要采用病例分析教学法,期末考试以病例分析试题为主,总评采用四项全能考核机制.学期末对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比较效果.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综合成绩和学习满意度较对照班学生明显高.结论 病例分析教学法使疾病与知识点紧密连接起来,学生从中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作者:宋利萍;王传生;邢淑兰;吴建清;戴晓成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伴侣状况与更年期妇女身心状况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妇女更年期的身心健康状况,为预防和缓解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唐山市45~55岁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共359人,存在不同程度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有297人,占82.73%,可疑和确定有抑郁症状的有54人,占15.04%.伴侣状况与更年期妇女身心状况相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伴侣状况是影响更年期妇女身心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崔智平;陈长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存在主义教育观给我们的启示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存在主义教育观强调个人的主观性、个人的选择,主张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教育,这些理念值得我们在学工管理、课堂管理等方面借鉴.

    作者:朱岫方;宋建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诊断学临床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之探讨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骨干桥梁课程.如何提高诊断学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临床技能水平的提高是诊断学教学的关键.我校诊断学教学针对扩招造成的学生人数多、教学投资少、教学条件差、临床教师工作忙无暇顾及、教学效果差等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带教积极性、发挥各专业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临床技能室模拟人等教具进一步加大临床教学投资等方法,确保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王民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探讨

    启发式教学法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大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法,忽视启发式教学法的作用.现就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并针对新时期高等医学教育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应依据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的启发方式实施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作者:孙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鼻中隔的形态学观测及临床意义

    取20具尸体的头部冠状面和横断面标本观测鼻中隔各部厚度,发现鼻中隔各部厚度不一致,提示了解鼻中隔厚度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判断鼻腔出血的部位以及鼻中隔矫正术等临床问题提供形态学依据.

    作者:李传健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发达国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经验及借鉴

    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建立起一种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关系.借鉴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融合也应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既要使普通教育有机渗透职业教育,又要使职业学校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专业素质,应积极探索与普通教育有机结合的职教模式.

    作者:李秀敏;张建伟;赵笑虹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略谈中医诊断学学习改进之法

    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症候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课程,是中医专业基础理论与临床各学科之间的桥梁课程.因此,学生中医诊断学学习得好坏,不仅关系到其能否顺利通过本课程的考试,而且关系到其后期临床各学科的学习.笔者认为在中医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4个方面的改进.

    作者:邓文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异丙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

    对10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选择择期行人工流产术的2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ASA Ⅰ~Ⅱ级,年龄18~40岁,体重41~65 kg,无循环、呼吸系统疾病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吴非;包长顺;王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