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艾滋病的治疗靶标

曹强庚;张景英;田德峰

关键词: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治疗靶标
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的治疗方法进展.方法: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艾滋病的治疗理论及方法进展资料,如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附着细胞、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HIV-1蛋白酶抑制剂等.结果:无论在实验室阶段还是临床疗效上,上述治疗方法都有明显效果.结论:上述方法在艾滋病治疗上值得推行和进一步研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肤霉净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肤霉净中两种主要成分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Discovery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45:55),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苯甲酸的线性范围为0.067 04~0.804 5μg(r=1.000),水杨酸的线性范围为0.077 67~0.932 1μg(r=0.999 7);平均回收率苯甲酸为98.8%,RSD=1.07%(n=6),水杨酸为99.0%,RSD=1.65%(n=6).结论:建立了同时对肤霉净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俞信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他汀类降血脂药匹他伐他汀钙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匹他伐他汀钙,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综述匹他伐他汀钙的药理毒理作用临床研究进展.结果:匹他伐他汀钙是强效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显著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作用,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优良,毒性低,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结论:匹他伐他汀钙是理想的调血脂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竺平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甲硝唑片的处方优化

    目的:筛选甲硝唑片的佳处方.方法:考察粘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溶液的浓度、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PVPk30(内加)的用量对甲硝唑片的质量影响.结果:筛选的佳处方制备的甲硝唑片硬度和外观大为改善.结论:本法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所制备的甲硝唑片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危华玲;卢文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加强对药品使用环节的监管至关重要

    药品使用是药品流通中的终端环节,加强对这一环节的监管至关重要.

    作者:王福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奥湿克抗炎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湿克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奥湿克治疗256例有各种骨科疾病所致疼痛的患者,于用药后第3日、第7日、14日作出评估.结果:完成随访226例,总有效率为91.2%;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软组织急性损伤等,均于用药3 d后疼痛明显减轻;观察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奥湿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甾体类抗炎药.

    作者:谢琦;赵月涛;刘传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盐酸普萘洛尔片含量测定的改进

    目的:改变盐酸普萘洛尔片含量测定的溶剂,减少环境污染.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30%乙醇溶液作溶剂,检测波长290 nm,吸收系数(E1%1cm)为189.结果:在8~4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57%.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盐酸普萘洛尔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申兰萍;邢上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胺碘酮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Q-Tc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观察采用胺碘酮治疗DCM心力衰竭并发室性早搏的17例患者(治疗组)的Q-Tcd变化,并与1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对照组)作治疗前后对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Q-Tcd为(69.57±24.23)ms,对照组为(35.21±3.30)ms,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Q-Tcd为(53.90±12.75)ms,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Q-Tcd为(32.45±10.31)ms,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可减小Q-Tc离散度,作用大小与心肌细胞复极差异程度相关.

    作者:张晓东;倪卫;林德智;郑远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尼莫地平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65岁,汉族,因头痛、恶心、呕吐4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查:血压180/100 mmHg(1 mmHg=0.133kPa),背入病房,神志清楚,检查合作,颈项强直,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

    作者:王蜀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处方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目的:改进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在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基础上加入玻璃酸钠,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刺激性和临床疗效.结果:该制剂临床疗效、刺激性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室温放置后其性状、色泽、含量及pH值无显著变化.结论:该制剂性质稳定,临床应用简便,无污染,疗效确切,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卢乙众;卢光洲;张永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医院应积极推动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工作

    药师参与临床查房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可以完善药师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简要介绍了该院实施药师参与临床查房的一些经验,认为医院应重视并推动该项工作.

    作者:易晓玲;陈开文;陈小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阿胶药用机理研究取得明显成果

    作者:田洪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药玫瑰花与月季花的鉴别

    通过对中药玫瑰花与月季花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等生药学鉴定,为药品检验部门及药品购销部门提供鉴别依据.

    作者:卢文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 b治疗扁平疣53例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赛若金)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扁平疣患者53例,干扰素(100万U/支)臀部肌肉注射,每次1支,隔日1次,9次为1个疗程,连续1~3个疗程.结果:痊愈率13.21%,显效率33.96%,有效率62.26%,无效率9.43%,总有效率90.57%.结论:该方法是治疗扁平疣的较好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作者:刘姝莉;吴文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盆炎汤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101例

    目的:寻找疗效较为确切的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症的药物.方法:利用自拟的盆炎汤对101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1.09%,明显高于对照组(54.48%).结论:盆炎汤可以作为一种治疗盆腔炎症的有效处方,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乔孝伟;姚红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鲁抗以发展“生态医药”为己任

    作者:梁明杰;赵欣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我院3年来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对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对我院1999年7月~2002年6月3年中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3年来,我院使用的抗感染药物品种数和消耗金额逐年增长,所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下降.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一直占据首位,但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喹诺酮类与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呈上升趋势,而氨基苷类则呈下降趋势.结论:对抗感染药物的统计明确,能全面反映临床用药现状.我院还需规范用药的品种和剂量,使之朝着高效、安全、经济的方向发展.

    作者:朱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加快发展我国电子政务任务紧迫

    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政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先进信息技术,加快政府信息化进程,发展电子政务.

    作者:李永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我院实行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督导制度的体会

    为解决医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问题,提出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包括实行临床抗菌药物督导制度,成立临床用药督导组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抗菌药物分级应用目录及限定抗菌药物占药品总费用比率指标等,通过严格督导,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王瑞;张泉香;程振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注射用头孢他啶稳定性研究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他啶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加速、与胶塞(内包材)的相容性、填充气体试验,以含量(%)、吡啶(%)、聚合物(%)、pH、溶液的颜色和澄清度为指标,考察注射用头孢他啶的稳定性.结果:不同厂家原料制成的产品,稳定性有较大差别.样品A的质量较稳定;注射用头孢他啶与法国胶塞相容性较好;填充二氧化碳气体的产品较填充氮气的产品稳定.结论:原料质量是影响产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廖素文;谌雪芳;涂雪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物经济学意义.方法:选择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序贯治疗组先给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100mg(按阿莫西林量计算)/(kg@d),静脉滴注;待病情稳定、缓解后改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剂50 mg(按阿莫西林量计算)/(kg@d)治疗4~5 d.对照组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100mg/(kg@d),静脉滴注.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痊愈率还是有效率,序贯治疗组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小儿下呼吸道临床疗效可靠、经济.

    作者:王俐;孙文芳;顾筱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