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李公启;刘冰华;谢立平
1 结构体系的构建高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紧紧围绕服务于高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并能为地方经济和职业技术服务.其结构体系的构建应以信息集成服务理念为核心,以信息资源作为大系统并采取技术手段,实行集成管理,实行一站到位式服务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作者:陈平华;郭丽;周万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在对中专卫校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把普通礼仪教育与护理礼仪职业教育相结合,外在美、内在美与护士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以期培养出外形美观、举止优雅、训练有素、礼仪规范的新时代白衣天使.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医学营养专业是培养具有医学和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医院临床营养治疗、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工作以及食品监督管理、食品营养评价及公共营养工作的人才.现就我校医学营养专业教育现状、教学模式建立的基本思路,包括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学管理规范化等方面进行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作者:侯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焦虑心理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Zung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对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检测,辅以自行设计因素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SDS和SAS均分为(49.70±11.3)分和(42.13±8.9)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对疾病的恐惧感、治疗效果、家庭经济状况、睡眠质量、婚姻关系、担心事业受影响、家庭支持、社交娱乐活动受限、躯体症状的反复出现、对病情的了解程度、担心医护不尽心、药物副作用12项因素与SLE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结论 证明SLE患者抑郁焦虑心理与对疾病的恐惧感、治疗效果、家庭经济状况、睡眠质量等因素相关,这为心理干预提供了依据.
作者:丁敏;左慧敏;孙健;张勇;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生活适应问题、学习困惑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促进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构建学生、学生干部和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三级工作机制;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定期举办有针对性的系列专题讲座.
作者:吴德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进行探讨,同时对建立教学效果反馈机制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提高医学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逸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通过调查我校中专护理专业(三年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及原因,发现中专学生思想不稳定,学习积极性低,缺乏目标,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作者:席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健康教育以终生教育的形式存在,体育是基础教育科目之一,二者目标一致,互相结合是民族健康素质教育的一次飞跃.健康教育与体育结合是必然的,优势是明显的,而且是可行的、必要的.
作者:郑汉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于一体的综合医院.长期以来,其承担着江苏大学医学院、南通大学医学院、蚌埠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镇江卫生学校医师班等多所院校的临床实习教学任务.
作者:蒋锋;耿志林;杨平;吴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人文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这就促使护理服务向高质量、人性化方向发展.作为一名基础护理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基础护理学的意义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更要注重根据基础护理学的特点,适时、适当、适量地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与熏陶,将人文关怀思想与实践融入基础护理学教学中,从而提升护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李佳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为了解天水地区高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制订突发传染病预警机制与安全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7年3~6月对天水地区3所高校的校医院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对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景琼;张建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正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现就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常遇到的几个难题,比如在PPT文件中组字等,总结出一些较为简捷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作者:付汉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分析国外姑息护理教育现状及我国护士对姑息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社区对姑息护理的需求,认为在中等护理专业开展姑息护理教育有重要意义.
作者:文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贯穿于医学科学发展的全过程,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教育中必须融入人文精神,把人文教育的理念载入并渗透到诊断学的学习中,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现和救死扶伤的职业观.培养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使其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具备丰富人文精神内涵的合格医学人才.
作者:马莲环;孙言平;孙经武;李乃娥;张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农村的人口和健康问题研究较多,但对乡村卫生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较少.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此方面做一定程度的探讨,通过改革来提高乡村卫生人员的实践技能,进而提高其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乡医班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
作者:宋文岐;宋文刚;张延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卫生士官是近几年根据部队实际新增加的学历教育层次,我院作为以培养卫生士官为主要任务的院校,针对卫生士官的任职需要和实际,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一系列优化.以强化学员信息意识和提升学员素质为出发点,遵循注重能力培养、强化实践环节、计算机学习不断线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戚红军;王惠萍;韩红亮;张海龙;李旭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执业医师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推动医学教育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据统计,诊断学的内容在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且如果技能考试不过关,则没有机会参加理论考试.为了使学生顺利通过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必须对诊断学教学进行改革,现对此提出几点自己的做法,与同行探讨.
作者:李树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实验教学是微生物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课所学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作者:聂晓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杀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自杀者从年龄、性别、自杀原因、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不同怠者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77例自杀者,经过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心理干预,痊愈76例,死亡1例.跟踪随访未出现再次自杀现象.结论 对自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消除其负性情绪,使其转变思维模式,增强其应激能力,预防其再次自杀.
作者:杨喜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以情感人是人际交往的常用方法,也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引发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良好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作者:许运智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