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桂存;蒙利华;周剑涛;李学靖;汪翔
五年制高职教育语文课新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语文学科特性与职业教育特性相统一的原则,使高职教育的语文课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以服务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具体而言,五年制高职教育语文课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应由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序列、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阅读与欣赏序列、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序列构成.
作者:施弘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现分析目前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材的现状,探讨教材建设和改革的原则,提出通过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强调内容的启发性、注重图文并茂、努力创新实验教学等多种途径来完善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的教材建设.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医学实用型人才.
作者:余先纯;李湘苏;易雪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专业基础课.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对象和护理工作均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至于在护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动力.近年来,我们紧扣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以任务引领为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夏立平;崔佳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种麻醉方法与2种剖宫产术式的组合在剖宫产术中对母体、胎儿、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行剖宫产产妇260例.其中古典式剖宫产术采用硬膜外麻醉(EPS组)130例,新式剖宫产术采用腰一硬联合麻醉(CESA组)130例,对比2种手术方式对母体、胎儿及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 麻醉效果差者CESA组明显少于EPS组(P<0.01),CESA组的麻醉时间、取胎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EPS组(P<0.01).术中产妇、胎儿情况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腰一硬联合麻醉与新式剖宫产术式的联合应用能够改善手术医生的操作条件,提高产妇的满意率,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麻醉方法和剖宫产术式.
作者:苏国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能力属个性心理特征,因而具有自主性.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Zimmerman教授对自主学习的有关定义做了系统的总结,归纳出自主学习的3个特征,并提出了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现以此为依据,归纳出6个自主学习的必备要素,3个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并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季春元;周顺祥;田维珍;袁先雄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穿刺针缓慢退出方法降低穿刺疼痛,减少穿刺出血现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每日静脉输液一次的成人患者100例.采用输液后缓慢和快速2种退出穿刺针方法,观察2种方法退出穿刺针后是否有疼痛感和出血现象,实验采集数据分别使用组间和配对资料卡方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穿刺针快速退出方法的疼痛率为59%,出血率为21%.缓慢退出方法的疼痛率为30%,无出血,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因素对穿刺引起的疼痛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静脉输液穿刺针缓慢退出方法引起的疼痛轻微并且未发生出血现象,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艾亦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为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校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大纲为参考,在行业专家参与下共同研究开设了临床护理实践技能这门课程.该课程有机整合了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增加了病案分析和模拟临床实训等综合实训模块,是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包含设计性护理实训项目的综合性全新课程.
作者:刘淑霞;陈月琴;曹心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精细化管理,就是把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细化,通过细节,有序实施管理,从而达到严谨的境界.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追求好的管理理念,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方法.
作者:郏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实践课程,为培养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发展和社区健康服务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在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优化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我们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发现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外科护理学实践课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作者:袁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促进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法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峒河社区向阳居委会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受调查的203名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率为1.0%,其中躯体生活自理能力(PSMS)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功能(IADL)完全丧失率分别为1.0%和3.4%,PSMS的6项功能中,丧失率高的是洗澡(6.9%),IADL的8项功能中,丧失率高的是做饭菜(19.2%).结论 湘西地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状况有区域性特点,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这应引起重视.
作者:薛桂娥;陈正英;沙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现根据中职护生的特点阐述情商对于中职护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中职扩生教育中情商培养的具体思路,以完善素质教育的内容.
作者:王井霞;李春坚;叶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针对儿科皮肤病的特点,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密切结合,以突出重点,激发学生兴趣.临床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见习示教和生产实习两部分,通过系统性小讲座、诱导式提问和讨论式教学等方式,结合具体病例进行讲解,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谭琦;王华;欧阳莹;肖异珠;李咏梅;罗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弱势群体从社会学的视角可以界定为: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1].他们不仅经济贫困、生活困难,而且文化素质低下、身心健康状况不良并且参与全民健身意识普遍不高.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相伴随的概念,社会支持是指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体从其他个人、群体、社会组织或政府机构中获得的物质、情感、信息、归属感等方面的支持[2].
作者:张广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好的课程需要好的教学设计来匹配.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我们应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实施活动-操作的教学,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作者:陈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评价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大纲的实践技能要求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临床岗位需求技能标准的适应性,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教学大纲、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和临床岗位需求技能标准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 表明,教学大纲、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临床岗位需求技能标准三者符合率为51.1%;教学大纲与临床岗位需求技能标准符合率为86.7%;教学大纲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符合率为55.6%.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组织实践教学,并适当补充临床药剂岗位广泛应用的技能项目训练.
作者:叶桂存;蒙利华;周剑涛;李学靖;汪翔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关系到护患关系的建立,关系到个人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护理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是学生将来在职场中成功扮演护理人员角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环节.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在医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恰当的提问方法,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1 问答的方法1.1 教师的自问自答这种方法适用于在讲授新知识和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后,稍停片刻,给学生-个短暂的思考时间,然后再自己解答.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趋于一致.
作者:邓雨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国内2个厂家生产的一次性病毒灭活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为中心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毒灭活前后血浆的损失量、血浆总蛋白的回收率、凝血因子FⅧ的回收率、纤雏蛋白原的回收率进行检测,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浆损失量:A厂为(10.4±3.5)ml,B厂为(13.2±2.4)ml,经t检验,t=-2.971、P=0.06>0.05.血浆总蛋白回收率:A厂为(91.3±2.9)%,B厂为(91.9±3.6)%,2个厂家经t检验,T=-0.573、P=0.570>0.05.凝血因子FⅧ总量回收率:A厂为(72.9±5.9)%,B厂为(80.6±8.9)%,2个厂家经t检验,t=-1.790、P=0.104>0.05.纤维蛋白原回收率:A厂为(54.3±7.1)%.B厂为(72.0±10.6)%,经t检验,t=-3.040、P=0.07>0.05.结论 经2个厂家的一次性病毒灭活过滤器灭活过滤的血浆,上述各指标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灭活过滤后血浆的容量及血浆总蛋白、凝血因子FⅧ、纤维蛋白原含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18469-200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标准.
作者:张玉春;潘登;聂惠芳;梁世艳;关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个体的内外向性格与外语学习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之一.为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现采用汉化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以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成绩作为研究工具,发现内向性格更有助于外语学习,并分析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
作者:刘明鹤;乔丽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WTO,我国护理教育也正在走向国际化,涉外护理这一新兴专业也随之诞生了.据卫生部等国家权威机构预测,今后的若干年里,全球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量增长极快,涉外护理专业前景广阔.
作者:张志慧;牛金海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