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曹丽君;余剑敏
为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校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大纲为参考,在行业专家参与下共同研究开设了临床护理实践技能这门课程.该课程有机整合了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增加了病案分析和模拟临床实训等综合实训模块,是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包含设计性护理实训项目的综合性全新课程.
作者:刘淑霞;陈月琴;曹心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评价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大纲的实践技能要求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临床岗位需求技能标准的适应性,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教学大纲、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和临床岗位需求技能标准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 表明,教学大纲、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临床岗位需求技能标准三者符合率为51.1%;教学大纲与临床岗位需求技能标准符合率为86.7%;教学大纲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符合率为55.6%.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组织实践教学,并适当补充临床药剂岗位广泛应用的技能项目训练.
作者:叶桂存;蒙利华;周剑涛;李学靖;汪翔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现分析高职高专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将学生培养成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林燕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好的课程需要好的教学设计来匹配.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我们应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实施活动-操作的教学,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作者:陈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通过护理技能竞赛,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总结收获与反思,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本院2007、2008年住院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结果 2007年有191人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65%,2008年有146人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2%.2007、2008年医院感染部位的前三位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率为43.98%和38.36%;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5.18%和9.59%;胃肠道,感染率为10.47%和24.66%.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结论 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张彩萍;李爱玉;李时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录像的制作过程,与传统教学片有很大不同.现从精品课程录像的特殊性出发,就其拍摄前期的沟通、准备,拍摄中期的技巧和后期制作进行详细论述,探讨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与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录制的区别,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作者:胡斌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现探讨在护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的方式、评价及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李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求提高其人文心理素质的佳路径.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采用一般人口学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等进行调查.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二年级(42.11%)较一年级(30.85%)高;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恐怖、偏执5个因子检出率较高,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经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除躯体化外,2007级中职生的分值均高于2008级中职生.结论 对中职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美芹;朱瑞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普通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07级护理专业学生120名,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将其分为多媒体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多媒体教学组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2组教学效果.结果 多媒体教学组学生的作业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媒体教学组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估中认为内容、形式、效果好的人数明显多于传统教学组,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腊梅;郭艳;黄益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关系到患者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我国曾发生多起因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使用输液(血)器、注射器而引发的医院感染事件.它不仅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而且也给医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因此,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也是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之一,其临床应用极广.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都在使用传统输液器,即采用由邻苯二甲酸酯(DEHP)增塑的聚氯乙烯(PVC)制作的输液器,而只有某些特殊药品自配输液器时才使用专用输液器.各医院对传统输液器都有着严格的审核制度,但对与药品一体包装的输液器并未打开单独审验.
作者:王晓亚;魏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007年患者的出院病历.1.2 方法按甘肃省<病历书写规范>中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考核病历,并按类分项编号.病案首页为1类.病案首页内某项为项目号.如病案首页中手术操作名称栏未填写,则编1-14.入院记录为2类,入院记录中如无婚育史,则编2-18.病程记录为3类,出院记录为4类,辅助检查为5类,基本要求及医嘱单为6类,知情同意书为7类.
作者:郑扬;赵晓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精细化管理,就是把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细化,通过细节,有序实施管理,从而达到严谨的境界.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追求好的管理理念,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方法.
作者:郏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诊断学是一门培训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基础学科,对医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其涉及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室检查等重要内容.诊断学学习离不开临床实践和动手能力训练.按照我国惯例,医学生在校学习2到4年以后就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但是随着我国医学院校一次次扩招,医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再加上病人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受到挑战,以床边带教为主的临床实践也遭遇尴尬.因此,寻找新教学模式追在眉睫.
作者:倪桂莲;洪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实践课程,为培养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发展和社区健康服务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在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优化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我们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发现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外科护理学实践课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作者:袁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结合<皮肤外科常见手术治疗>视听教材的设计、制作和应用等问题,探讨如何促进和完善视听教材的设计与制作.
作者:王莉;李翔;梅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在医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恰当的提问方法,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1 问答的方法1.1 教师的自问自答这种方法适用于在讲授新知识和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后,稍停片刻,给学生-个短暂的思考时间,然后再自己解答.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趋于一致.
作者:邓雨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助产士在做阴道检查和接生的过程中频繁地使用刀、剪、针等利器,极易造成损伤,特别是在会阴裂伤缝合过程中,由于阴道解剖位置的关系,意外切割伤、针刺伤的几率很高.这使助产士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或其他分泌物,从而导致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危害健康.因此,要关注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将潜在的刺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至低,以保障助产士的健康.笔者对2006~2008年我科助产士发生的利器损伤情况进行了统计,共发生53例,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建玲;孙传庆 刊期: 2010年第06期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选择经我院治疗痊愈和好转的出院患者100例,其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13~80岁,平均年龄51岁.1.2 方法患者出院后7~14 d内进行电话回访.建立电话回访登记本,由护士在患者出院时登记.登记项目有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结果、出院情况、主管医师及患者的联系电话等.主要电话回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是否遵从出院时的健康指导,征询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作者:田宁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和方法,从教学体系的改革、教学人员的培养、教学分层的实施、教学设施的调配等方面,指导检验专业的教学管理.
作者:苏盛通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