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胜
通过对中职涉外护理专业有关课程设置调查问卷的分析,从英语课程设置、其他课程设置以及涉外护理专业课程对西方护理理念的渗透等3个方面对中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系统讨论,指出21世纪涉外护理医护专业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适应临床变革和发展,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西方先进护理理念的吸收与借鉴.
作者:侯国霞;陈爽;邱尚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教师同事评价法的主要倡导者是澳大利亚的安东尼·欣克菲尔德(Anthony Shinkfield),该评价法在全世界尤其是在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获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功.2009年7月,我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同行测评,测评过程结果 分析如下.
作者:王桂苏;王连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心肺复苏(CPR)作为临床急救的重要内容,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临床技能.我校对2006级和2007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心肺复苏情景教学探索,取得了一定实效.
作者:郑淋旭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医学类学生实习难是目前医学类中职学校办学的一大困境.要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将学校单独办学变成学校和医院(医疗机构)合作办学,将实习工作变成双方共同的职责,而促成合作办学的动力机制在于实现双方共赢.现通过对湛江卫生学校校企合作、实习管理情况的研究,探讨校企合作双赢的可行性,提出解决实习管理难,医院(医疗机构)合作办学难的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蔡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要做一个称职的从业者,首先必须具有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职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熟悉职业、体验职业,明确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才能把内心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变为自己的职业素养.英语课作为护理专业涉外方向的一门重要课程,要求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护士职业素养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朱学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尽管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已实施了多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一直不理想.目前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需求不断增加,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现对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以及实际需要,指出公共英语专业化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以供参考.
作者:刘明鹤;郭彩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从分析中职语文教育的职业特色入手,在此基础上叙述了中职语文评价体系的现状,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并以护理专业为例,浅谈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评价在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郑敏;董易享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班级是学校中基层的组织,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实施者,运用思想文化对班级进行管理,讲求策略、方法 得当,班级管理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班主任工作才会做得更好.
作者:胡霄坤;郑丽丽;张本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前中职学校实践教学面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教学条件比较落后的困境,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实验员应该发挥实验室管理者、学生管理者和德育工作者、专业技能实训操作指导者以及专业见习组织管理者和带教教师的多重角色作用.
作者:蒋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高校高级职称人员是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骨干,他们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其健康状况历来受到学校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就我市某大专院校2008~2009年体检资料完整的高级职称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并为高级职称人员的健康保健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作者:陈献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通过软膏剂的实验设计,探索自主设计性药剂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成、内容选择和实施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资料调研能力、合作能力、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运用理论的能力,初步建立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作者:姚金凤;苏春梅;张瑞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针灸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针灸的兴趣为目标,对传统的针灸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势在必行.
作者:徐珉;孟培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职教育的发展,教师、学生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伴随着一些消极的东西,对中职学校教育以及教职工和学生的价值观、是非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对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住,人们更多注重课堂、班级德育,忽略了学校档案室作为承载学校发展历程见证资料而具有的重要德育作用,为此,我们要重视档案室工作,要充分利用档案室资源积极开展各项思想教育活动,以更好地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质量.
作者:孙柏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医学免疫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三大前沿学科之一,伴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而获得了迅猛发展.其理论与技术已经广泛渗透至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等各专业,成为生物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1].但是,医学免疫学在内容上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而内在的联系性和逻辑性却很强,这对于初次接触免疫学的医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常常感到听不太懂,继而产生畏惧心理,也是历届学生反映较难学的课程之一,教学效果常常是事倍功半[2].因此,针对医学院校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 不仅要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讲解,而且更应当注重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性,注重教育教学方法 的改革.现总结情景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靖吉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按照学院<关于制订(修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们针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几年来学生就业岗位群的情况,于2010年12月1日~15日进行市场调研,现将调研过程和结果 汇报如下.
作者:胡德奇;刘志梅;张建军;黄竹青;关巍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前,医学模式正处于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过程中[1],这种转变要求医学科学要从整体来看待疾病,要充分认识到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社会的、精神的、心理的因素与人的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极大[2].这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特别强调医学生要有良好的人文情怀和丰厚的文化素养.但是,目前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当缺乏,尤其是一些高职高专医学生更为突出.因此,笔者特意申请开设了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思想这门选修课.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护士的工作绩效对护士、患者以及护士所在的医疗单位均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工作绩效不仅能促使护士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也能让护士为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健康保障服务.准确而及时地评定护士工作绩效的情况并找出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的工作绩效,可以达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现代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通常认为在影响护士工作绩效的因素当中,工作-家庭冲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有关工作绩效的文献大多数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有关护士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说明护士工作绩效、工作-家庭冲突的相关概念,总结国内研究结果 及趋势,以期为国内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宫子木;马智;马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对地震伤员开展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 对青海玉树地震后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3名伤员开展创新性心理护理,并分别记录伤员在不同时期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的评价数据,判断心理护理对伤员心理康复的作用.结果 13例地震灾区伤员干预后SAS、SDS分值明显降低,干预前与第1、第2次干预后比较均P<0.01,有显著性差异.第3、第4次干预前后SAS、SDS分值变化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对地震伤员治疗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心理护理,无论是对伤员专科治疗的配合,还是令其及早康复,融入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护理措施之一.
作者:刘艳丽;张凤红;谢敏;李桂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各项制度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也日益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范围,档案收集的方式、方法 以及人事档案服务的对象等,是人事档案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就我校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与同行们探讨.
作者:马长松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项目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改革的新模式[1].它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多个具体的项目,设计出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导向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职业能力.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是药学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主要内容为各种仪器的使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仪器的操作、维护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鉴于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向是面向就业岗位,掌握良好的实际操作技能,与将来的就业零距离接轨,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因此,使高职药学各专业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此课程知识就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邹春阳;吕洁;王凤秋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