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针对学科知识量大、内容繁杂,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CAI课件组织教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注重知识更新,加强与临床学科的联系;开设综合性实验,大胆尝试实践教学,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马兴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面向卫生士官任职岗位的需要,基于学院办学理念、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计划,研究、分析目前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和实践环节对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实践结果 进一步证明了理论研究的有效性.
作者:冯帆;王惠萍;戚红军;张海龙;郭景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药剂学作为药学专业的重点专业课之一,具有教学内容多且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在理论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 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加之中专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良,自主学习能力欠佳,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让每位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得快乐、学出意义,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借鉴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采取了以下措施.
作者:徐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要求之一.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随后进行的中医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钊;张佩琛;牛晓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研究者形成了一种共识: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在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任务.
作者:张荷兰;陆鸿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由于五官科护理学在中职卫校护理教学中不是重要学科,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也不考,因而不太受重视,五官科教师也不愿花时间去研究新的教学思路,故多年来,在其他学科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时候,五官科护理教学却安于现状,并没有积极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而当前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 强调操作技能,是让学生学会一门技术,而传统教学方法 已不适应当前的教育理念,因此,五官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韦雪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1 习得性无助的概念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消极心理状态.通俗来讲,就是多次遭遇挫败之后造成的一种消极心态.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项实验,即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一定程度的电击,并且笼门关闭使狗不能逃离笼子.多次实验后,蜂音器响起,在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走,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开始倒地呻吟和颤抖,也就是从主动逃避困难转变为绝望地等待痛苦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
作者:孙革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组织芯片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上千个组织样本整齐地排列在某一载体上(通常是载玻片)而成的微缩组织切片.正常组织切片一张载片上只有一种器官.由于组织芯片具有高效、快速、低消耗、信息含量大、可比性强和可按不同的需要进行设计和组合等特点[1],近年来,我们将组织芯片用于组织学实验教学和考试中,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陈世丰;陈旭东;华新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针灸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针灸的兴趣为目标,对传统的针灸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势在必行.
作者:徐珉;孟培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生物药物分析课程作为生物工程和药物专业的交叉学科,应力求通过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使学生在我国药物研究从以仿制为主到以创制新药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中,具备创新能力的基本素质.
作者:张忠山;王晓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项目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改革的新模式[1].它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多个具体的项目,设计出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导向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职业能力.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是药学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主要内容为各种仪器的使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仪器的操作、维护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鉴于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向是面向就业岗位,掌握良好的实际操作技能,与将来的就业零距离接轨,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因此,使高职药学各专业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此课程知识就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邹春阳;吕洁;王凤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要构建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学课堂,除了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课程设置外,还要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课堂的魅力,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护理教学课堂的优化.
作者:霍建珊;陈彦茹;谢东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恶性肿瘤疾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在中医肿瘤内科临床带教中,要重视恶性肿瘤疾病的特点,突出中医特色,重视西医知识的掌握,做到点面结合,循序渐进,将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契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
作者:张淑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通过研究我国卫生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剖析卫生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毕业实习和假期实践教学形式化、案例教学简单化、诊所式教学表面化和模拟法庭教学虚置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应树立正确的改革理念,并从形成有效的毕业实习和假期实践的监督考核标准、切实改进案例教学、合理利用诊所式教学、明确模拟法庭教学的评价机制、有条件地利用多种实践方法 等方面提出推动卫生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马韶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组织学和胚胎学是医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重点从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理论、实验教学2方面探讨医疗美容专业的教学体会.
作者:王晓兰;袁科理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医学免疫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三大前沿学科之一,伴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而获得了迅猛发展.其理论与技术已经广泛渗透至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等各专业,成为生物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1].但是,医学免疫学在内容上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而内在的联系性和逻辑性却很强,这对于初次接触免疫学的医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常常感到听不太懂,继而产生畏惧心理,也是历届学生反映较难学的课程之一,教学效果常常是事倍功半[2].因此,针对医学院校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 不仅要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讲解,而且更应当注重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性,注重教育教学方法 的改革.现总结情景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靖吉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探索建立一套微生物及免疫学全程素质考核系统,包括:(1)课程成绩:测试学生的基本知识素质;(2)病例讨论成绩:测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自主上课成绩:测试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多种评价形式,重在考查能力,淡化一次性考试,消除了学生在考试中作弊的可能.
作者:周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心肺复苏(CPR)作为临床急救的重要内容,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临床技能.我校对2006级和2007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心肺复苏情景教学探索,取得了一定实效.
作者:郑淋旭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语言是传承文明、传播知识、沟通交流的工具,当然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准确使用规范语言进行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功,是达到教育教学效率大化的基础.在引言、教学过程和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教师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何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要做一个称职的从业者,首先必须具有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职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熟悉职业、体验职业,明确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才能把内心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变为自己的职业素养.英语课作为护理专业涉外方向的一门重要课程,要求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护士职业素养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朱学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开展青年教师传帮带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使其早日成为教学骨干力量.为了提高医学专业课教师结对传帮带的效率和效果,我们对此进行了内容和形式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胡鸿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民族班学生刚开始学习语文时热情高涨,成绩提高较快,但不能维系持久,一段时间后一些学生对语文的新鲜感消失,开始厌学,放弃、不学者越来越多,两极分化现象一般在第一学期后半学期开始出现,之后情况日趋严重.作为一名为民族班授课的语文教师,笔者根据民族班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民族班语文课程教学经验,对能够帮助民族班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分层教学法进行探析.
作者:朱慧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尽管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已实施了多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一直不理想.目前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需求不断增加,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现对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以及实际需要,指出公共英语专业化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以供参考.
作者:刘明鹤;郭彩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1 调查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竞争机制使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加突出,医学专科生因为自身就业定位不准,就业意向趋高,就业压力为突出.基层医疗机构对高职高专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大,但大量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并没有选择到基层、到农村、到社区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基层、农村、社区卫生医疗单位出现卫生人才断层现象,使就业与需求长时间处于不相协调状态.
作者:张远芝;杨敬博;何国珍;谷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通过对中职涉外护理专业有关课程设置调查问卷的分析,从英语课程设置、其他课程设置以及涉外护理专业课程对西方护理理念的渗透等3个方面对中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系统讨论,指出21世纪涉外护理医护专业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适应临床变革和发展,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西方先进护理理念的吸收与借鉴.
作者:侯国霞;陈爽;邱尚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护生心理压力对工作态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在我院2007级实习护生中随机抽取147名进行心理压力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中因心理压力大产生消极工作态度的护生高达40人,占27.21%,导致消极工作态度的主要原因中担心出现医疗差错的比例高达67.50%,认为实习期间有必要参加缓解心理压力相关培训的护生有104人,占70.75%,而接受到相关培训的护生仅有32人,占21.77%.结论 教学机构和带教教师应高度重视实习护生心理压力大这一普遍现象,改革教学方法 及带教形式,加强专业知识教学,开展缓解心理压力的相关培训,降低护生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平稳、顺利渡过实习期.
作者:周家梅;雷丹;郭晶;楼婷;李昌秀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组织教学、使用教材、决定教学方法 、评估教学结果 的依据.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教学需求和期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这种目的 ,同时也为了了解以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为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基础模块)>教材在满足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需求方面的实际效果,笔者以我校2010级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此次小规模的英语学习需求调查.
作者:陈岭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高校高级职称人员是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骨干,他们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其健康状况历来受到学校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就我市某大专院校2008~2009年体检资料完整的高级职称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并为高级职称人员的健康保健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作者:陈献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中职护生流失的自身影响因素,为降低其流失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中职新生中随机抽取720人,通过自制表格进行调查.结果 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对就业前景的信心、职业声望和社会职能观均能影响流失率.流失率与选择职业意愿来自亲友、对专业完全不了解、就业前景失望、职业地位低下呈正相关;与身高>1.62米、选择职业意愿来自父母或自己、对专业非常了解、对就业前景非常或比较乐观、职业非常受人尊敬和社会非常需要该职业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完全不了解专业、对就业前景失望、职业声望低下是中职护生流失的危险因素.结论 降低中职护生流失率要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等多个方面着手.
作者:杨礼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对年轻父母对小儿常见疾病护理知识的认知度调查,探讨如何对年轻父母进行小儿常见疾病护理知识的普及教育.方法 对100位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的父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小儿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认知情况和小儿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获得途径.结果 年轻父母普遍缺乏小儿常见疾病护理知识,整体认知水平较差.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年轻父母对小儿常见疾病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同.母亲对小儿常见疾病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于父亲,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其对小儿常见疾病护理知识的认知越高.结论 加强对年轻父母进行小儿常见疾病护理知识的培训教育,通过多渠道增加年轻父母小儿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使年轻父母能够对患儿进行正确、科学的护理.
作者:陆燕;张静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甘肃省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也是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的重病区之一.经过多年的防治,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省86个县、市(区)中已有72个县、市(区)达到国家规定的稳定区控制标准.进入21世纪后,全省布病疫情不断上升,疫情范围不断扩大,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或流行,尤其是2009~2010年部分县暴发布病疫情.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疫情,现将近2年布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国;梁效成;王鼎盛;刘广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为了使招生工作更好地满足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对医学专科院校招生录取工作及新生报到情况进行回顾,并比较分析.方法 对招生录取的新生数据应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的报到意愿因素.结果 录取比为1.339,生源情况较为理想,到校率为82.39%,考生类别、生源地、性别等对报到率均有影响.结论 招生状况基本满意,但也有些方面值得思考.
作者:章志红;刘亮根;张贵平;梁涛;甘华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口腔疾病的预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上口腔健康知识正通过很多途径被人们学习和接受.我国制订了2010年口腔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即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人们的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如何真正有效地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提高人群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使口腔健康教育走向大众,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口腔卫生保健目标,是目前我国口腔医学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作者:姜瑞中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现以兰州市辖区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查阅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兰州市居民的体质及体育健身开展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当前全民健身运动的误区,从系统、全面的角度提出对策,为城镇居民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可借鉴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
作者:王增喜;王润平;徐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按照学院<关于制订(修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们针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几年来学生就业岗位群的情况,于2010年12月1日~15日进行市场调研,现将调研过程和结果 汇报如下.
作者:胡德奇;刘志梅;张建军;黄竹青;关巍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教师同事评价法的主要倡导者是澳大利亚的安东尼·欣克菲尔德(Anthony Shinkfield),该评价法在全世界尤其是在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获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功.2009年7月,我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同行测评,测评过程结果 分析如下.
作者:王桂苏;王连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家长对婴幼儿情感教育的状况.方法 选择在同一个医院1个月内出生的婴幼儿(0~3岁)300名为对象,其中城市户口153名,农村户口147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组数据比较中,部分婴幼儿在性格、适应集体、情绪情感表达、自理能力、早期认知等方面表现较好,部分婴幼儿的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结论 婴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家长健康促进教育成正相关.
作者:赵继英;刘淑兰;吕敏;付瑞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 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 网络教学通过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延伸课堂, 更能大限度地建立教师、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联系, 而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种联系之所以能成为有效的方式是因为网络教学有非常大的互动性.而网络教学的这种互动性,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乐于学习与钻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而强化其克服困难的信心,逐渐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这样就可以大限度地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和教学原则终都能落实到教学中.
作者:常景芝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高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劳动人才,融入企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将企业管理理念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体系,拓展思路,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在高职学生与学校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学生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
作者:黄景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儿科医疗纠纷主要由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及医患沟通不良引起,儿科临床工作中重视沟通前准备和沟通技巧的应用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而加强儿科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需要思想上重视人文关怀,行动上加强实践.
作者:覃素元;庞玉生;林发全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国家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自主创新等一系列战略要求提出的大背景下,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是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高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模糊、学习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着手,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其学习质量,是职业教育为社会安定、百姓安居、社会和谐做出贡献的重要基础.现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研究,分析高职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后价值取向的变化,探索当代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作者:孙小娅;宋悦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基于对物联网定义和时代意义把握的基础上,探讨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以及作为卫生类高职学校应如何抓住机遇,发挥物联网企业与医药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互补的优势,共同成长、共享社会效益,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作者:俞茹云;林莉莉;陈婷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口腔工艺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一直是学校重点研究的课题.现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及考核方法 、实训基地建设等入手,对该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唐成芳;朱勇;方远鹏;左艳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休闲体育作为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形式,如何通过这一形式更有效地发展高校的休闲体育事业,不但让科学健身的理念更加深入大学生的心中,而且使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变得充实起来,充分享受休闲体育带来的乐趣,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这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张飞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深入分析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对调动大学教师的劳动积极性,确保广大教师身心健康、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快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教师职业幸福感也是促进教育发展以及教师和学生幸福的保证.本研究在分析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作者:普布次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国家教育部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政策,为促进各级各类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内涵、提高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指明了方向.我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申报作为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首家接受评估单位,为新一轮评估在江苏全面展开做了有益探索.我校以新一轮评估为契机,以自评自建为抓手,在全面提高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者:陆晓东;龙芳;潘红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前,医学模式正处于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过程中[1],这种转变要求医学科学要从整体来看待疾病,要充分认识到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社会的、精神的、心理的因素与人的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极大[2].这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特别强调医学生要有良好的人文情怀和丰厚的文化素养.但是,目前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当缺乏,尤其是一些高职高专医学生更为突出.因此,笔者特意申请开设了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思想这门选修课.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职教育的发展,教师、学生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伴随着一些消极的东西,对中职学校教育以及教职工和学生的价值观、是非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对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住,人们更多注重课堂、班级德育,忽略了学校档案室作为承载学校发展历程见证资料而具有的重要德育作用,为此,我们要重视档案室工作,要充分利用档案室资源积极开展各项思想教育活动,以更好地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质量.
作者:孙柏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前中职学校实践教学面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教学条件比较落后的困境,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实验员应该发挥实验室管理者、学生管理者和德育工作者、专业技能实训操作指导者以及专业见习组织管理者和带教教师的多重角色作用.
作者:蒋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通过软膏剂的实验设计,探索自主设计性药剂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成、内容选择和实施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资料调研能力、合作能力、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运用理论的能力,初步建立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作者:姚金凤;苏春梅;张瑞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三年制护理专业实施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 和意义.方法 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调整实验内容;更新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变的实验教学方法 ;改革实验考核手段,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结果 通过多方位的药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药理学实验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结论 改革护理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国贤;杨银盛;王凡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医学类学生实习难是目前医学类中职学校办学的一大困境.要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将学校单独办学变成学校和医院(医疗机构)合作办学,将实习工作变成双方共同的职责,而促成合作办学的动力机制在于实现双方共赢.现通过对湛江卫生学校校企合作、实习管理情况的研究,探讨校企合作双赢的可行性,提出解决实习管理难,医院(医疗机构)合作办学难的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蔡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腰椎穿刺常用于获得脊液样本,以帮助诊断感染、炎症、肿瘤和代谢过程,同时也是给予化疗药、抗生素和麻醉剂的重要环节,是临床重要的诊断、治疗手段.但腰椎穿刺活体练习风险大,难度高,为了使广大学生及医务工作者尽快掌握这项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我们制作了腰椎穿刺标本,可供术者反复操作训练,配合穿刺过程及注意事项的讲解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是临床医学检验的生命线,培养具有安全意识的合格专业人才是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的基础.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提高医学检验专业人员的生物安全及自我防护意识,是学校实验教学的重点.
作者:藏明;王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大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粪便隐血试验敏感性高,且标本留取方便,操作方法 简单,患者无痛苦,对大肠癌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现将结果 报告如下.
作者:王一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行负荷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于围手术期行传统的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于围手术期通过增加呼吸负荷的方法 进行负荷腹式呼吸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术后肺部并发症、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行负荷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后呼吸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行负荷腹式呼吸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高龄食管癌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康复时间.
作者:阎慧婷;齐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右室间隔部起搏器植入术是在植入起搏器时运用主动电极将右室电极固定于右室间隔部.与传统起搏器相比,右室间隔部起搏更接近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对血流动力学、心功能的影响更小.我科自2009年至今为70例患者实施右室间隔部起搏器植入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该手术前后护理工作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胡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对地震伤员开展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 对青海玉树地震后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3名伤员开展创新性心理护理,并分别记录伤员在不同时期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的评价数据,判断心理护理对伤员心理康复的作用.结果 13例地震灾区伤员干预后SAS、SDS分值明显降低,干预前与第1、第2次干预后比较均P<0.01,有显著性差异.第3、第4次干预前后SAS、SDS分值变化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对地震伤员治疗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心理护理,无论是对伤员专科治疗的配合,还是令其及早康复,融入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护理措施之一.
作者:刘艳丽;张凤红;谢敏;李桂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研究通过对正常人群、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糖化血红蛋白(HBAIC)及血糖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的意义.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腹式呼吸训练对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87例需做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我科术前常规的健康教育内容,研究组除接受术前常规健康教育之外,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及镇痛药使用次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均主动使用了腹式呼吸,疼痛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使用镇痛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腹式呼吸对缓解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有积极作用.
作者:甘培英;刘瑞生;朱益华;董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难题,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不仅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病人生命,且压疮的发生极易引起医疗纠纷.神经内科病人多长期卧床,合并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极易发生压疮.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不能自行翻身病人48人,无1人于住院期间发生压疮,且有4名院外发生压疮病人住院后创面愈合,现将对压疮病人的护理及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丹丹;王淑伟;易苋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为了使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紧密结合临床,改变传统教学中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更好地满足临床护理需求,现结合该课程的学科特点和笔者参加临床实践的经验,探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职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必要性以及建立合理的临床实践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以达到高职教育培养护理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蒋莉莉;王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笔者在本学年担任我院2007级三年制护理2、7班外科护理学的理论及实训指导教师,在进行外科刷手、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实训内容考核时,采用分组进行的方法 ,每个班级分为5组,首先在7班进行了2组学生的考核,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很不理想, 接下来在2班2组学生的考核中也出现同样的现象,且失分点都在同样的地方,即用无菌小方巾擦干手臂和抛手术衣这2个环节.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由于这一操作项目是外科基本的技术操作,也是重点考核项目之一,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先观看电教片,然后讲授示范,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又进行了一一指导等强化训练,所以此项操作考核学生不仅都应该能过关,而且应该是准确无误地完成此项操作,对此笔者决定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柳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在护理行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男护士.因此,为了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和配合临床需要,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开始招收男学生.但是在新生报名或其在校期间经常会碰到男学生或其家长问这样的问题:护理工作是否适合男性去做?会不会受到行业歧视?男护士在护理行业中存在的价值和前景如何?下面就这一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杨丽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非常系统、非常现实、非常复杂,并具有相当挑战性的理论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三大支撑,一是提升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自主支持体系;二是提升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学校支持体系;三是提升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
作者:邹玉莲;吴丽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护理双师型教师简单来讲,就是其既是教师,又是临床护师,它要求教师既能在课堂上将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联系起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教授给学生,又能在临床见(实)习带教过程中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双重角色可使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和实习统筹兼顾,充分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原则,有效地达到培养高级实践型护理人才的教学目标,笔者参与设计了我校这一教学过程,现就双师型师资培养方法 和体会与同行探讨.
作者:肖素香;范福灵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班级是学校中基层的组织,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实施者,运用思想文化对班级进行管理,讲求策略、方法 得当,班级管理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班主任工作才会做得更好.
作者:胡霄坤;郑丽丽;张本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实践操作是理论知识的转化或迁移,是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能力.药剂专业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药剂专业毕业生除应掌握必要的药学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才能适应临床药学岗位工作的需要.如何考核与评价药剂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一直是困扰药学专业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问题.
作者:叶桂存;张辛;周剑涛;汪翔;李学靖;段继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借助课程论和教学论等学科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调查与分析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情况.根据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分析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作者:李秋平;刘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从分析中职语文教育的职业特色入手,在此基础上叙述了中职语文评价体系的现状,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并以护理专业为例,浅谈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评价在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郑敏;董易享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各项制度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也日益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范围,档案收集的方式、方法 以及人事档案服务的对象等,是人事档案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就我校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与同行们探讨.
作者:马长松 刊期: 2011年第18期
1 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诊断学是医学生从对基础医学各门学科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及病理学等课程的学习过渡到对临床医学各学科学习的一门必修课.诊断学课程存在以下特点.
作者:刘冬梅;杨扬;刘瑞可;张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前,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这给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带来了深刻影响.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博大精深的自然科学,教学中有限的课时量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实际需要[1].为此,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开发了药用植物学专题学习网站,作为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德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在口腔种植临床教学中引入高清多媒体手术示教系统,通过手术示教系统实时观看和录播口腔种植手术操作过程,可以实现互动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可以调动学生对口腔种植手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掌握口腔种植技术.
作者:陈伟;夏露;王培志;陆晓庆;周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6级护理专业2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示教法.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媒体技术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靳永萍;刘芳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护士的工作绩效对护士、患者以及护士所在的医疗单位均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工作绩效不仅能促使护士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也能让护士为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健康保障服务.准确而及时地评定护士工作绩效的情况并找出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的工作绩效,可以达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现代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通常认为在影响护士工作绩效的因素当中,工作-家庭冲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有关工作绩效的文献大多数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有关护士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说明护士工作绩效、工作-家庭冲突的相关概念,总结国内研究结果 及趋势,以期为国内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宫子木;马智;马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曾经多次从不同角度阐述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就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这个专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现就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李琪;胡尚元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数字化牙科X光机又称数字化牙片机、数字化口内X线成像系统、牙科数字成像系统、根尖片数字成像系统,由牙科X线机和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联合组成.数字图像技术的应用扩展了牙科X线片的诊断领域,并且减少了患者吸收X线的剂量.
作者:张卫平;张昀;李立;吕宏辉;陈彩云;刘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教学结构改革,而教学结构改革的关键是课程改革,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工作过程作为一个整体,为职教课程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打破了传统双元体制的制约,即过窄的职业范围、行业划分,大学里工程理论课程脱离实际工作状况等.
作者:杨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全国高等职业技术第2轮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理学>(供临床、护理、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药学、检验等专业使用)已经出版并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反响,现对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的编写思想、特点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彭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课程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院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学院、系部关于课程建设的安排进行课程建设,现将我教研室近3年来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介绍如下.
作者:何利;王秀红;肖霓;曾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不同管床模式的认知和感受,为探索护士管床模式寻找依据;初步了解护士管床责任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为科学调整护士临床工作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诠释现象学研究方法,在心血管病区内选10名护士进行访谈.结果 护士管床责任制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改善医护之间的合作关系.但由于工作量的增加,护士特别是责任组长的压力大大增加.结论 应加强对护士管床责任制的宣传与培训,改变护士对生活护理的抗拒心态.同时,使用改良的生活护理用具,提高生活护理质量.
作者:金尚怡;杨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办公自动化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施,可以使医院办公人员通过网络实现移动互联,进行协同工作,同时使各类信息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快速有效的传递,极大地提升了办公效率,降低了办公成本.现就我院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经验,对其在医院管理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简要探讨.
作者:张德宏;徐柏林;原明明;厉红霞;张景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