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影响的研究

刘燕萍;司庆宗;张军;李志革

关键词:心理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 健康教育
摘要: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纤支镜不但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粘膜,而且还可以通过组织活检、刷检、灌洗等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虽然纤支镜检查技术可保障绝大部分患者的安全,但是纤维支气管镜术属于侵入性检查手段.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或不适,容易产生紧张、恐惧、拒检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映.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带教中加强中职护生法律意识与护理安全教育

    针对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中职护生法律意识与护理安全意识较薄弱的问题,从对实习护生进行岗前规章制度、职业道德规范培训,法律意识与护理安全培训,医疗护理文书的管理,规范护理临床带教等方面提高护生法律意识及护生的自我防护能力,从而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小平;法文霞;吴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

    静脉留置针使用已成为一项常规护理操作,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途径.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日常工作.本文就静脉留置针应用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1 穿刺前相关问题1.1 操作者心理状态护士在操作前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钟嘉琳[1]研究指出,护士情绪波动时穿刺成功率为78.2%,稳定时其成功率为81.4%.

    作者:朱慧;张彩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影响医学本科生骨科实习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骨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对技术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外伤以及自然灾害等事件中,骨科在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骨科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期限为1年,其中在骨科实习时间为4周.实习生普遍感觉骨科专业性太强,上手术台后对很多专科手术器械、内固定材料都感到很陌生,进科室后不知道学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学.鉴于这种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探讨医学本科生在骨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健;欧云生;蒋电明;安洪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智慧文化视野下智慧型中职教师的培养策略

    从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由知识型教师转向智慧型教师,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要切实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关注教育智慧,重视智慧型教师的培养.通过分析中职教师教育智慧的现状,从教育理念、教学反思、教学艺术、人文关怀、校园文化5个方面论述智慧型中职教师的培养策略.

    作者:覃隶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噪音对新生儿影响的研究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20世纪70年代初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房.近年来,随着NICU的广泛建立以及新生儿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和生命支持技术的不断提高,使新生儿病死率及远期发病率明显下降.但NICU是一个多噪声、强光照、多触摸、侵入性治疗多、缺乏母子交流的压力环境,这些不良刺激可能影响新生儿的发育.目前许多医院的NICU在规范化建设、仪器设备和科室管理等方面还不尽完善,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噪音污染的问题.鉴于医务人员对NICU噪声的日益广泛关注,现就NICU噪声的来源及特点、对新生儿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作者:海亚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中职护理教育急救护理学课程模式探索

    以理论学习为重点、以单项技能训练为轴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对护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特别是护生在实习期间对急救和危重症监护技能应用的需求[1],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急救护理课程的调研分析,笔者对中职护理教育急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临床体验结合PBL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体验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三年制专科的护理专业学生199名随机分为对照组99例(实施PBL教学法)和观察组100例(实施临床体验结合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或 P<0.05).结论 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应用临床体验结合PBL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及对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柴翠萍;刘幸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中、高职衔接的药物制剂技术一体化课程的构建

    以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为载体,从微观层面上探索中高职课程内容结构的衔接问题.

    作者:周小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8-2009年我院体检人群中符合JNC-7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的高血压前期人群作为观察队列.于2009-2011年行第二次健康体检,观察其血压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纳入终观察队列的高血压前期者为25 474例,第二次体检时有8 361例进展至高血压.男性与女性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35.3%、23.3%;基线血压水平在120~129/80~84 mmHg、130~139/85~89 mmHg范围内的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27.2%、43.8%;有和无危险因素的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34.3%、19.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依次是基线收缩压、腰围、年龄、体质指数(BMI)、性别(男性)、舒张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述因素每增加一个单位,进展至高血压的RR(95%可信区间)分别为l.052(1.048~1.056)、1.009(1.006~1.013)、1.023(1.021~1.026)、1.063(1.052~1.074)、1.554(1.442 ~1.675)、1.036(1.029 ~1.043)、1.064(1.037 ~1.093)、1.043(1.024~1.062)、l.041(1.021~1.062)、1.035(1.000~1.072).结论 两年间有32.8%的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至高血压.基线收缩压、腰围、年龄、BMI、性别(男性)、舒张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作者:范宗慧;李东宏;魁学梅;杨晓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卫校语文课堂提问的一些技巧

    根据甘南州卫校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把点名提问与抽签提问相结合,把个人提问与集体提问相结合,把学生被动性回答与主动性提问相结合,把普遍性要求与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作者:张科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心理疏导及改变学习策略对医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目的 评估心理疏导及改变学生学习策略对改善医学生考试焦虑的作用.方法 采用考试焦虑问卷(Test Anxiety Scale,TAS),对314名大一医学生进行评估,筛选出得分较高、考试焦虑明显的学生73名进行心理疏导和改变学习策略干预,其他241名学生则只改变其学习策略,并比较干预前后两次问卷评估的差异.结果 在两次问卷评估中,高分组得分显著降低(P<0.01),减分率为(20.38%±28.86%);低分组干预前后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减分率为(-17.32%±98.44%).结论 心理疏导及改变学习策略能够显著改善学生的考试焦虑,而单独改变学习策略对于考试焦虑的改善不明显.

    作者:隗金成;修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技工学校师资队伍现状与对策

    技工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技工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研究目前技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加强技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赵明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内科学》教材中内容更新、演变的摘要小结

    1 高血压病 1.1 在药物治疗上增添一新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临床上常用的有科素亚、海捷亚等.此类新药通过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阻滞发挥降压作用,可较血管紧张转换酶(ACE)Ⅰ类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及细胞增生等不利作用.适应证与ACEⅠ类相同,但不引起咳嗽副反应.ARB类降压作用平稳,可与大多数降压药合用(包括ACEⅠ类).因此,ARB类是较好的新一类降压药,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1].

    作者:周幸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导管过程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静脉导管病原菌培养阳性的228 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病原菌和污染菌的分离情况及 CRBSI的确诊与非确诊病例.结果 228例患者中 68 例为 CRBSI的确诊病例(29.82%),160例(70.18%)为非确诊病例.68例确诊病例主要来源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离率较高的前4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27.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1%)、铜绿假单胞菌(10.3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3 %).主要的污染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微球菌属和革兰氏阳性杆菌.结论 了解外周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离情况有助于CRBSI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作者:李春风;刘欣跃;吕廷洪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调查分析——基于汉、回、藏族的比较

    汉族、回族和藏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各自的民族特点,又具有一定的共性.了解高职高专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对高职高专合格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理论现实和实践的意义.

    作者:丁亥福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脂肪干细胞研究进展

    脂肪干细胞是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理想的成体干细胞.从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特性、分子标记、多向诱导分化、应用研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吴海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学的热切呼唤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从教材里难寻传统文化的踪影;在课堂上难觅传统文化的味道;在活动中难找传统文化的痕迹.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回归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热切呼唤,更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者:卢炳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高职高专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探讨

    分析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和工作经验,提出该课程在宣传教育、师资队伍、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作者:吕润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自体颅骨成形术的研究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病人中的10%.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绝大部分发病急遽,进展急速,来势险恶,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目前仍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预防其发生,且治疗方法也未达成共识,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手术方法等观点不一.我院近两年来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自体颅骨成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蔺俭;杨晓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新课改下中职药物分析综合教学方法实践探讨

    药物分析是药剂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结合药物分析的特点,从理论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探讨综合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拓展,旨在培养学生强烈的、全面的药品质量控制观念及相应的知识技能,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钟凌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