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崔宝莹;张永利;马元怡
目的 分析探讨医学检验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提高医学检验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方法 从带教教师、实习生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检验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对策.结果 带教教师方面存在教学理念缺乏、教学技能不足及教学方法不当或者单一等问题;在实习生方面存在职业素质欠佳、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及心理应对能力缺乏等问题.结论 在医学检验临床教学中应多方面、全方位地实施教学,充分调动实习学生的的积极性,是提高检验临床教学质量和检验水平的保证.
作者:段立中;杨玉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纤支镜不但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粘膜,而且还可以通过组织活检、刷检、灌洗等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虽然纤支镜检查技术可保障绝大部分患者的安全,但是纤维支气管镜术属于侵入性检查手段.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或不适,容易产生紧张、恐惧、拒检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映.
作者:刘燕萍;司庆宗;张军;李志革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在临床本科教学中探讨循证医学的开课时间及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06级本科班和2008级本科班中,分别采用以问题为主的小组讨论(PBL)教学法和传统讲授的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52.68%的学生建议在实习前一学期开展循证医学课程较好;2006级和2008级临床本科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查阅文献能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临床实习前一学期开展循证医学,并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辅以PBL教学法,能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习循证医学课程.
作者:郜文秀;张桂娣;戴朝福;周丽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医学留学生的必修课程[1~2],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理学实验课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还有利于学生培养完善的医学思维模式、科学研究方面的动手能力、严谨的操作习惯.笔者对如何进一步提高留学生人体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谈一些体会.
作者:于欢;何巍;周裔春;赵勇;李兴暖;张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以<医用化学>教材为例,具体介绍全国首套农村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的编写特点,由点及面,同时引起各大院校对农村医学专业的关注.
作者:王雯;崔宝莹;张永利;马元怡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为探索病例分析法的教学效果,本课题组在中专护理专业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病例分析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护生对旧知识的记忆,为护士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甚至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作者:陈铭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固定资产是国家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职业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代表着一所学校的规模、现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多年来学校固定资产的科学化管理问题,一直未能被重视.
作者:冯正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近年来,由于医疗对象的复杂性、医疗工作繁重易出错等问题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的现象,从医患关系角度论证加强医学伦理规范意识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分析当前医学生伦理教育存在缺失的可能原因,包括有以下几方面:大学生行为失范,单纯经济主义、利己主义、厌学思想抬头;课程设置及教学中重技术、轻伦理.结合个人教学体会,提出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规范意识教育的方法:转变教育理念,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加大医学伦理宣传力度,树立行业典型模范;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多样的教学形式等,完善伦理教学的评价体系,把伦理教育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中去.
作者:钱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8-2009年我院体检人群中符合JNC-7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的高血压前期人群作为观察队列.于2009-2011年行第二次健康体检,观察其血压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纳入终观察队列的高血压前期者为25 474例,第二次体检时有8 361例进展至高血压.男性与女性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35.3%、23.3%;基线血压水平在120~129/80~84 mmHg、130~139/85~89 mmHg范围内的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27.2%、43.8%;有和无危险因素的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34.3%、19.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依次是基线收缩压、腰围、年龄、体质指数(BMI)、性别(男性)、舒张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述因素每增加一个单位,进展至高血压的RR(95%可信区间)分别为l.052(1.048~1.056)、1.009(1.006~1.013)、1.023(1.021~1.026)、1.063(1.052~1.074)、1.554(1.442 ~1.675)、1.036(1.029 ~1.043)、1.064(1.037 ~1.093)、1.043(1.024~1.062)、l.041(1.021~1.062)、1.035(1.000~1.072).结论 两年间有32.8%的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至高血压.基线收缩压、腰围、年龄、BMI、性别(男性)、舒张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作者:范宗慧;李东宏;魁学梅;杨晓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鼻咽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放射治疗疗程长、副反应大、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多.一些患者由于不能耐受严重的副反应而影响治疗效果,进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对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田海萍;赵良存;姜晓萍;卢炯秀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为适应医学教育对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需要,结合实际开展让学生走上讲台讲、演、练、写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经实践观察,此教学方法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及果敢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覃玉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静脉留置针使用已成为一项常规护理操作,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途径.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日常工作.本文就静脉留置针应用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1 穿刺前相关问题1.1 操作者心理状态护士在操作前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钟嘉琳[1]研究指出,护士情绪波动时穿刺成功率为78.2%,稳定时其成功率为81.4%.
作者:朱慧;张彩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以中药学特点为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实践,对中药学提高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究.
作者:宫兴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在护理教育中进行与护士执业考试接轨的教学改革实践,包括对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研究,个性执考辅导系列资料的开发等,以提高学生的护考通过率和综合素质.
作者:程小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各种类型的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的护患关系在悄然发生改变.急诊科是接受急诊患者就诊,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前线[1].护理人员作为直接责任者或直接被投诉对象的医疗纠纷在不断增加.因此,对急诊护理活动中容易发生矛盾、纠纷、投诉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并积极防范,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一个系统工程.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及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实现了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达到了语文教学目标.
作者:左明珠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从教材里难寻传统文化的踪影;在课堂上难觅传统文化的味道;在活动中难找传统文化的痕迹.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回归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热切呼唤,更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者:卢炳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从1999年的161所发展到了1 246所,占普通高校的52.0%,每年招收的全日制新生超过300万人.近10年来,高职招生数占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的比率从8.8%上升到49.0%.2006年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高职高专医学卫生院校371所,毕业人数144 321人,而2009年毕业人数为220 744,翻了一倍以上[1].由于医学专业性、基础性、复杂性、社会性强,服务性、教育形式、教育层次要求高的特点,单凭精英教育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需要,所以,高等职业医学教育满足了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在现实中,社会对高等职业医学教育的认识和定位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延龄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品德健康发展具有陶冶情操、引导认知、规范行为、实践锻炼、和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生成长的基本教育因素.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优势和特点,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德育的阵地 [1].
作者:张飞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脂肪干细胞是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理想的成体干细胞.从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特性、分子标记、多向诱导分化、应用研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吴海涛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