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文
从物理课堂教学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际、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探讨高职医学专业物理教学的特点.
作者:夏文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探讨高职高专口腔修复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后所达到的效果.在学生掌握基本诊疗原则的基础上,应用交互渗透式教学模式,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结果表明,对修复学课程实习施行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符合高职高专培养目标.
作者:赵树娟;王德飞;熊均平;杨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在教学过程中,常有不少学生反映,诊断学理论课学习相对枯燥抽象,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1].而临床示教是理论课的重要补充,理论课的知识点需要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得以验证,而在见习过程中,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诊断学的重要性.笔者在近几年的诊断学示教过程中,得到了以下一些体会.
作者:李琪;周向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此方法可用于检验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于观察,但在教材和教参中,对该实验的操作条件只是做粗略描述,因此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时,常常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如镜面发暗,不光亮,甚至不能产生银镜等.鉴于上述问题,我们以此为课题进行开放性探究,对以下3个条件进行探讨.
作者:黄锦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某校的实际情况,介绍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牢固掌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知识有重要作用.
作者:段斯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针对药荆专业药品营销方向药品零售岗位制订核心技能考棱方案,规范学生的操作,加强学生顶岗实际操作的能力,凸显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作者:陈向南;任丽君;黄红雨;伊永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金昌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全部345例行TURP术后出血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315例患者术后1~3周均出现偶然轻微出血,1例出血至12周,1例出血至两年.1周内发生大出血10例,1~3周内发生大出血8例.10例患者失访.结论 TURP术后出血是较为棘手和凶险的并发症,高质量的手术操作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预防或减少TURP术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届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将1班设为实验班(51人),2班设为对照班(50人).对照班在健康评估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通过课程的重新设计与整合并在符合工作情境的基础上,规范教学活动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结果 两班学生学期末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师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评价较高.结论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吴瑞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莱,要提高中职儿科学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到见习前要选择好典型病例;见习中注意带教的方法;见习后应设出科考核,只有做好这3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更充分地发挥临床见习的作用,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郭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测定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国家执业药师(中药学)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本课程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天然药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理活性、中药开发等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1],为后续(药剂学、药物分析化学等)专业课程提供了服务,培养了具有从事药品生产、营销、应用、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作者:黄小蕾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坚持以社会主义棱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科学的核心价值观.
作者:刘国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128层脑容积CTPI在脑梗死超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脑灌注为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影像资料,并对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用动态CTPI可以显示脑梗死前期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脑梗死前期的影像学分期可以区分脑局部低灌注的病理生理学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128层脑容积CTPI在脑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常青;李永胜;毛泽庆;杨蓉佳;王亚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进行微生物检验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法 从3个层面,即模块化、层次化、综合化方面进行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结果 实训教学改革促进实训技能与岗位的对接,有利于完善教学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结论 加强实验室建设,进行科学化管理,根据社会岗位需求改革实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作者:邓阳勇;左剑斌;杨旭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胸廓入口处气管旁憩室的CT及临床表现.方法 总结57例胸部常规CT扫描中发现的气管、支气管憩室,研究其部位、形态、大小、边缘,通道形态、临床症状及肺部CT表现.结果 53例位于胸廓入口处气管旁右后外侧1~2胸椎水平(占93.0%),4例位于主支气管旁(占7.0%).CT表现为胸廓入口处气管旁类圆形和不规则含气低密度影,可单发、单发多囊、多发,以沿气管壁上下增大为主,囊内不规则线状、条索影和分隔.有细线样低密度影,小缺口、大缺口与气管相通,憩室破裂后可发生纵隔、胸腔、皮下、腋下、胸骨旁、肩关节周围、胸大肌积气,可引起胸痛.结论 CT薄层是佳检查方法,气管镜、气管造影对本病诊断价值不大.气管支气管憩室的发生与慢性肺痰患密切相关.
作者:谢斌;朱宗耀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知识创新的关键要素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提倡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出路,更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1].陈旧的教学模式受到应试教育的牵制,教师授课的方式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限制了其能力发展.目前制订的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仅是为了验证理论知识,实验无创新,实验形式仅仅是依据理论知识按部就班进行.
作者:谢富华;徐米清;熊旭明;高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针对当前中等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学生中药课学时少、教学大纲要求低的情况,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掌握专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方法 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对天然药物学基础进行分层教学研究.结果 学期末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分层教学的满意度为90%,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创新.结论 天然药物学基础实施分层教学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周素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以医学微生物课程为例,探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WPBL(Web Problem-Based Learning)的实施效果.该方法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协作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王冬梅;祝晓莹;吴文澜;王勇;袁红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临床人文环境对实习护生的影响,为创造良好的教学人文环境提供努力方向.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人文环境对实习护生的影响主要有实习效果、工作态度、专业思想和心理压力;专科实习护生在实习效果、工作态度、专业思想、求知欲4个方面受临床人文环境的影响高于本科实习护生(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科学地建立临床教学基地和完善临床人文环境管理;临床科室应注重自身建设,为做好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张秀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我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自2007年创建以来,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思想理念为先导,坚持把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视为目标,紧紧围绕行业发展需求,不断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工学结合紧密、高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王富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职校生的年龄大多在14-19岁,与高中生处在同一个年龄层次,他们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不成熟的阶段,自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但他们却要比普通高中生更早进入社会,因此,除了要解决好学习问题外,他们还和大学生一样面临着人际关系和职业选择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职校生的自身状况与现实环境会有许多不相融的地方,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职校生在校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他们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
作者:寇婕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