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领;陈培
PBL 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是一种以临床问题激发学生动机并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Barrows Howard HS)于1969 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在国外医学教育与护理教育领域得到较广泛的使用[1].PBL 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病案为先导,以病人为临床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从临床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2].PBL 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过程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将问题的解决作为学习的目标,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这是PBL 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所在[3].其核心是以问题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我们将PBL 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技术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 例成年CAP 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组38 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及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静脉滴注7 天;痰热清治疗前后做血常规,肝、肾功能,C 反应蛋白(CRP)、血培养、痰培养、胸片等检查并观察体温、咳嗽、咳痰、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判断疗效.结果 (1)痰热清治疗组7 天痊愈率60.6%,有效率94.7%;对照组7 天痊愈率36.8%,有效率73.7%.痰热清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CRP 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非重症CAP 痰热壅肺证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可明显缩短疗程,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许娟;周红梅;李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卫生士官在基层部队的卫勤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卫生士官的新生阶段,通过激发内在动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实施学科渗透式学习策略教学、加强学习策略的主体体验和迁移训练等措施,有效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卫生士官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培养目标的达成.
作者:时兰春;王江雁;孙芳;仇艳光;宋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处境尴尬,几乎陷入窘困境地.在分析语文教学产生困境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职业学校特点的、能突出职业特色的语文教学改革之路.
作者:李圆圆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如何既能培养护生操作能力,又能提高护生综合能力.方法 在护理技能实训课中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综合测评分管理的教学方法.结果 护理技能实训课堂效果和护生学习的自主性、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 综合测评分管理可提高中职护生的知识能力、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
作者:范惠英;高莹荧;段婷;汪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尝试开展适应现代医学教学的见习教学模式,通过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利用内窥镜先进技术改善演示效果,提高学生整体医治意识,同时探索运用穿插案例教学、加强医德及科研作风教育、综合考核方式等途径,以期达到提高耳鼻咽喉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杨炜强;雷文斌;张伟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下呼吸道感染是威胁儿童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下呼吸道感染的菌谱构成及其对抗菌素的敏感性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如何,早已成为儿科医生关注的话题.
作者:周俊萍;杨本寿;雍怡敏;龚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中专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义工服务的次数对护士职业素养的影响.方法 在护理一年级学生10 个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共136人作为研究对象,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义工服务,并记录义工服务的小时数,持续进行两年,于实习期间用自制调查量表到实习医院进行调查.结果 义工服务小时数越多的学生在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安全、职业能力、职业审美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义工服务小时数少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加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义工活动的小时数,有助于培养护士的职业素养.
作者:梁少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探讨将哲学思想渗透到生物化学的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所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者:刘长安;汪远金;朱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已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新型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安月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大专院校及中学结核病防治现状及结核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索适合学校行之有效的结核病防治对策,为提高学校结核患者的发现、规范治疗管理、预防学校结核病的暴发流行、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各类调查表,学校医务室医生、在治学生结核病患者、辖区CDC 结防人员访谈提纲,用分层和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420 所大专院校和中学抽取其中的10 所学校,调查2010 年6 月至2011 年5 月期间目标学校学生肺结核病患者和疑似患者,每所目标学校抽取同时期2 000 名健康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Epidataxia 下建库,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学校疑似患者和结核病患者转诊率为41.6%,转诊到位率为49.1%,追踪率为50.7%,追踪到位率为47.3%,总体到位率56.2%.81.3%的学生患者通过因症就诊的方式发现,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2 周的患者占29.9%.访谈结果显示,CDC 人力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当前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6.9%,学生肺结核病患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正确应答率为22.6%.结论 学校没有建立规范的学生结核病登记、治疗、管理的机制,辖区CDC 与学校医院普遍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学校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应持续开展,方式需灵活多样.
作者:高巧芬;宋随福;杨枢敏;王雯;穆涛俊;张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贞芪酪蛋白复合肽(LACP)药物血清对Hela 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LACP 药物血清处理Hela 细胞,通过MTT 法检测LACP对Hela 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LACP能抑制Hela 细胞的生长增殖.结论 LACP含药血清具有一定抑制Hela 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杨家齐;张延英;朱建坤;吴建军;舒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实验室检查是健康评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存在教学内容多、知识面广且抽象枯燥、学生不易接受等问题.通过对护理专业的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查教学的特点,制订实验室检查教学的整体教学设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桂红;潘承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案例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中专护理学生急症护理教学中的优劣.方法 将我校288 名中专护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急症护理教学,比较其教学效果.结果 案例式教学法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自评以及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3 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案例式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在中专护理学生急症护理教学中推广.
作者:熊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介绍在心脏解剖教学中应用比喻法、诱思探究教学法、绘图法、多媒体教学法、歌诀法共5 种教学方法,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使学生容易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杨再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利用QQ 网络平台建立预防医学群,鼓励学生加入QQ 群,以实现互动式教学,为提高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师生交流搭建平台.
作者:徐生刚;曹玉青;王庭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中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为探索培养和提高中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及途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无记名调查问卷方式,对我校2010 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0 个班级)中随机抽取的200 名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中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有学习需求、有获得各种信息和寻求合作的愿望,但缺少元认知的能力、缺少将学习需求转换成学习活动的能力、缺少自我计划和自我监控的能力、缺少利用学习信息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结论 中专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中专护生的特征,培养、激发和巩固护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唐玉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前,高校大学体育教学还沿袭着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种种弊端,比如对于健美操项目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程体系结构单一、教师对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知不足等.针对这些弊端,笔者认为,在高校健美操项目教学中要讲究教学艺术,体育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创造新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吕远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分类和软件应用法,在电子表格软件中完成运动会竞赛项目的 编排,则运动员名单等录入竞赛项目表格的准备工作完成.只需将每一项的竞赛项目的 编排逐一复制,粘贴到相对应的自动填充生成竞赛项目表格的工作表模板中,就可以进行竞赛项目表格的打印工作,免去了人工反复抄写运动员名单和班级名称录入竞赛项目表格的繁琐工作,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可节约纸张,有利于节能环保.
作者: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药物化学是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组成、制备方法、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作用机制以及寻找新药途径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因这门课程内容琐碎,化学药物结构复杂,理化性质较多,学生很难记忆.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具体的药物为载体,通过设置特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当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作者:杜利月;邢志霞;王丹;郭留城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