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利月;邢志霞;王丹;郭留城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简称病原生物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新疆各地区卫校中,民族学生居多,卫校本身教学条件和民族学生学习特点使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存在种种问题.现结合新疆地区卫校教学现况和民族学生特点浅谈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开展教学比武(说课活动)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项目,它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推进专业课程建设等,但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者:李笑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药物化学是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组成、制备方法、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作用机制以及寻找新药途径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因这门课程内容琐碎,化学药物结构复杂,理化性质较多,学生很难记忆.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具体的药物为载体,通过设置特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当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作者:杜利月;邢志霞;王丹;郭留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 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且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急性加重期及合并症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COPD 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 位.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 岁以上人群COPD 患病率为8.2%,患病率之高十分惊人[1].
作者:程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尝试开展适应现代医学教学的见习教学模式,通过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利用内窥镜先进技术改善演示效果,提高学生整体医治意识,同时探索运用穿插案例教学、加强医德及科研作风教育、综合考核方式等途径,以期达到提高耳鼻咽喉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杨炜强;雷文斌;张伟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教学信息化是当前高校及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预防医学作为医学相关高职院校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信息化手段应用独立性强而整体性差,应用主要限于图片、视频等信息化初级手段,部分教学内容信息化要求高,教师难以达到等问题.因此,要构建合理的教学支持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加强信息化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玉领;陈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药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知识综合性较强的应用技术学科,药理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弊端,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的改革进行探索.
作者:杨红霞;蒋恒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在调研岗位需求及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探索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构建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课程.
作者:范颖;董瑶;黄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在新医改形势下,多重政策的叠加和多重因素的影响,为卫校护生对口就业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与此同时,卫校护生对口就业也逐步形成了与新医改形势和政策导向密切相关的就业趋势.
作者:李胜发;李俭;刘强;林坚;许潘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180例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数量和性质随着年龄逐渐增高.结论 早期利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颈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斑块的位置、性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秋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2003 年SARS 事件发生以后,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同时,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相继发生,使得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日益突出[1],也给各相关机构的实验室敲响了警钟.我国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2004年正式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这标志着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那里是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标本相对集中的场所,也是医院重要的污染源和传染源相对集中的场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2-3].同时,在工作中还会频繁接触各种危险的生物因子,如HIV、乙肝病毒、各种细菌等[4].因此,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于声;段斯亮;闭雄杰;陶静;韦忠厅;莫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为了满足不断发展和提高的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要和医疗改革需要,适应医学终身教育体系以及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之后,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中,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的、规范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使住院医师达到某一临床专科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成为能够独立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医疗工作的住院医师[1].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是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医师队伍素质和医疗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2],在国外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史,一些国家已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3].1993年和1995年卫生部相继颁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开始逐渐规范化和系统化,历经十余年的改革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
作者:白辰光;郑建明;朱明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带教路径在肾病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订临床带教路径并将其应用到肾病科轮转护士的带教中,分别于轮转护生入科第一周和出科时评价其实习成绩、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病历合格率、健康教育能力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通过实施临床带教路径,轮转护士的实习成绩、护理病历合格率、健康教育能力及患者满意率均得到明显提高,且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 将临床路径应用到轮转护士的带教中,避免教师带教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带教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而提高轮转护士的综合能力.
作者:杨爱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实习护士心理焦虑的特点及原因.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简称STAI)对98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士焦虑分显著高于常模组(u>2.58,P<0.01),特质焦虑分与常模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明显存在心理焦虑情况.
作者:李荣江;周洪波;丁秀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中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为探索培养和提高中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及途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无记名调查问卷方式,对我校2010 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0 个班级)中随机抽取的200 名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中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有学习需求、有获得各种信息和寻求合作的愿望,但缺少元认知的能力、缺少将学习需求转换成学习活动的能力、缺少自我计划和自我监控的能力、缺少利用学习信息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结论 中专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中专护生的特征,培养、激发和巩固护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唐玉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中职卫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各中职卫校面临的严峻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深入调查分析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状况,力求使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为准确,人才培养规格更符合用人单位需求.
作者:石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临床手术的不断改进和细化以及影像设备的日益更新,对临床医生掌握的专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解剖知识的要求更是如此.现有的研究生局部解剖教学内容亟待调整、教学方法亟待改进,尤其是与临床关系密切的研究生解剖教学,这对从事解剖教学的教师来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并改进教学方法以应对目前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
作者:刘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利用QQ 网络平台建立预防医学群,鼓励学生加入QQ 群,以实现互动式教学,为提高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师生交流搭建平台.
作者:徐生刚;曹玉青;王庭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处境尴尬,几乎陷入窘困境地.在分析语文教学产生困境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职业学校特点的、能突出职业特色的语文教学改革之路.
作者:李圆圆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大专院校及中学结核病防治现状及结核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索适合学校行之有效的结核病防治对策,为提高学校结核患者的发现、规范治疗管理、预防学校结核病的暴发流行、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各类调查表,学校医务室医生、在治学生结核病患者、辖区CDC 结防人员访谈提纲,用分层和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420 所大专院校和中学抽取其中的10 所学校,调查2010 年6 月至2011 年5 月期间目标学校学生肺结核病患者和疑似患者,每所目标学校抽取同时期2 000 名健康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Epidataxia 下建库,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学校疑似患者和结核病患者转诊率为41.6%,转诊到位率为49.1%,追踪率为50.7%,追踪到位率为47.3%,总体到位率56.2%.81.3%的学生患者通过因症就诊的方式发现,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2 周的患者占29.9%.访谈结果显示,CDC 人力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当前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6.9%,学生肺结核病患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正确应答率为22.6%.结论 学校没有建立规范的学生结核病登记、治疗、管理的机制,辖区CDC 与学校医院普遍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学校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应持续开展,方式需灵活多样.
作者:高巧芬;宋随福;杨枢敏;王雯;穆涛俊;张岚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