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艳萍;要雪晴;史小慧
探讨专业合作模式下外科护理仿真综合实践教学效果.通过临床、护理专业合作,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结合,搭建学生、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平台.一方面通过学科穿插、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和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仿真综合实践教学,让师生在相互交流中产生共鸣,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师艳萍;要雪晴;史小慧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所有人的已有知识在头脑中经过整理、内化,形成一定的组织,这种组织就是图式.笔者通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影响学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的因素,阐述运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尝试.
作者:刘菊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学教研室自2011年至今对进入临床儿科见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应用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求真知的欲望,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获得师生好评,值得推广.
作者:张萍萍;李晓峰;黎雅婷;潘莉;黄春花;陈壮桂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在生理学教学中灵活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唐云;张燕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对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9月以前(开展优质护理前)的3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1年9月以后(开展优质护理)的3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安排输液,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积极配合输液,护患沟通良好,满意度较高;对照组患者烦躁、低沉情绪没有显著改善,满意度低,投诉4起.结论 门诊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于亚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阐述中药炮制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设计思路,并列举具体实施案例,介绍其在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优势.
作者:赵翡翠;姜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近年来我国各大医院相继建立静脉配置中心,而其所需专业人才缺乏,很多医院都招聘护士培训后上岗.本文分析这一市场需求,研究培养静脉配置中心所需人才的方案,为高职学生技能培养提供新方向,为医院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提供新途径.
作者:曾慧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3M加压固定胶带固定胃管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0例胃管置入的患者,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3M加压固定胶带+3M胶布固定方法,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及胃管脱出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3M加压固定胶带+3M胶布固定胃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固定牢靠,不易脱出,患者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低,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患者舒适度较高.
作者:张来香;姜丽丽;王晶;冯丽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提出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治疗的80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3例经腹子宫全切术治愈,4例经腹子宫次全切术治愈,其余患者均未切除子宫.结论 止血、建立静脉通道以及吸氧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马秀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可分为理论教学方法和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归纳近几年常见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发现多数教学方法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教学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论证和具体检验标准,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作者:张凤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在我国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无疑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制定高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探索高职教师专业伦理培养途径及对培养效果进行有效反馈和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王爱华;郭增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回顾我校承办的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天堰杯”中医护理技能竞赛,通过我校对大赛方案的准确剖析,严格全面的选拔,加强指导教师团队建设,重视参赛选手综合素质的培养,参赛选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作者:刘佳;唐凤平;单玉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查阅、总结、分析我国近3年来高等医药院校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开放教学的意义和目标,同时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作者:刘学湘;潘扬;刘春美;张芳;吴薛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对我校《药物应用护理》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看法.方法 对2011级护理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教材的成功之处是内容联系临床、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难度适中,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版面设计活泼,符合学生的审美要求.不足之处是学生认为教材理论知识相对偏多.结论 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培养护生较强的用药护理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以更好地实现任务引领型课程倡导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
作者:戴笑娟;王若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阐述职业生涯规划和护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分析国内外护理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现状,指出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作者:倪瑞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ICU特殊的环境使ICU护士成为职业风险暴露的高危群体.在日常工作中,ICU护士面临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的危害,以及巨大的心理、社会压力.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ICU护士职业风险与防护措施的文献,为ICU护士认知职业风险与防护提供参考.
作者:吴晓娟;谢先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在与问题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中,针对不同家长采取不同方式方法,以取得其理解、信任和支持,充分调动其配合学校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贾玉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92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常见手术并发症,总结护理特点.结果 出血、感染、结石残留是主要并发症,需针对性地加强护理干预.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招青;王晓玲;李守宾;李双利;高双友;李连印;温英武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课后备课”指教师每次上完课后对教学情况的反思、研究和总结.笔者在多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每次上完课都会把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感想、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备课—上课—课后备课—再上课”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1 强化课后备课意识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探讨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3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具备综合医学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周伟;李新伟;许世敏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