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护理学“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说课设计

庄丽琴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 说课设计, 教材
摘要:说课是任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教学同行或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是教师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1].本文就“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进行说课设计,以与同行相互学习和切磋.1 说教材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内科护理》(2010年12月第一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是广东省卫生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它在深度、广度上适合中职卫生教育的护理、助产专业学生使用.“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是该书第六章第二节内容,它与生活联系紧密,缺铁性贫血好发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育龄女性,不仅是临床常见疾病,同时也是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因此,该知识在教材中很重要,学生学习兴趣较高.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高职护生治疗性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治疗性沟通能力现状,探讨高职护生治疗性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护患沟通能力测评表”对我校2009级468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护生治疗性沟通能力总体水平较低.结论 充分发挥护理教师的作用,采取相应策略,以提高护生治疗性沟通能力.

    作者:王凯丽;刘正芳;刘珍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压力及应对策略

    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师身兼普通任课教师与心理咨询师双重角色,教师教育教学职责和心理咨询师的职责不尽相同,导致两者在工作时间、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上存在矛盾,角色间的不一致容易使个体负载过多的压力而损害身心健康.本文从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应对策略.

    作者:杨利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职教师专业伦理现状调查

    在我国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无疑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制定高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探索高职教师专业伦理培养途径及对培养效果进行有效反馈和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王爱华;郭增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构建网络形成性评价体系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这一环节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构建网络形成性评价体系,关注医学生在整个临床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仅对实习教学起到监督、检查、评价、导向、激励、提高等积极作用,还能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周向阳;王荣林;刘耀波;周毕军;刘宛丽;张铮;李艳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甘肃省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建议

    通过研究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2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甘肃省医学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政府部门促进就业提供决策参考,为高校进行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信息,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

    作者:蔺多鑫;蒲文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现行的医学检验技术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毕业生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我院对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在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体系基础上,以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及实习医院为平台,就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进行探索.

    作者:顾援农;王伟浩;申绯翡;冯阳;郜乐乐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课后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课后备课”指教师每次上完课后对教学情况的反思、研究和总结.笔者在多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每次上完课都会把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感想、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备课—上课—课后备课—再上课”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1 强化课后备课意识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PBL教学案例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的设计思路

    阐述中药炮制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设计思路,并列举具体实施案例,介绍其在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优势.

    作者:赵翡翠;姜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某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当前医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以广东医学院2013届390名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就业能力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毕业生存在就业观念陈旧、人文素养欠缺、临床操作技能不强、应聘求职能力低下等问题.结论 应从国家、学校、学生等方面提升医学毕业生就业能力.

    作者:张兰林;蔡凯丽;张熳红;黄晓丽;周忠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职护生核心自我评价现状调查——以某卫生学校为例

    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在德育中可以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中间变量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以柳州市某卫生学校学生为例,调查中职护生核心自我评价现状,以期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邹轶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多元化教学在西藏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西藏大学医学院于2010年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物学课程改为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差异大等现状,综合运用直观教学、案例教学、概念图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和情感教育的渗透,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刘兰;段亚平;卓玛;张勇仓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人文课程改革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级、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各100名.2010级为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2011级为实验组,采用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结果 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在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人文护理素质,值得在护理人文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祁玲;王学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浅谈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取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已有的一些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初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满足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一紧迫任务的需要.

    作者:刘暖;杨雷;毛秉豫;卞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进展

    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可分为理论教学方法和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归纳近几年常见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发现多数教学方法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教学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论证和具体检验标准,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作者:张凤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手术室护士专科轮转培训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方法,以提高护士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对我科工作2~5年的68名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专科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技能、该专科各位教授手术习惯及手术配合技巧、仪器设备保养等.培训形式为上小课、专科组长带帮教.结果 专科轮转培训后,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和手术配合能力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医生总体评价好,专科组长对轮转护士满意度高,轮转护士自我评价收获较大.结论 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轮转培训,可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手术配合质量,使医护协同发展,手术配合默契.

    作者:谢洁;陈慕瑶;黄纯苗;廖鸿兰;谢曼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医院内训师对临床护士实施人文素质培训的实践

    目的 探讨利用医院内训师对临床护士实施人文素质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152名临床护士分批进行为期3天的人文素质培训,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价问卷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85%以上的参训护士的自我评价在专业价值观、人际关系、执行力、沟通协调、人文关怀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结论 内训师人文素质培训能有效提升临床护士的人文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兰芝;于玲玲;李慧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定西市干部群体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定西市城区干部群体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及特点,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定西市城区干部群体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就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1 899例调查对象中,MS患者377例,患病率为19.85%,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50%和11.75%,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具有显著性(X2=25.610,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MS患病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x2=-80.314,P<0.01).本次调查的MS患者主要组合症候群为腹型肥胖、血压偏高或高血压、血脂异常.青壮年男性、腹型肥胖者、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者是MS高发人群.结论 在行政单位工作的人员要重视预防MS,青壮年男性、腹型肥胖者、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者是重点干预对象,医护人员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健康生活行为指导,要求其及早控制腰围和体重,纠正血脂异常,改善MS的症状体征,提高干部群体的健康水平.

    作者:苟红梅;郑国斌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我校学生任务引领型《药物应用护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对我校《药物应用护理》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看法.方法 对2011级护理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教材的成功之处是内容联系临床、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难度适中,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版面设计活泼,符合学生的审美要求.不足之处是学生认为教材理论知识相对偏多.结论 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培养护生较强的用药护理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以更好地实现任务引领型课程倡导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

    作者:戴笑娟;王若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校2012级4个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92名)和实验组(95名),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定期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7.28±5.89)分、(84.72±9.9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对教学的主观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循证护理教学既能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其文献检索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从而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刘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我校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探讨

    针对我校药剂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建立模拟药房或药店、实施质量意识教育、规范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书写等,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