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中T波峰末间期(Tpe)测量的佳导联.方法 将2011-2013年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AMI患者232例设为AMI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20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全部导联的Tpe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V2导联的Tpe值大,与其他各导联的Tpe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V2导联的Tpe值,除与V3导联无显著性差异外,均大于其他导联(P<0.05).AMI组各导联的Tpe值均大于对照组相应导联的Tpe值(P<0.05).结论 测量、分析AMI患者和正常人T波峰末间期时,选择胸前导联可能更可靠、稳定.
作者:张博;薛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课后备课”指教师每次上完课后对教学情况的反思、研究和总结.笔者在多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每次上完课都会把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感想、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备课—上课—课后备课—再上课”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1 强化课后备课意识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我校一附院8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组使用腋静脉留置针技术,对照组使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留置钟技术,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留置时间、不良反应及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6.50±1.48)d,平均留置时间为6d,长留置时间为14 d,无红肿、静脉炎发生.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51-0.46)d,与研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出现静脉炎、液体外渗、堵管、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腋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是早产儿较为理想的选择,能够大限度解决其住院期间全静脉营养、长时间用药等问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任乐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高职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特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单纯重视理论教学扩展到注重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及我院学生情况,结合笔者多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及教学经验,提出“333+5”PIO与案例导入式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理解、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胡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1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在经济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生源地、是否单亲、人际关系状况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心理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作者:任亮宝;刘胜利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在引进英国特尔福德学院教材和先进教学理念基础上,对我校涉外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三年级中专生开展双语教学.根据学生特点,统一和规范教材,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模式,建立完善考评体系,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作者:杜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面对中职生源素质不断下降趋势,教师应调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策略、方法、评价体系和标准,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运动中和谐相处.
作者:李延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3M加压固定胶带固定胃管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0例胃管置入的患者,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3M加压固定胶带+3M胶布固定方法,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及胃管脱出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3M加压固定胶带+3M胶布固定胃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固定牢靠,不易脱出,患者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低,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患者舒适度较高.
作者:张来香;姜丽丽;王晶;冯丽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主要照顾者婴幼儿腹泻认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主要照顾者照顾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187例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婴幼儿腹泻的认知现状.结果 婴幼儿主要照顾者对腹泻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2.5%,认知水平偏低,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与婴幼儿关系、工作状态和居住地.结论 主要照顾者对婴幼儿腹泻的认知存在不足和误区,应增强其对婴幼儿腹泻严重性的认知,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改善照顾行为,以促进腹泻患儿康复.
作者:赵聪聪;宋少鹏;张春慧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进入临床实习的大、中专护生对在校期间学习需求的认识,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我校进入临床实习的420名大、中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0%以上实习护生认为在校期间沟通能力、对急危重病人的一般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对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情观察能力、规范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力、专科护理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需要的.81.7%的实习护生认为学校教师所教的内容与临床需要基本一致;96.2%的实习护生认为学校教师的操作与实习带教教师相比更标准或差不多;但81.2%的实习护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技能等在临床上不够用.结论 需重视护生人文素质培养,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选择更切合临床实际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陈烨;戴肖松;叶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病原生物学是大专院校医学美容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专业,优化授课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建设网络课程;优化实验教学,强调无菌观念4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丘继哲;王乐三;邹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外科无菌技术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21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均等的两组,一组为PBL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均进行外科无菌技术教学.PBL组实施PBL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 PBL组平均成绩为79.32分,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0.89分.前者成绩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两组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对任课教师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传统教学法的评价(P<0.05).结论 在外科无菌技术理论课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涂艳阳;赵佐庆;马如梦;张永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以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用爱、真诚、赞美和正气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做好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班集体.
作者:徐明丽;刘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通过调查我院青年公共英语教师教科研现状,了解高职英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青年教师培养和有关教学主管部门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戴晨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为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德育课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实践,提出情境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改变传统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实验教学效率,提高本课程实验教学质量.方法 从6方面着手改革传统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模式:(1)重视第一次实验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2)重视实验课准备环节,定期进行集体备课;(3)要求学生实验课前预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4)突出形态学特点,多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强化记忆;(5)注重动手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6)加强师生交流,注重学生信息反馈.结果 通过对3届1 187名学生的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学生对实验课满意率高达98.56%,实验考试平均成绩由改革前的80分提升到90分.结论 改革后的方法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蒙兆年;贺岭凤;王登科;戴新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分析转化医学理念下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提出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作者:贾薇;陶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对我校《药物应用护理》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看法.方法 对2011级护理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教材的成功之处是内容联系临床、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难度适中,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版面设计活泼,符合学生的审美要求.不足之处是学生认为教材理论知识相对偏多.结论 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培养护生较强的用药护理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以更好地实现任务引领型课程倡导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
作者:戴笑娟;王若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治疗性沟通能力现状,探讨高职护生治疗性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护患沟通能力测评表”对我校2009级468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护生治疗性沟通能力总体水平较低.结论 充分发挥护理教师的作用,采取相应策略,以提高护生治疗性沟通能力.
作者:王凯丽;刘正芳;刘珍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重点和难点设置、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对“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进行说课设计,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作者:冯超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