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任亮宝;刘胜利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资本, 就业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1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在经济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生源地、是否单亲、人际关系状况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心理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三位一体,一专多能”高职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药领域人才需求也发生改变.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我院对三年制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做法是根据药学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院校合作建设“双师”队伍.经过几年探索,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三位一体,一专多能”高职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向敏;王德华;王建梅;韦翠萍;祝祎玮;胡颖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种植牙修复游离端缺失的临床研究

    牙齿游离端缺失是口腔科常见的牙齿缺失类型,对于游离端缺失,传统的修复方法主要为活动义齿修复,然而该方法存在咀嚼效率低、舒适性差、使用时间短等弊端.随着种植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人们对义齿修复要求的逐步提高,使用种植牙技术修复游离端缺失越来越受到医患欢迎.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种植牙技术操作难度较大,但临床应用已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果[1.2].我院口腔科自2012年1月开始对采用进口ITI种植系统修复游离端缺失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边龙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浅谈高职《生物化学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

    校本教材开发与建设是职教改革的重要内容.我校正确把握地区经济发展与专业定位的关系,深入分析生物制药行业生物化学技术本课程相关的岗位及核心职业能力,紧密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及工作逻辑性,对高职《生物化学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进行有益的探讨.

    作者:李笑梅;范方舟;王益成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患者无牙颌模型在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32名学生分成4组,分别在患者无牙颌模型上完成全口义齿制作并试戴,检验修复效果.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教学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操作技能等方面,该法均优于传统教学法,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该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技能,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刘呈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以甘肃省卫生学校为例

    目的 探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为学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工作要求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等对甘肃省卫生学校68名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社会期望、工作满意、职业角色冲突、工作一家庭冲突4个因素对情绪衰竭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职业角色冲突、组织支持缺乏、咨询关系、发展空间缺乏4个因素对去个性化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工作满意、自我接纳、组织支持3个因素对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学校应结合教师性别、年龄等不同基本变量,一定程度满足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的工作要求,提高组织支持度;同时,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通过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积累工作经验,降低职业倦怠程度.

    作者:张强;张志钢;李万金;高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临床儿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和探索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学教研室自2011年至今对进入临床儿科见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应用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求真知的欲望,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获得师生好评,值得推广.

    作者:张萍萍;李晓峰;黎雅婷;潘莉;黄春花;陈壮桂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内科护理学“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说课设计

    说课是任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教学同行或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是教师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1].本文就“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进行说课设计,以与同行相互学习和切磋.1 说教材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内科护理》(2010年12月第一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是广东省卫生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它在深度、广度上适合中职卫生教育的护理、助产专业学生使用.“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是该书第六章第二节内容,它与生活联系紧密,缺铁性贫血好发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育龄女性,不仅是临床常见疾病,同时也是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因此,该知识在教材中很重要,学生学习兴趣较高.

    作者:庄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PBL教学法在外科无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外科无菌技术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21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均等的两组,一组为PBL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均进行外科无菌技术教学.PBL组实施PBL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 PBL组平均成绩为79.32分,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0.89分.前者成绩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两组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对任课教师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传统教学法的评价(P<0.05).结论 在外科无菌技术理论课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涂艳阳;赵佐庆;马如梦;张永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全国中医护理技能大赛参赛指导经验总结

    回顾我校承办的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天堰杯”中医护理技能竞赛,通过我校对大赛方案的准确剖析,严格全面的选拔,加强指导教师团队建设,重视参赛选手综合素质的培养,参赛选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作者:刘佳;唐凤平;单玉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某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当前医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以广东医学院2013届390名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就业能力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毕业生存在就业观念陈旧、人文素养欠缺、临床操作技能不强、应聘求职能力低下等问题.结论 应从国家、学校、学生等方面提升医学毕业生就业能力.

    作者:张兰林;蔡凯丽;张熳红;黄晓丽;周忠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我校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探讨

    针对我校药剂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建立模拟药房或药店、实施质量意识教育、规范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书写等,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职教师专业伦理现状调查

    在我国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无疑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制定高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探索高职教师专业伦理培养途径及对培养效果进行有效反馈和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王爱华;郭增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探讨高职高专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结合口腔解剖生理学特点及教学条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发挥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王德飞;赵树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专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初探

    在引进英国特尔福德学院教材和先进教学理念基础上,对我校涉外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三年级中专生开展双语教学.根据学生特点,统一和规范教材,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模式,建立完善考评体系,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作者:杜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现行的医学检验技术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毕业生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我院对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在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体系基础上,以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及实习医院为平台,就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进行探索.

    作者:顾援农;王伟浩;申绯翡;冯阳;郜乐乐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构建网络形成性评价体系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这一环节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构建网络形成性评价体系,关注医学生在整个临床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仅对实习教学起到监督、检查、评价、导向、激励、提高等积极作用,还能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周向阳;王荣林;刘耀波;周毕军;刘宛丽;张铮;李艳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考试成败归因分析研究

    目的 以微生物与免疫学某次考试为例,研究归因风格、特定情境原因分析在考试成败归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进行阶段测试,利用归因风格问卷、考试成败原因分析问卷进行归因风格测量及考试成败原因分析.结果 学生总体归因风格、积极事件归因风格倾向乐观,消极事件归因风格略倾向悲观,评价为考试“成功”或“失败”的学生间无差异.学生对于本次考试成功原因倾向于外因,失败原因倾向于内因.结论 归因风格与特定情境原因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在进行考试成败归因时应综合考虑,利于今后归因训练的进行.

    作者:万从碧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人文课程改革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级、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各100名.2010级为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2011级为实验组,采用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结果 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在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人文护理素质,值得在护理人文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祁玲;王学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卫生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卫生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新生在入学初期有诸多不适应,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提出应加大心理普查和跟踪力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新生适应专项教育.

    作者:杜良行;姜欣悦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校2012级4个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92名)和实验组(95名),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定期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7.28±5.89)分、(84.72±9.9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对教学的主观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循证护理教学既能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其文献检索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从而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刘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