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曾冬;胡浪;赵波;莫书荣
目的 探讨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方法 从我校2010级大专护生中随机抽取3个班作为观察组,另抽取3个班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及“立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按传统培养方案进行教学.结果 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7个维度中有6个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和“立体化”教学模式对培养护士核心能力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作者:叶玲;刘清南;郭梦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对一例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抗考试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建立正确认知模式的目的.经过两个多月的咨询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周佳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是医学院校的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其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我们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张颖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分析中药炮制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从整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评一体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林善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的共享资源和多样的求知方式,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滑,使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如何运用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对网络有效利用,使其成为服务于学校德育的工具,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者:陈嘉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本文通过对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孙晓艳;王俊英;周庆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医学营养专业是一个新兴并具有前景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医学营养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医学营养专业在医院、社区等健康服务行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急需完善相关的法律支撑.
作者:扬国俊;李宁;王保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院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按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结合口腔工艺行业特色,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构建职业道德教育在公共素质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和顶岗实习3阶段渗透的课程体系,将职业道德教育分层次、分阶段、不断线地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实施渗透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作者:丁存善;王荃;卢嘉静;宋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形式美、内容美直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中职生正处在思想境界提升、道德观念强化、审美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艺术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德育功能.
作者:宿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2013年7月,甘肃省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文从组织者的视角回顾本次大赛筹备、举办过程及结果,探索行之有效的组织程序,探究大赛对卫生职业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者:梁玮;李志成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4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n=118)和实验组(n=124),每组两个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精神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成绩及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及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精神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可作为精神科护理学的有效教学形式.
作者:张自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以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培养其临床思维,为其早日适应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杨书龙;郭铁云;李昭铸;姜大朋;崔清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阐述近7年来高职中医药专业进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紧扣职业能力需求,做到专业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习与岗位需要零距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高秀兰;战文翔;宋永刚;李春巧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药学服务能力现状,指导药学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药学服务能力.方法 选取我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实习生83人,自设问卷调查其药学服务能力.结果 85.91%的学生听说过药学服务,但对其理解不够深刻,主要表现为对药学服务的定义、对象、工作内容理解片面;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期望开设药学服务相关课程.结论 提高教师药学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实习带教教师的作用,完善现有课程体系,对提高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药学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吾元;王雁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MTA在成年人根尖孔未闭形成根尖屏障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因畸形中央尖磨耗穿髓导致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上下颌一、二前磨牙28颗,随机分为两组,拍摄术前X线片,术中在显微镜下采用逐步深入法(机)预备根管,用EDTA、3%过氧化氢及0.9%生理盐水反复荡洗根管.一组以MTA糊剂充填根尖1/3,待硬固后,根上段用热压胶垂直加压充填;另一组则以氢氧化钙糊剂垂直加压根充,窝洞以玻璃离子充填.术后3、6个月复查.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材料形成根管屏障效果,术后3、6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TA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抗菌、抗压及防止微渗漏等性能,对根尖屏障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且操作简单,可作为根尖屏障的首选药物.对于牙根未完成发育而发生牙髓感染的年轻恒牙,好的治疗方法是根尖诱导成形术.然而,一旦患者未能及时就诊,使治疗开始于牙根已无法继续发育之后,形成根尖屏障则成为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雅昕;张昀;李燕;赵小娥;周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介入辅助灌注化疗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效果.方法 将24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分为A组(12例)和B组(12例),A组采用单纯动脉灌注化疗,B组采用供血动脉栓塞灌注化疗.结果 肿块消失:A组1例,占8.33%;B组3例,占2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块缩小:A组2例,占16.67%;B组6例,占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经动脉介入灌注加栓塞化疗,肿块缩小甚至消失,疗效显著.
作者:曹万弘;柴文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针对口腔解剖学“牙的分类及功能”章节,结合口腔护理专业的岗位需求与实际,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6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徐德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缺血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67.39%(P<0.05);两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各参数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度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雄;张振昶;赵翀翀;梁成;金晶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骨科教学实践性更强.总结目前本科生骨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提高本科生骨科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张斌;唐亚敏;邹帆;戴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左心室质量指数在诊断射血分数正常心衰中的价值.方法 将459例研究对象分为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组、射血分数下降心衰组及对照组,常规行心脏彩超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并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 老年、女性、高血压是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的常见原因;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升高,其升高的幅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舒张功能不全严重程度一致;左心室质量指数诊断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结论 左心室质量指数升高可作为诊断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的指标之一.
作者:冯芸;王瑾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