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陈吓兰
探析药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者:崔燕兵;张斌;邢志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以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为例,以就业为导向,将实习前两周的综合实训、一年的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两周的毕业课题设计答辩和理论考试作为一个完整的毕业考核模式,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
作者:王琳;俞学炜;於学良;杨税;李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我国护理教育中推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局分类能从根本上完善并衔接护理临床与护理教学,使学生尽早适应临床,解决护理教材与临床脱节的问题,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作者:陈靖;丁琳;黄万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已不能满足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依据当前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更新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构建提升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医学专业技术相融合,提升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
作者:钮靖;郭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中职数学教学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开拓、务实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吴林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诊断学“常见症状”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高志荣;张意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如何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法 总结和分析为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及其变化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分析其中促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提高的因素.结果 (1)学习和掌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目的、宗旨及其要求是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重要条件.(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制定符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教学计划和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结论 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临床实习管理、强化考前辅导、改革考试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均可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作者:成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成人教育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PDCA循环引入成人教育药剂学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法作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PDCA循环法的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结论 在成人教育药剂学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谢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近发展区”对语言教学的现实意义,寻找、利用学生的“近发展区”,使英语的“教”和“学”都取得佳效果.
作者:邱安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交互式电子白板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新型互动平台.本文从扩充化学资源库的方法和灵活使用交互功能入手,探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杨江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药理学教学改革,以提高护生的学习效率和临床用药能力.
作者:马香芹;毛理纳;张琨;许煊慧;赵汴霞;崔晓华;乔淑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从学生理想、道德、人格和哲学素养,班级凝聚力,班干部,班主任,特色班级几方面,阐析高职班级棱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作者:陈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职业信息采集的主体以及在职业信息采集与运用过程中确立大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以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
作者:王春燕;吴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遵循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流程,以工作任务和能力本位为中心,准确把握工学结合教学设计的内涵特征,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框架,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许国莹;刘家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在高职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中进行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将进入实习阶段的20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试验组采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结果 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自评问卷调查显示,两组护生在临床核心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在护理专业实习中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杨希;蒋沂峰;徐亮;李胜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 药物波谱解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药物波谱解析(以下简称波谱)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我校将其列入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选修课,该课程内容庞杂,理论深奥,需要熟记的数据及图谱众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授课教师普遍感觉备课付出心血多,学生掌握的却很少;学生感觉其内容枯燥、难懂,概念抽象,只能凭死记硬背,不能真正活学活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1)课程内容繁杂,图片、数据等信息量大,且化合物在不同波谱(红外、核磁及质谱)中图谱的差异巨大,能反映结构特征性的信息又不能简单地用图谱或文字解释清楚,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反复揣摩、比较、总结,在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及练习方面多下功夫.
作者:王新兵;邓喜玲;王航宇;秦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医学免疫学授课过程中综合运用“一个目标,两项重构,三种手段”,对学生、教师和联结双方的教学手段3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吸收、消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状态明显改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作者:李强;王沛;狄柯坪;王红;杨新华;赵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笔者通过参加“中德合作高、中职师资专业教学法”培训班,学习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本文总结参加培训班的收获与体会.
作者:蔡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中职卫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也是教师队伍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中职卫校“双师型”教师内涵、本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探讨中职卫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作者:陈漪静;孟增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品管圈活动在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尿量漏填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尿量漏填率”活动课题,随机对活动前后两组(共214例)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尿量的填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漏填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尿量漏填率由25.96%下降到5.45%.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尿量漏填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雄;杨爱丽;赵桂玲;梁芳;刘彦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