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华
实习医师是我国医学事业的后备力量,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习医师临床素质教育的核心.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近年来实践性很强的新型教学方法.在网络环境下,PBL与CBL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医学实习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雷仕鹏;牟江;喻姗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通过对江西省医疗机构、中职学校及毕业生进行调研,分析人才需求现状及毕业生从业状况,发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过分强调知识灌输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问题突出、培养的人才操作技能欠缺等问题.据此,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对策在于:以院校合作为基石,提高实践能力;以岗位群为依据,培养核心技能;结合社会需求,加强就业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
作者:邹永纯;陈春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将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部分内容运用于护理美学教学中,以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护生美学修养.方法结合《大医精诚》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护理美学教学.结果大部分护生对护理美学教学效果满意,对教学各方面的评价均较高.结论将《大医精诚》中的相关内容运用于护理美学教学中,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其对护理美学知识的理解,使护生注重自我修养及审美意识的培养.
作者:戴叶花;贺棋;黄红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大学生是当前经济社会的消费主体之一,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模式直接影响着整体经济发展.大学生消费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其消费观也随着认识、情感、意志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消费形态,合理引导大学生理性科学消费,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过渡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关键.以近三年来我院100例妇产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从护生自身因素、带教教师素质及患者、家庭、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护生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合理的应对策略,有效地解决护生在妇产科实习中的常见问题,增强护生的实习效果.
作者:王奕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课程设置等有别于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重点是如何培养学生往职业化方向发展,确保学生掌握技能技术,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作为中职学校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教育阵地的学校图书馆,如何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是国家职业化教育、中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者:李国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3级中专两个班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增强教学效果和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作者:俞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为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对口腔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增加口腔医学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专门课程,建立口腔基本技能操作考评体系,效果良好.
作者:尚德志;赵秀;孙美娜;汪大鹏;张霄华;姜志清;徐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CA724、TSGF、CA125、CEA联合检测对妇科卵巢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妇科良性肿瘤组50例、健康对照组60例、卵巢癌组50例,联合检测血清CA724、TSGF、CA125、CEA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卵巢癌组血清CA724、TSGF、CA125、CEA水平明显高于妇科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妇科良性肿瘤组血清CA724、TSGF、CA125、CEA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SGF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CA125、CEA、CA724(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724、TSGF、CA125、CEA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迁延不愈,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伴有多个脏器受累,多数患者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带病生存,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1].生活质量是指在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患者个体有关生活质量的体验,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角色活动、社会适应能力和对健康状况的总体感受等[2].SLE多发生于年轻女性患者,这些患者大多处于求学、就业、社交和谈婚论嫁的关键阶段,疾病的困扰和限制使她们的生理、心理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了解SLE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SLE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刘航;黄莉;邓力;任华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在分析国内外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和典型案例的基础上,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了解国内外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较全面地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作者:马林伟;徐红涛;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据卫生部注册护士信息数据库新统计显示,截至到2010年5月,我国的注册护士总数已达218万人,其中男护士为2.1万人,约占注册护士总数的1%.很多发达国家的男护士比例超过了10%,而我国仅有1%,因此,男护士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护士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高度女性化的职业,当男性进入护理行业后,常会因为性别与护理行业特性的矛盾而受到冲击,影响男护生的成长,甚至影响到男护生的护士职业认同感.笔者对我院护理专业3年来招收的186名男生进行了调查,制订了有专业特色的教育对策,现介绍如下.
作者:蒋渝;鲁慧慧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了解甘肃省城市和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甘肃省10个地州市的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城市与农村居民在健康状况评价、患病就医方式、体格检查情况、就医时对医生的信任度、就医时的依从性、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对医疗广告的相信度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城乡居民对医疗机构的选择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城乡居民就医经费的支付方式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充分考虑城乡居民就医行为的特点,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宣传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转变卫生服务的形式与功能,不断扩大定点医疗机构,完善医疗保障措施,使农村地区居民能就近得到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作者:路彬;刘一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因其内容抽象、概念晦涩、逻辑性强,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所以对学生来讲是一门很难学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应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刘娜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作为预防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对于我国居民合理膳食、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作用重大.尽管不像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一样,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作为必修课来学习,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也应当重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因为将来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时,他们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水平和相关态度、行为将会对病人和周围的人群产生重要影响[2].因此,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学习并积累一些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知识对于将来从事的医学相关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作者:周催;苑林宏;肖荣;余焕玲;麻微微;席元第;李鹏高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临床见习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PBL教学法和普通方法带教.带教结束后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在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上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在临床见习中实施PBL教学普遍持肯定态度.结论PBL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学生对此方法适应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肖志凌;王梅;王建梅;彭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从生活应激的角度对专科层次护生进行心理素质状况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护生的应激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专科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心理素质过硬的基层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生生活应激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个人基本情况问卷对我校护理专业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我校护生的生活应激水平较高(高应激水平和中等应激水平的护生占87.3%);消极应对与应激源、应激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独生子女护生在应激反应维度的得分更高(P,<0.05),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差的护生和专断教养方式的护生在应激源维度的得分更高(P<0.05).结论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的应激反应和消极应对方式影响护生身心健康,不利于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为规避这些风险,学校应加强对护生的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护生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应付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切实提高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彭金芳;何培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教研室通过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探讨护理教育的校院合作,促进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对儿科护理技术进行省级精品课课程开发.
作者:尚庆娟;王雁;张晓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生产结构的变革,针对社会发展对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提高和高职院校生源素质下降的尖锐矛盾,提出职业教育的课程考核体系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康复治疗专业的特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作者:李娜;时慧敏;陈志强;李秀芬;张海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课堂教学导入设计对学生学习兴趣、能力和素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导课设计,对2013级护理专业8个班的药物应用护理教学开展问题设疑导课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对问题设疑导课教学进行评价.结果97.45%的学生喜欢问题设疑导课教学方法,97.09%的学生认为导课对理解理论知识有帮助,96.00%的学生认为导课对提高学习兴趣有帮助,94.91%的学生认为导课对培养临床思维有帮助,95.27%的学生认为导课对加深知识记忆有帮助,93.09%的学生认为导课对今后临床工作有帮助,94.91%的学生认为导课对扩大知识面有帮助.结论问题设疑导课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素质.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