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美;林芳;蒋羽霏;袁汉创;俞荣;阳文菊
高职教育中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很有必要。但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教师不够专业、学生不感兴趣。开发专业性、实用性教材,成立专业教学团队,增加课堂趣味,是帮助高职生真正掌握应用文写作知识和技巧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临床教学是实践和检验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结合临床教学经验,阐述临床实践阶段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彭小燕;邬贤斌;王喜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合作性学习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并以问卷形式调查实验组对合作性学习模式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绝大多数护生认为合作性学习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能提高人际沟通和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自信心,提高了教学参与度。结论合作性学习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是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作者:汪小燕;李家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针对当前大学生政治和价值信仰缺失、信念模糊及诚信意识缺乏现状,提出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作者:尹顺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现代学徒制是以学生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我校于2013年选择高职助产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探索出一系列可行的培养措施,本文就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作者:崔红光;杜福杰;杨志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床上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超早期康复组)与对照组(常规康复组),其中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患者病后48 h或术后第一日即开始床上康复训练,并在病情稳定后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更为明显。结论生命体征平稳的脑出血偏瘫患者配合超早期床上康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志侠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
作者:刘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健康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57例,实验组分为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静脉采血1.0~2.0 ml用EDTA-K2抗凝,应用贝克曼库尔特的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2 h内测定。结果研究对象基本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MCV、MCH低于对照组,而RDW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地中海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MCV、MC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RDW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RDW、MCH正常,而M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可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的指标, MCH、MCV及RDW可作为鉴别贫血类型的指标。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通过对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生问卷调查,了解该校选修课程开发、编制、实施及评价情况。分析研究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该校选修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具体要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任亮;朱吾元;刘金宝;黄小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以人体解剖学教学为例,研究标本与模型辅助教学效果的差异。方法让对照组学生仔细观摩模型;让实验组学生反复甄别教学标本,验证其结构。两组均由同一教师对同一内容进行教学,同时用相同内容进行测试,对测试成绩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标本教学效果优于模型。
作者:崔玉发;屈丰;米树文;龙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以具体教学内容具体分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指导思想,尝试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应用引导—发现式、自学—指导式和情境—陶冶式3种教学方法,克服单一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有效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为学生掌握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提供科学方法,真正体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思想,从而彰显课程教学知情意行的统一,终实现德育课教学目的。
作者:张晓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以我院2011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比较分析实验后两班理论、技能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班在知识应用、沟通解释、评估判断、结果判断和健康指导、操作方面的成绩与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班在知识应用、沟通解释、评估判断、结果判断和健康指导方面均优于对照班,而对照班在操作方面优于实验班。结论转变教育观念、整合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技能训练、开展综合技能训练等方式可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作者:张彦芳;孙建勋;刘笑梦;王冬晓;王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药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构建较为完善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拾以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针对某高校药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涵义认识不足,对学校人文环境满意度较低,阅读习惯不佳,部分学生法律知识欠缺,对药学职业道德坚定性不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作者:张永忠;杨曦亮;刘嵩;叶玉杰;胡霞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通过高校开展社区居民心肺复苏(CPR)健康教育实践,探索建立高校介入下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在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积极动员组织下,高校根据社区健康需要,成立健康教育团队,运用多种方法进入社区开展CPR健康教育。结果 CPR一次培训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为85.0%,健康教育效果较好,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参加社区健康教育的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成长获益;推动社区急救志愿者服务队的建立。结论高校介入下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可实施性,值得推广,是满足社区健康需要的有效途径,同时促进了社区和高校健康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陈靖;袁亮;吴运生;司元;付平;丁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现状的分析,结合建筑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原则,明确了监控体系构成要素,并列举了具体的实践措施。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医学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解剖学教学有了很大变化,解剖学教师教学能力与素质亟待提高。本文从提高教学技巧、注重临床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更新、加强创新性素质培养方面,探讨新时期解剖学教师教学能力与素质培养。
作者:崔英健;赵前进;朱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病理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病理诊断思维,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内容陈旧、学习资源匮乏、专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不能满足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因此需要在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与改革,以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叶松山;卞华;徐国昌;杨雷;毛秉豫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安徽省淮南市养老服务机构老年护理人员现状及需求。方法以淮南市多家养老服务机构270名老年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老年护理人员现状及需求调查。结果淮南市老年护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养老护理员证书持有率低,专业培训需求强烈。绝大多数养老服务机构支持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希望老年护理专业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结论职业院校应以我国快速老龄化的现实情况为契机,加快老年护理专业建设,培养充足的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促进我国老年护理产业大力发展。
作者:陈瑜;符秀华;李蔚然;江新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洁净手术室取代传统手术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医院建设及改造,洁净手术室建设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洁净手术室在改变过去手术室空气质量差、新风不足、有害挥发性气体浓度过高、空气洁净度差、手术感染严重的同时,也由于建设投资巨大、运行费用昂贵,使得医院运营成本增加,不堪重负。通过对我院洁净手术室各种配置和运行成本进行测算,探讨手术室的建设与国情、实际效能、运作成本等问题,使各级医院根据医院等级、医疗水平、医院特色,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建设洁净手术室(部),为广大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使我国医院手术室(部)标准上一个台阶,逐步与国际接轨。
作者:梁小玲;贾晔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