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虹
目的:调查实习前开设岗位技能综合训练对实习生临床实习的影响及其对实习满意度的作用。方法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班在实习前开设岗位技能综合训练课程,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实习后,分别对两班学生和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满意度跟踪调查及常见疾病确诊率的分析。结果实习单位对实验班学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对实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对临床常见疾病确诊率高于对照班。结论实习前开设岗位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实习岗位,胜任岗位工作,提高确诊率。
作者:马向阳;张中兴;董静;黄冬冬;刘冬梅;孙汝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文对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阐述PBL教学法的特点、优势及存在问题,以期为各医学院校开展口腔颌面外科PBL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任文豪;张瑾;高岭;李少明;李兴强;郅克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实习前中专护生关于工作场所暴力的认知现状和培训需求调查,为工作场所暴力预防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121名中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90.1%的护生对工作场所暴力有一定了解,但只有22.3%的护生能够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内容全部回答正确;56.2%的护生认为工作场所暴力不可避免,43.8%的护生认为可以避免;81.8%的护生认为工作场所暴力防御培训有必要,84.3%的护生愿意参加该培训,86.0%的护生认为自己会受益于该培训。同时,护生对预防工作场所暴力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结论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威胁医务工作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问题,政府应采取干预措施;同时学校应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对实习前护生进行培训,提高其应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能力。
作者:王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调查湖南省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医生计算机应用技能,为其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式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湖南怀化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医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现状。结果乡村医生年龄偏高、学历偏低,计算机应用技能普遍较低。结论应加强乡村医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以适应现代化医疗需求,为稳步推进新农合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丁黎明;吴堃;龚彦;张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有效提高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联系发展历史、临床病例、实际生活、其他学科,改变教学方法及内容,以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李晓栋;赵香君;牟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教学法)在中职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广西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2010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两个班共2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成两组;选取龋病病人的护理、口腔黏膜病病人的护理作为教学内容,两组先后交叉进行PBL教学法及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评价PBL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优势。结果学生在PBL教学法中学习兴趣、满意度及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PBL教学法能激发护生学习热情,提高护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促进其系统掌握知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黄沁园;刘桂瑛;莫新少;刘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6例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超过7~14天的患者进行CDFI检查,观察宫内情况及其周围肌壁血流情况。结果131例二维超声显示宫腔残留物,并经刮宫后病检证实,其中CDFI检查于子宫内部或基底部与局部子宫壁相连处探及血流信号123例,诊断符合率93.9%。结论 CDFI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永存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实现理论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时期,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生的职业发展和认同感。刚进入医院实习的1~3个月内,是护生角色转变、认知未来职业的重要阶段。实习早期护生面临较多的压力源[1],压力过大会给护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降低其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影响其从事护理职业的意向[2]。作为带教教师及管理者,若不重视和发现护生压力源并给予帮助,就会造成护理人才流失。我院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承担着重要的带教任务。从临床见习到实习的全过程,从中专、大专到本科生,研究不同阶段、不同学历层次护生自我效能与压力源的相关性,找出实习早期易产生压力源的高危群体,帮助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提高实习质量。同时,根据护生自身压力源特点及自我效能得分,为护生树立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贾桂芳;王晓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不同教育层次护生无菌操作考核情况。方法根据操作标准及评分方法,对91名不同教育层次的在校护生进行无菌操作考核,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升本护生的考核成绩高于本科护生。结论应加强本科护生无菌观念培养,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张小丽;汪凤兰;李若丹;邢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改革营养学课程教学,意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并就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作者:焦凌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聚酰胺树脂纯化刺头复叶耳蕨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的吸附率、纯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聚酰胺树脂对刺头复叶耳蕨总黄酮的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所得佳纯化工艺:上样液pH值为5,上样溶液黄酮质量浓度调节为2.0 mg/ml,以70%乙醇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2.0 BV/h。结论聚酰胺树脂能有效富集、纯化刺头复叶耳蕨总黄酮。
作者:李辉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校教师导课现状,为加强导课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听课、问卷调查形式,对我校教师导课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有97.80%的教师认为教学导课环节重要,100.00%的教师在评优课中运用导课,31.87%的教师学过与导课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导课的教师仅约1/3。结论中职卫校教师应强化导课意识,优化导课设计,积累导课经验,营造导课氛围,从而提升导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1~4年级的240名在校女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不高、时间严重不足、运动项目和形式单一、体育活动兴趣低下、课余时间较少等。通过分析提出有益的改进策略,旨在提高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女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使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作者:高继科;窦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对临泽县农村234名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调查,了解其营养与发育状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作者:黄爱云;毕税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针对内科护理课程性质,结合医院内科护理岗位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及学情,进行内科护理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总体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内容难易程度,分别开展3种不同类型的任务驱动教学,即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和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充分体现任务驱动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
作者:贾小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护理技能大赛的出现,影响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护理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吉银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2级三年制中专护理1班49名学生设为实验组,2班5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为主、微课为辅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学期结束时,比较两组期末成绩,并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及相关章节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微课是基础护理学教学的一个良好的辅助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谭晓虹;杜心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提高高职高专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以及口腔修复学教学效果,依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要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显著提高。
作者:王德飞;赵树娟;孔亚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蒲公英对胃癌BGC823细胞迁移、侵袭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蒲公英处理细胞后,用MTS、Transwell小室、荧光实时定量PCR等方法分别检测胃癌BGC823细胞的增值、迁移、侵袭作用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的表达。结果2.5 mg/ml蒲公英组抑瘤率为11.27%;对照组迁移细胞数为362个,2.5 mg/ml蒲公英组迁移细胞数为234个(P<0.05);对照组侵袭细胞数为266个,2.5 mg/ml蒲公英组侵袭细胞数为183个(P<0.05);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2.5 mg/ml蒲公英组胃癌BGC823细胞MMP2基因表达下调。结论蒲公英可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生长,使胃癌BGC823细胞的迁移、侵袭作用减弱,其机制可能是蒲公英引起MMP2基因表达下降所致。
作者:郭钦钰;陈逸轩;杨剑;陈文莉;陈新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