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纪伟;孙丹华
通过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及评价体系改革,强化实训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技能训练效果,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优秀品德;提高老年护理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卫校优势与社会价值,推动我省养老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作者:周兰兰;施成良;杨慧兰;周娟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使药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适应高职高专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运用科学方法论指导药用有机化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并能较大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作者:宋海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实习是医学教育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将所学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时期,并将影响到医学生对于医学的兴趣以及未来从事临床工作的能力。目前我国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和三年制专科生临床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在这一年中,经过各科室实习,医学生对临床工作有了初步认识,并掌握了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安排和规范化制度,目前我国临床实习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杨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入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和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充分发挥TSP易于培养的优势,再通过TSP培养SSP,克服标准化病人(SP)在培养资金、时间等方面的不足。将TSP、SSP应用于护理评估、技能操作、健康教育、综合技能实训、教学评价等环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朱前进;曹姣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患沟通能力是当代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当前我国多数高等医学院校不够重视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通过研究医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分析不足的原因,提出培养医学生沟通能力的策略,有助于今后我国各医学院校更好地开展医患沟通教育工作。
作者:吕丽华;韦程;王俊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开展校院企合作是中职卫生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关键。为使校院企合作稳定长效发展,我校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在中职卫生学校校院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概念图在成人护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随机抽取2011级护理3班(实验组)和4班(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概念图教学法,将两组理论成绩、学习过程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并了解实验组对概念图教学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学习过程考核评价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生认为制作概念图提高了记忆效率,有利于新旧知识点的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在制作概念图过程中促进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等。结论概念图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综合能力。
作者:王卉;刘俊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本文以核苷酸代谢为例,介绍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设计及实践,按照确定教学目标、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和教师总结的模式开展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颜冬菁;张云霞;蔡望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旨在提高就业指导课实效性,把学生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
作者:颜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根据药用植物学学科特点,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意见,对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探索。一方面,一改传统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格局,构筑基础性实验技术、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4层次递进的实验内容,且对不同层次实验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野外实习,由以往“教师领—学生走—学生问—教师答”模式转变为“实习前培训—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采集标本—制作标本—标本展评—综合评价”模式。旨在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张新慧;冯军;王建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中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状况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其基本道德认知、职业道德观念、就业取向及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等进行调查,目的在于了解中职生职业道德状况,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效果、方法等情况,希望能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沈宇珍;郭慧;李文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甘肃省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自拟调查问卷,对全省20家医院的行政人员、护士及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了解甘肃省医院健康教育现状。结果仅15%的医院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规划和工作计划;护理人员少、无任何考核与肯定机制、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关知识和沟通技能是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91%的患者非常需要疾病治疗、康复相关的高质量的健康教育。结论甘肃省医院目前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大多数医院没有规范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没有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作者:邱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工作中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教师礼仪的根本内涵就是为人师表。礼仪修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护士礼仪是护士的基本素质之一,护理院校学生的职业礼仪素质,更多地源自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礼仪和护士礼仪双重建设是全面提升护理院校师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作者:高东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语文课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首选基地。作为语文教师,在与学生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和体现情感教育、随时随地内化学生情感等方法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作者:侯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第二课堂活动既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又是培养高职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以第一课堂为依托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实践技能,促进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胜;谢协驹;张雨生;酒卫华;肖垟;李春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农村医学专业培养具有医学综合职业能力,并能在农村医疗机构工作的医务人员,但其需考取临床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才能执业。我们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采取了考纲引导教学法、内容摘要引导学习法、复习题引导师生一对一考核法、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题强化法,使生物化学日常教学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紧密衔接。通过反馈,得到95%的学生认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化学成绩。
作者:杨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快专业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作者:何颖;肖智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微课在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10个班中随机选取5个班作为实验组,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法;另外5个班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微课授课相关章节考试成绩以及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结果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微课授课相关章节考试成绩以及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魏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相关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了解其认知现状,为减少药品不良反应错报漏报、提高我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市8家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为对象,随机发放问卷1443份,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能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意义的医务人员占67.5%(893人),能正确应对工作中遇到的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及时准确报告药品不良反应)者占34.32%(454人)。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和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程序以及监测等相关制度的知晓率都很低。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水平,端正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态度,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管理体系,以有效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刘汉斌;李学伟;李彤;彭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中菲两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访谈法、文献分析法收集相关资料,对比分析中菲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差异。结果中菲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及课程评估等方面均有差异。结论菲律宾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国借鉴。
作者:谭翠;贺生;吕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