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记急救护理课堂教学改革

杨旭红

关键词:课堂“主角”, 急救护理, 教学改革
摘要: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体验式教学、培养急救意识和应变能力、发挥创造性以及改革学生成绩评价体系6个方面阐述有关“以学生为中心”的急救护理课堂教学改革.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人才定向培养的医学人文路径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护理工作者人文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更好地适应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需要,护生人文观念的树立、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提高护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职业发展潜力.

    作者:王凤枝;孙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以GMP仿真实训系统为平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实践教学体系

    探讨以GMP仿真实训系统为平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实训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为导向,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

    作者:冯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以技能培养为导向的临床中药学实践教学改革

    临床中药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临床中药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前,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中药学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全国各中医药院校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饮片观摩、上山采药或开展中药房实习、门诊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视,但对中药学相关科研、职业技能训练的环节和方法,尚未做明确的研究.

    作者:周蓓;胡小勤;吴燕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视光学原理分析综合验光仪的投影投放距离

    用视光学原理分析综合验光仪的投影投放距离,认为综合验光仪的投影投放距离为5米是标准的,如果小于5米,则结果是近视欠矫,远视过矫.在实际条件限制距离的情况下,近也不应小于3米.

    作者:乔庆军;耿若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为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探索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强调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预防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晓波;杨翌;余日安;刘冬英;梁小红;王林静;方少瑛;叶蔚云;陈海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的应急处理

    学生的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简述高校化学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希望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针对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加强实验室硬件和软件建设.

    作者:李诚;宋文芳;陈海燕;郑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从压力源角度谈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缓解策略

    近年来,教师结构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也发生了变化,青年教师的比例迅速增长,在承担的工作任务增加的情况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感逐渐增强,导致了职业倦怠现象.因此,从青年教师压力源角度出发来提出缓解职业压力的策略,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管理及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艳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中职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培养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中明确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社会责任感是指人们对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履行多种义务的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它是一种精神风貌,它所展现的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高尚使命,是理想和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作者:王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开发整合

    目前,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开发整合在专业音乐院校和中小学得以推广实施,但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存在着开发整合手段落后、开发整合价值偏离和开发整合内容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有利于教师对音乐课程人文精神的把握,又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开发整合必须做到目的与手段相统一、形式与内容相契合、情趣与能力相融合,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蔡兆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国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培训的“实然”与“应然”分析

    为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1](以下简称《青年教师建设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建立健全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和每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并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以及在职研修等,以帮助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这足以看出国家对青年教师的重视.

    作者:刘茂昌;段兴军;毛建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目标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技能大赛培训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研究目标教学法运用于高职护理技能大赛培训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从我校参加高职护理技能大赛的学生中选取1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10名参赛学生均接受考前的专门培训.在培训工作中采用目标教学法,针对性地指定本次培训工作的目标,并分为5周时间来完成.结果 在培训工作中实施目标教学法之后,学生在护理技能水平上均有显著提升(P<0.01).结论 目标教学法的实施可以转变之前培训工作的单一性,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参赛学生护理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时让教师对于护理技能培训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我国护理教育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星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药院校解剖学应用形成性评价的探讨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考试模式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基本上是以期末成绩作为标准进行评价的,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使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主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该种成绩评定方法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层次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个体化培养,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崔勇;刘海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学历层次护生职业认同感比较

    目前,国外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研究已涉及职业认同的经典研究,主要包括3个主题:(1)职业认同的感知研究;(2)职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研究;(3)对呈现职业认同个体的传记研究[1].此外,护理亚领域如学校护生、社区护士,尤其是学校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研究及其跨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力求寻找各种文化背景下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共同点和差异,以更好地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对策,提高护生的护理职业认同感.

    作者:张旭;何海蓉;王跃锜;蒲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治安管理课程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的探索

    在治安管理课程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通过创设模拟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理论与实践、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按照“创设情景—角色确定—模拟操作—总结评议—评定考核”的模式,引导学生转换角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治安管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安福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预防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措施和效果

    目的 探讨预防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口内创口感染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153例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采取冲洗、擦拭、喷洒、含漱等方式进行个体化的口腔清洁护理.结果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并口内创口的患者,创口Ⅰ期愈合148例,Ⅱ期愈合5例.结论 个体化的口腔清洁护理能够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伤口感染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作者:广承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优化策略

    神经病学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理解和建立神经病学临床思维方式至关重要.总结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优化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熊静;殷梅;韩剑虹;贾文姬;李馨蕊;朱榆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学生“小讲课”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适应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理念,结合外科护理学学科特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小讲课”适用于外科护理学部分教学内容,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分别从实施前、实施中及实施后3个环节提出具体做法,真正做到课堂效率大化.

    作者:师云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教学效果.方法 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科临床见习为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平台,以兰州大学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平行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考核成绩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学生考核成绩高(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纽学生对PBL教学法有较高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认同此教学法.结论 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及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作者:陈琳;袁宏;岳伟;朱陇东;王晓锋;程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提高研究型药学本科毕业实习论文质量的体会

    毕业前实习是本科生必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教学计划中占重要地位.毕业实习对巩固与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为毕业后从事医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

    作者:周吉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正值预期社会化的后期阶段,恰逢正式承担社会角色的准备期,更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聚焦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过度社会化和社会化不足的问题,使高校采取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成长需要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承担起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积极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