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5年02期文献
  • 方剂学讲课艺术的研究

    方剂学教学艺术应从备课过程、讲课语言、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备课过程要注意融入多学科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归纳法;讲课语言要有幽默感、言简意赅,语调要有节奏感,语言要形象生动;多媒体课件要简单明了;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者:董明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教学做一体化”在药剂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药剂学是药剂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工艺性、实践性.在药剂学实训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该模式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教师示范操作与讲解、学生操作与思考、操作过程反思、期末实训考核4个环节,教学效果好.

    作者:蒋宏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发生一些运动损伤,不同种类、不同身体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特点存在一定的关系.分析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较差、技术动作不规范、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热身运动没有做好等.学生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大部分属于急性损伤,如果急性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就容易转变成为慢性损伤.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当发生运动损伤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并采取正确的恢复方式,从而把损伤造成的伤害降到低.

    作者:邢宝萍;叶生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记急救护理课堂教学改革

    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体验式教学、培养急救意识和应变能力、发挥创造性以及改革学生成绩评价体系6个方面阐述有关“以学生为中心”的急救护理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杨旭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学生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病历书写是临床各科室医师日常医疗工作的基本内容,病历是涉及医疗纠纷时的重要证据,因此,书写规范而完整的病历是对每一位临床医师的基本要求.为了检验及提高学生的病历书写能力,从201 1年开始,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改革毕业前考核的方式,将以往撰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的方式改变为每人上交一份实习期间手写的住院病历,并针对该病历进行答辩.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卫生部下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由教研室制订统一的评分标准,对毕业班学生上交的住院病历进行集中评议,给出成绩.本文拟对我校2011届至2014届临床医学专业852名毕业班学生上交的住院病历书写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并探讨具体解决对策.

    作者:李玲;许有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EBM的PBL和CBL双轨教学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1 EBM、PBL和CBL概况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指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是指一切医学研究和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David Sackett教授[1]强调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出患者的治疗措施.EBM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自1982年Mc-Master大学将EBM引入医学教育,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国外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或临床实习期间开设EBM课.

    作者:张洁;朱振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助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助产专业助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校2012级高职助产班中随机抽出两个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助产技术教学中分别采用传统讲授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学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结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助产专业助产技术教学中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祝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如何在脑神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根据脑神经一节知识的特点,运用教育学的巩固性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将知识教学与策略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能力.

    作者:张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如何提高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质量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针对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结合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特点,从理论教学方面探讨运用多种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君;李俊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调查与分析的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在对我院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中药化学实验考核内容、模式及教学内容的期望.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细化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与考核的改革重点.

    作者:张健;李贺然;陈喜华;温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 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1.1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其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50至60年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人的认知并不是对外在被动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即认知的建构主义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改过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者作为知识灌输对象,将学习过程作为刺激—反应的观点,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作者:宁玉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现行解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已很难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目标已产生巨大的矛盾,必须从优化解剖学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师资水平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作者:于庆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生理学教学中注意体现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生理学教学中注重体现儒家思想,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质疑精神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唯物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将有助于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

    作者:田晶;王艳春;任旷;崔万丽;王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中职护生“慢性肾衰的病因调查”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

    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已成为内科护理学泌尿系统中重要、复杂的疾病之一,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案,让护生到市内各医院肾内科和血液净化中心采访病人、收集案例,分析本病病因,可以锻炼护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张昕;汪钦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是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岗位核心内容,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季节性和地域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绿色、生态、环保意识,能独立完成病虫害诊断、调查、测报,制订防治方案,组织实施防治措施与防治效果评价等工作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核心岗位中,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病虫害防治能力,且设施农业技术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中,病虫害防治也是重要的内容.因此,本课程在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申海香;马尚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教学效果.方法 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科临床见习为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平台,以兰州大学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平行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考核成绩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学生考核成绩高(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纽学生对PBL教学法有较高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认同此教学法.结论 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及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作者:陈琳;袁宏;岳伟;朱陇东;王晓锋;程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导课艺术探讨

    精心准备每一次课的导课是上好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采用设疑导课法、病例导课法、图片导课法、视频导课法、故事导课法、幽默导课法等方法进行导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者:刘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学生“小讲课”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适应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理念,结合外科护理学学科特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小讲课”适用于外科护理学部分教学内容,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分别从实施前、实施中及实施后3个环节提出具体做法,真正做到课堂效率大化.

    作者:师云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治安管理课程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的探索

    在治安管理课程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通过创设模拟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理论与实践、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按照“创设情景—角色确定—模拟操作—总结评议—评定考核”的模式,引导学生转换角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治安管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安福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语用学与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而不只是学习英语知识.要正确、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除了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外,还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因素.现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探讨语用学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作者:龚衍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临床技能教学及评估中的体会与思考

    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Simulated Patient,SP),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够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的情况,并充当评估者和教师的人.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中将SP应用于临床技能教学及评估已经有40余年的历史.1993年,我国浙江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九江医学专科学校3所学校合作引进SP技术教学,但是由于SP的使用需要较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得该技术在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医学教育中没有得到普遍应用[1].

    作者:张钰华;李继红;李晶晶;吴秀明;向志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以技能培养为导向的临床中药学实践教学改革

    临床中药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临床中药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前,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中药学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全国各中医药院校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饮片观摩、上山采药或开展中药房实习、门诊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视,但对中药学相关科研、职业技能训练的环节和方法,尚未做明确的研究.

    作者:周蓓;胡小勤;吴燕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说课设计

    1 课程设置1.1 课程性质与定位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任何原料药在用于临床之前,必须制成剂型,药剂学是药物开发过程的下游工作,剂型和制剂是药物研究开发的终体现.该学科的发展与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目标紧密相连,无论药学专业毕业生将来从事药品研发、生产、检验、销售还是药学服务工作,都离不开药剂学知识[1].药剂学是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和卫生系列职称考试必考内容之一,也是医药商品购销员、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工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因此,药剂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者:李辉;罗红梅;冯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及分析能力.方法 将2011级中职护理专业122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并采用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袁来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分析能力、求知欲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是培养开放式现代化护理人才的有效教学手段.

    作者:蒋维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职类制药设备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目的 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强化其行业职业能力出发,探索高职类制药设备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模式.方法 结合专业教学目标和行业职业标准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划分项目,开展项目化教学.结果 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考核,结果显示,项目化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P<0.05).结论 在高职类制药设备课程中开展项目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税;李洋;孙锋;胡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我校护理专业生源独生子女比例及家庭情况的调查

    我校生源以江苏省农村地区、中低收入家庭子女为主,他们的家庭情况有何特点?为寻找答案,对我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1 调查方法1.1 资料来源

    作者:金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嘉峪关市275例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对口腔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为本市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妊娠期妇女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并当场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宣教.4周后,再次发放调查问卷,对两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在初次调查时每次刷牙时间>3分钟者仅占37.46%,会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的仅占4.42%,对于怀孕后牙龈出血等症状认为是口腔疾病的仅为27.49%.接受健康教育后再次进行调查,其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两次调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嘉峪关市部分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有限,应加强妊娠期口腔健康宣教和指导,以提高妊娠期妇女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杨玮;杨敏;孙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Mini-CEX在高职学生“产科体检”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改革传统考核方法,将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运用于高职学生“产科体检”考核中,探讨能有效评价和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方法.方法 将60名学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应用Mini-CEX考评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考评方法,以考促学,每两周一次,共考评两次.然后由外聘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比较两组技能成绩.问卷调查了解两组学生对各自考评模式的看法.结果 观察组“产科体检”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名(93.33%)学生认可Mini-CEX模式,对照组15名(50.00%)学生认可传统方法,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ni-CEX能强化高职学生临床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一种有效的实训和考核方法.

    作者:张蕾;朱晓艳;马常兰;施凤;王正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班主任工作对高职护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对班主任工作的满意度、认为班主任对自己人文素质的影响以及对班主任人文素质的满意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班主任人文素质调查表、班主任对护生人文素质影响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有87.4%的护生对班主任的工作满意;有82.1%的护生认为班主任对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影响,且农村护生比例高于非农村护生(P<0.05);护生对班主任在创新精神、知识面等方面的满意度较低,分别有42.1%和43.2%的护生满意.结论 班主任作为护生的直接管理者,对护生的人文素质有较大影响,班主任应注意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作者:徐珊;曾志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入住我科ICU的25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28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2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人数、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时间、入住ICU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VAP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接受MV治疗的时间及入住ICU天数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 把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ICU行MV的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VAP发病率,缩短接受MV治疗的时间和]CU入住天数,降低住院费用,表明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方法,值得在ICU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满萌;潘爱红;李业桂;胡小欧;陶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实训小组长负责制”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通过实行“实训小组长负责制”来缓解因师资、场地、用物等不足带来的教学困境,从而提升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要雪晴;师艳萍;陈春燕;史小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延续性同伴教育在中职护生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延续性同伴教育在中职护生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和随机抽样法,选取甘肃省某卫生职业学院65名中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3人)和实验组(32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延续性同伴教育教学法,运用课堂评价、课后练习评价及见习评价的方式对两组护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平均课后练习时间、带教教师评价和住院病人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平均课后练习人数多于对照组,实验组93.8%的护生支持延续性同伴教育教学方法.结论 延续性同伴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及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护生在操作过程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专业能力.

    作者:温萌;郭雅静;蒋文慧;安敏佳;张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学历层次护生职业认同感比较

    目前,国外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研究已涉及职业认同的经典研究,主要包括3个主题:(1)职业认同的感知研究;(2)职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研究;(3)对呈现职业认同个体的传记研究[1].此外,护理亚领域如学校护生、社区护士,尤其是学校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研究及其跨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力求寻找各种文化背景下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共同点和差异,以更好地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对策,提高护生的护理职业认同感.

    作者:张旭;何海蓉;王跃锜;蒲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甘肃省兰州市监狱系统女职工妇科疾病普查研究

    目的 探讨监狱系统女职工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普查结果,指导监狱系统妇女做好自我保健工作.方法 采用常规妇科疾病普查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监狱系统2011年9月-2012年3月在职女职工共计2 252人进行妇科疾病普查.结果 在2 252名妇女中,妇科疾病总患病率为64.25%(1 447/2 252),女职工所患疾病前5位是乳腺疾病41.92%(944/2 252)、宫颈疾病34.06%(767/2 252)、阴道炎8.44%(190/2 252)、子宫肌瘤8.08%(182/2 252)、卵巢疾病2.22%(50/2 252).结论 妇科疾病的普查对于妇科疾病尤其是妇科肿瘤及早期癌前病变的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是保障妇女健康、提高妇女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沛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强化培训在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强化培训在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管理中运用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在接受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有关职业安全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强化培训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对照组只接受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有关的职业安全教育,以此来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结果 实验组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和发生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培训能够有效降低高职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及发生频次.

    作者:钟奇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通辽市蒙、汉族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通辽市蒙、汉族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为少数民族地区制订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通辽市40~60岁妇女600人(蒙、汉族各一半)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后的KI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蒙、汉族妇女整体的平均初潮年龄为(15.79±1.58)岁,平均绝经年龄为(49.69±3.17)岁,蒙、汉族妇女整体的绝经综合征发生率为77.3%.蒙、汉族妇女整体的围绝经期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7.7%,HRT(性激素补充疗法)知晓率为20.7%,使用率为2.0%.蒙、汉族妇女整体的KI量表症状发生率依次为(从高到低):易激动、疲乏、失眠、肌肉骨关节痛、感觉异常、头痛、眩晕、心悸、抑郁和多疑、阴道干痛痒、潮热出汗、皮肤蚁走感、泌尿系统症状,蒙、汉族妇女之间皮肤蚁走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I量表总分与产次、文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农村妇女KI量表得分高于城市及旗所在地妇女(P<0.05).结论 应重点加强农村围绝经期妇女的卫生保健指导.

    作者:周小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目标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技能大赛培训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研究目标教学法运用于高职护理技能大赛培训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从我校参加高职护理技能大赛的学生中选取1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10名参赛学生均接受考前的专门培训.在培训工作中采用目标教学法,针对性地指定本次培训工作的目标,并分为5周时间来完成.结果 在培训工作中实施目标教学法之后,学生在护理技能水平上均有显著提升(P<0.01).结论 目标教学法的实施可以转变之前培训工作的单一性,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参赛学生护理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时让教师对于护理技能培训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我国护理教育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星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专见习护生临床沟通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中专见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现状,分析护生沟通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深入探讨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440名临床见习护生进行调查,将临床沟通能力分为4个一级测量指标、10个二级测量指标,并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 临床沟通能力采用5分制,440名见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平均得分(3.44±0.08)分.其中,文字表达能力得分低,身体语言沟通能力得分高.护生对于临床沟通能力的自我评价优于实际情况(P<0.05).结论 我院见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较差,护理教育者应从增加重视程度、改善现有教学体系与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实践机会、提高护生基本素质、制订统一培养及考核标准等方面着手提高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陈佳;张晓娟;吴香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综合性学业成绩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索综合性学业成绩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建立科学、合理的外科护理学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方法 选择高职护理学专业4个班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期末考试为主的成绩评价方法,实验组采用多元化的综合性学业成绩评价方法,并增大形成性评价的比例.结果 实验组学生学业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学生对综合性学业成绩评价方式较为认可和支持.结论 综合性学业成绩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外科护理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作者:曾健;刘丽萍;徐辉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TBL和PBL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妇产科学授课中的研究

    目的 评价TBL和PBL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妇产科学理论课程的授课效果.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137名为研究组,采用TBL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授课;选取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112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对两组学生相关理论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并对研究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学生平均个人测试成绩为(84.4±12.8)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6.1%的研究组学生赞成此次教学改革.结论 TBL和PBL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吴玲玲;伍玲;冯莹;侯红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加强升本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各个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力资源的差距.这是因为图书馆人力资源是体现其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功能、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关键.因此,升本院校应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建设.1 升本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状况及特点

    作者:黄怡君;赵生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正值预期社会化的后期阶段,恰逢正式承担社会角色的准备期,更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聚焦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过度社会化和社会化不足的问题,使高校采取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成长需要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承担起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积极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国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培训的“实然”与“应然”分析

    为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1](以下简称《青年教师建设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建立健全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和每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并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以及在职研修等,以帮助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这足以看出国家对青年教师的重视.

    作者:刘茂昌;段兴军;毛建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从压力源角度谈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缓解策略

    近年来,教师结构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也发生了变化,青年教师的比例迅速增长,在承担的工作任务增加的情况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感逐渐增强,导致了职业倦怠现象.因此,从青年教师压力源角度出发来提出缓解职业压力的策略,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管理及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艳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为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探索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强调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预防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晓波;杨翌;余日安;刘冬英;梁小红;王林静;方少瑛;叶蔚云;陈海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提高研究型药学本科毕业实习论文质量的体会

    毕业前实习是本科生必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教学计划中占重要地位.毕业实习对巩固与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为毕业后从事医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

    作者:周吉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推动基础医学教学改革与发展

    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整合基础医学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保证基础医学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作者:肖宇;孙贺;王滨;李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中职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培养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中明确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社会责任感是指人们对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履行多种义务的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它是一种精神风貌,它所展现的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高尚使命,是理想和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作者:王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职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探析

    所谓“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就是集文献资料的收藏、外借、阅览于一体的一种服务管理模式,它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书库与阅览室合二为一,读者可在开放时间进入书库查阅资料,也可在书库中阅读、自学等,采用的是统一的管理方式,整个图书馆只有一个进出口,全馆有严密的电子防盗系统.这种管理模式由原来的重藏向重用转变,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大大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黄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职护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的构建探索

    针对中职护生对于未来护理职业行为要求知之甚少、对临床护士职业行为规范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的现状,我校在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以培养护生职业行为习惯为目标,积极探索和构建护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已取得有效成果,在增强护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使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好提升.

    作者:黄丽微;唐玉荣;陈捷;袁汉创;曹伟宁;陈志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以GMP仿真实训系统为平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实践教学体系

    探讨以GMP仿真实训系统为平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实训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为导向,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

    作者:冯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优化策略

    神经病学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理解和建立神经病学临床思维方式至关重要.总结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优化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熊静;殷梅;韩剑虹;贾文姬;李馨蕊;朱榆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生姜透皮帖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姜透皮帖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脂的调节作用及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纽、生姜透皮帖小剂量组、生姜透皮帖中剂量组、生姜透皮帖大剂量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余4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生姜透皮帖小、中、大剂量组按组别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生姜透皮帖(相当于生姜浸膏50 mg/kg、100 mg/kg、200 mg/kg)贴在脐部.结果 生姜透皮帖能调节AS家兔血脂,降低血清中升高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ApoB含量(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ApoA1含量(P<0.05),能调节HDL-C/LDL-C、ApoA1/ApoB的比值,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同时能提高血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P<0.05),降低血浆内皮素-1(ET-1)的含量(P<0.05),调节、恢复两者之间的相对平衡.结论 生姜透皮帖具有调节血脂、保护内皮细胞的功能.

    作者:康照昌;李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的应急处理

    学生的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简述高校化学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希望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针对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加强实验室硬件和软件建设.

    作者:李诚;宋文芳;陈海燕;郑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高专教育主要培养面向基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和专业课程之一,它运用形态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寄生虫学等实验技术,通过显微镜学、理学、化学、微生物学以及自动化仪器等检验方法,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简单而准确的检测,将所获得的结果作为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依据.目前绝大多数高专医学检验教育仍是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而这种教学模式明显不能简单用于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了培养出适应基层医院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检验专业人才,课题组分析了当前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这门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整合、优化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评价体系.

    作者:刘艳;刘丹;黄泽智;姚辉;朱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学生在美容行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对策

    医学美容专业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此实现医学美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这是加强校企合作,确保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的有效途径.对担任我校医学美容专业班主任期间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作者:严淑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阐述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喉返神经显露适应证,探讨在甲状腺常规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从而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7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结果 27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显露喉返神经组146例,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37%;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24例,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并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可有效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彭广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刺“治未病”理论对围绝经期情志抑郁患者的干预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心理健康辅导治疗模式(运用“治未病”理论)对围绝经期情志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心理健康辅导治疗模式,对照组单纯采用心理健康辅导治疗模式.观察治疗前后两纽患者的SDS评分、治疗效果等.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65.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心理健康辅导治疗模式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情志抑郁患者的症状,无毒副作用且舒适有效,易于患者接受,同时能对阻止抑郁症状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蒋花;邱连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的应用

    目的 了解优质护理模式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NICU)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从入院起进行为期10天的优质护理,观察患儿疾病恢复情况和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即按医嘱完成常规治疗任务,按照护理程序完成每日各项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各项指标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管理,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朱博;王秀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预防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措施和效果

    目的 探讨预防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口内创口感染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153例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采取冲洗、擦拭、喷洒、含漱等方式进行个体化的口腔清洁护理.结果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并口内创口的患者,创口Ⅰ期愈合148例,Ⅱ期愈合5例.结论 个体化的口腔清洁护理能够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伤口感染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作者:广承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18例

    目的 观察并探讨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应用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15例骨性愈合,2例延迟愈合,1例再次手术后愈合.采用Johner-wruh评定标准来评定疗效,其中优83%,艮11%,差6%,优良率94%.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具有内固定牢固、创伤小、感染率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治疗胫骨骨不连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郝仲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涉外护士英语沟通能力的质性研究

    为使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符合涉外护理岗位的实际需求,本研究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特诊部10名涉外门诊护士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了解涉外护士在与外籍患者交流中使用英语的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英语教学与实际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以此来指导高职护理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张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探索如何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并从明确多元化的评价对象及内容、注重发展性评价、强调质性评价、设置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制订课程总评成绩标准等方面进行相关阐述.通过课程评价、反馈各种信息、指导课程改革,从而适应临床护理岗位的需要,推进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雁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人才定向培养的医学人文路径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护理工作者人文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更好地适应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需要,护生人文观念的树立、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提高护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职业发展潜力.

    作者:王凤枝;孙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刍议中职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对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进行梳理诠释,对实习阶段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就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人文关怀意识、增加见习机会、加强社会实践和实习等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有效途径展开探讨.

    作者:赖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名“3+2”五年制高职护生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学习兴趣、沟通协调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对教学方法满意的护生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护理心理学教学,能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践,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护生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赵君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全国护理技能竞赛的思考

    2011年至2014年全国中职组护理技能竞赛在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我校连续参加了2012年至2014年3届全国中职组护理技能竞赛,每一届竞赛我校都选派两名选手参赛,共6名选手,获奖率为100%,其中3名选手获得一等奖,2名选手获得二等奖,1名选手获得三等奖.全国护理技能竞赛内容以临床真实案例为导向,理论测试侧重考查参赛选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相关的技术操作项目是在仿真情境中以现行的护理工作流程、路径和技术标准为指引,侧重考查参赛选手的技术操作是否规范和熟练,能否体现职业素养.笔者作为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连续3年参与了指导训练、带队参赛的全过程,现简要介绍对全国护理技能竞赛的看法和建议.

    作者:赵春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体化教学在护理职业安全与风险防范教学中的尝试

    目的 探讨一体化教学法在护理职业安全与风险防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校2013级中专4个班护生,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一体化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讲课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理论知识考试.比较两组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程度、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职业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护理职业安全与风险防范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护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护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护生的护理职业安全与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

    作者:蒋羽霏;赵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中职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护理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作为一名中职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调整教学思路,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加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时间管理在护理技能竞赛中的应用

    近几年,教育部提出“今后将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的制度[1].举办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与创新,也是新时期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加强了职业院校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教学质量,展示了职业教育办学成果,使技能人才脱颖而出[2].我院连续参加了3届全国护理技能竞赛(国赛),在竞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今年我院有两名学生参加天津国赛,获得了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与我们在整个技能指导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培训是分不开的.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并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灵活有效地运用时间,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3].现将时间管理在护理技能竞赛中的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周立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校护理实训中心人文环境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从物质人文环境、精神人文环境、制度人文环境3个方面入手,阐述我校护理实训中心人文环境的建设,提高护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作者:吴小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BL联合LBL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LBL)、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两种教学模式的相互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普通外科护理学教学的自身特点,发现将CBL教学模式与LBL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

    作者:刘鸿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加拿大护理本科教育现状及启发

    从生源特点、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对加拿大萨省大学护理本科教育现状进行阐述,并将所得到的启发运用到我校护理本科教育中,已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莉;谭敏;吴恩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专科生就业现状与对策

    1 就业现状1.1 社会需求状况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我国目前的医护比例严重失调也显示了护理人才的缺乏.根据卫生部的要求,我国临床医院的医护比应达到1∶2,重点科室应达到1∶4,但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医护比只达到1∶1.36,二级医院达到1∶1.12,与国际要求的1∶2.7和发达国家的1∶8.5相距甚远[1].

    作者:盛汝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专科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对护士的要求,许多医学专科院校开始开设涉外护理专业.通过专科涉外护理专业的教学实践,对专科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提出几点看法,旨在适应国际需要,从而培养国际性护理专业人才.

    作者:刘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药院校解剖学应用形成性评价的探讨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考试模式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基本上是以期末成绩作为标准进行评价的,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使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主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该种成绩评定方法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层次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个体化培养,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崔勇;刘海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五年制高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浅析与思考

    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心理不成熟、学习目的不明确、行为习惯较差等诸多问题.要加强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班主任要注重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学会运用激励机制,运用共情影响学生,发挥主题教育活动的作用,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生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初探

    在生理学课程评价体系中引入形成性评价,包括评价内容、实践结果、学生反馈及实践体会.与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并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郭莉;徐爱丽;王华;刘红霞;刁汇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类院校统计学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

    目的 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对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类院校统计学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方法 在探讨形成性评价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中应用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讨论,探讨计量经济学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案;自制“计量经济学课程形成性评价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效果良好.结论 形成性评价在计量经济学及医学类院校统计学专业其他课程考核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韩春蕾;罗文海;相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巧用数字切片资源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病理学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学实验是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是授课的关键.巧用数字切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病理组织图像的辨识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复习与讨论以及师生间的互动,能够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水平.

    作者:刘春灵;王艳伟;杨旭;赵丽丽;宋文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士职业素养研究进展

    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每一种职业对从业人员都有不同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而职业的熏陶又影响着从业者的爱好、性情、人格、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激烈的岗位竞争使得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尽量缩短上岗后的培养时间.对个体而言,能够在学生时代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就能够尽快适应岗位,尽早做出成绩.职业素养成为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近年来职业教育从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逐渐转向重视对职业素养的培养.

    作者:范真;冯占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视光学原理分析综合验光仪的投影投放距离

    用视光学原理分析综合验光仪的投影投放距离,认为综合验光仪的投影投放距离为5米是标准的,如果小于5米,则结果是近视欠矫,远视过矫.在实际条件限制距离的情况下,近也不应小于3米.

    作者:乔庆军;耿若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议品管圈对提高护士测量体温准确率的作用

    目的 观察品管圈对提高护士测量体温准确率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品管圈(QCC)活动开展前的100例病人为对照组,QCC活动开展后的100例病人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病人体温测量准确率,并调查病人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病人体温测量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可显著提高护士测量体温的准确率.

    作者:马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从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开发的条件和如何开发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共同探讨.

    作者:唐季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开发整合

    目前,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开发整合在专业音乐院校和中小学得以推广实施,但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存在着开发整合手段落后、开发整合价值偏离和开发整合内容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有利于教师对音乐课程人文精神的把握,又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开发整合必须做到目的与手段相统一、形式与内容相契合、情趣与能力相融合,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蔡兆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外科综合实训课程的必要性

    我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外科综合实训课程的实验研究表明,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开设外科综合训练课程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谢家儒;徐美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对中职女生的德育

    现阶段,中职女生普遍存在入学动机复杂、青春期叛逆、自制力差等问题,班主任应结合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帮助女生建立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信念,加强女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当好女生的心理医生,加强法纪教育.

    作者:沈新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志愿服务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与职业素质提高的研究

    通过对志愿服务特点及内涵的论述,分析志愿服务对促进中职学生道德成长和职业素质提高的意义和重要作用,详细介绍我校开展志愿服务坚持“三个贴近、两个融合”、打造志愿服务基地、创建品牌特色所取得的成效,说明志愿服务具有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职业素质提高的作用以及构建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作者:杨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