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志愿服务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与职业素质提高的研究

杨南

关键词:志愿服务, 中职学生, 道德成长, 职业素质
摘要:通过对志愿服务特点及内涵的论述,分析志愿服务对促进中职学生道德成长和职业素质提高的意义和重要作用,详细介绍我校开展志愿服务坚持“三个贴近、两个融合”、打造志愿服务基地、创建品牌特色所取得的成效,说明志愿服务具有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职业素质提高的作用以及构建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调查与分析的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在对我院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中药化学实验考核内容、模式及教学内容的期望.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细化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与考核的改革重点.

    作者:张健;李贺然;陈喜华;温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学生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病历书写是临床各科室医师日常医疗工作的基本内容,病历是涉及医疗纠纷时的重要证据,因此,书写规范而完整的病历是对每一位临床医师的基本要求.为了检验及提高学生的病历书写能力,从201 1年开始,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改革毕业前考核的方式,将以往撰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的方式改变为每人上交一份实习期间手写的住院病历,并针对该病历进行答辩.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卫生部下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由教研室制订统一的评分标准,对毕业班学生上交的住院病历进行集中评议,给出成绩.本文拟对我校2011届至2014届临床医学专业852名毕业班学生上交的住院病历书写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并探讨具体解决对策.

    作者:李玲;许有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入住我科ICU的25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28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2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人数、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时间、入住ICU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VAP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接受MV治疗的时间及入住ICU天数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 把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ICU行MV的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VAP发病率,缩短接受MV治疗的时间和]CU入住天数,降低住院费用,表明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方法,值得在ICU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满萌;潘爱红;李业桂;胡小欧;陶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名“3+2”五年制高职护生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学习兴趣、沟通协调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对教学方法满意的护生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护理心理学教学,能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践,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护生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赵君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中职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护理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作为一名中职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调整教学思路,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加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甘肃省兰州市监狱系统女职工妇科疾病普查研究

    目的 探讨监狱系统女职工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普查结果,指导监狱系统妇女做好自我保健工作.方法 采用常规妇科疾病普查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监狱系统2011年9月-2012年3月在职女职工共计2 252人进行妇科疾病普查.结果 在2 252名妇女中,妇科疾病总患病率为64.25%(1 447/2 252),女职工所患疾病前5位是乳腺疾病41.92%(944/2 252)、宫颈疾病34.06%(767/2 252)、阴道炎8.44%(190/2 252)、子宫肌瘤8.08%(182/2 252)、卵巢疾病2.22%(50/2 252).结论 妇科疾病的普查对于妇科疾病尤其是妇科肿瘤及早期癌前病变的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是保障妇女健康、提高妇女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沛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开发整合

    目前,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开发整合在专业音乐院校和中小学得以推广实施,但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存在着开发整合手段落后、开发整合价值偏离和开发整合内容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有利于教师对音乐课程人文精神的把握,又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开发整合必须做到目的与手段相统一、形式与内容相契合、情趣与能力相融合,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蔡兆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现行解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已很难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目标已产生巨大的矛盾,必须从优化解剖学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师资水平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作者:于庆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记急救护理课堂教学改革

    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体验式教学、培养急救意识和应变能力、发挥创造性以及改革学生成绩评价体系6个方面阐述有关“以学生为中心”的急救护理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杨旭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人才定向培养的医学人文路径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护理工作者人文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更好地适应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需要,护生人文观念的树立、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提高护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职业发展潜力.

    作者:王凤枝;孙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为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探索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强调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预防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晓波;杨翌;余日安;刘冬英;梁小红;王林静;方少瑛;叶蔚云;陈海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的应急处理

    学生的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简述高校化学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希望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针对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加强实验室硬件和软件建设.

    作者:李诚;宋文芳;陈海燕;郑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药院校解剖学应用形成性评价的探讨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考试模式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基本上是以期末成绩作为标准进行评价的,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使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主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该种成绩评定方法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层次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个体化培养,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崔勇;刘海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职护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的构建探索

    针对中职护生对于未来护理职业行为要求知之甚少、对临床护士职业行为规范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的现状,我校在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以培养护生职业行为习惯为目标,积极探索和构建护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已取得有效成果,在增强护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使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好提升.

    作者:黄丽微;唐玉荣;陈捷;袁汉创;曹伟宁;陈志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我校护理专业生源独生子女比例及家庭情况的调查

    我校生源以江苏省农村地区、中低收入家庭子女为主,他们的家庭情况有何特点?为寻找答案,对我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1 调查方法1.1 资料来源

    作者:金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发生一些运动损伤,不同种类、不同身体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特点存在一定的关系.分析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较差、技术动作不规范、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热身运动没有做好等.学生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大部分属于急性损伤,如果急性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就容易转变成为慢性损伤.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当发生运动损伤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并采取正确的恢复方式,从而把损伤造成的伤害降到低.

    作者:邢宝萍;叶生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以GMP仿真实训系统为平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实践教学体系

    探讨以GMP仿真实训系统为平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实训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为导向,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

    作者:冯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教学做一体化”在药剂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药剂学是药剂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工艺性、实践性.在药剂学实训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该模式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教师示范操作与讲解、学生操作与思考、操作过程反思、期末实训考核4个环节,教学效果好.

    作者:蒋宏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全国护理技能竞赛的思考

    2011年至2014年全国中职组护理技能竞赛在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我校连续参加了2012年至2014年3届全国中职组护理技能竞赛,每一届竞赛我校都选派两名选手参赛,共6名选手,获奖率为100%,其中3名选手获得一等奖,2名选手获得二等奖,1名选手获得三等奖.全国护理技能竞赛内容以临床真实案例为导向,理论测试侧重考查参赛选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相关的技术操作项目是在仿真情境中以现行的护理工作流程、路径和技术标准为指引,侧重考查参赛选手的技术操作是否规范和熟练,能否体现职业素养.笔者作为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连续3年参与了指导训练、带队参赛的全过程,现简要介绍对全国护理技能竞赛的看法和建议.

    作者:赵春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议品管圈对提高护士测量体温准确率的作用

    目的 观察品管圈对提高护士测量体温准确率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品管圈(QCC)活动开展前的100例病人为对照组,QCC活动开展后的100例病人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病人体温测量准确率,并调查病人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病人体温测量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可显著提高护士测量体温的准确率.

    作者:马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