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蒋维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外科护理学, 教学应用
摘要:目的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及分析能力.方法 将2011级中职护理专业122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并采用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袁来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分析能力、求知欲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是培养开放式现代化护理人才的有效教学手段.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涉外护士英语沟通能力的质性研究

    为使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符合涉外护理岗位的实际需求,本研究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特诊部10名涉外门诊护士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了解涉外护士在与外籍患者交流中使用英语的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英语教学与实际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以此来指导高职护理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张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专见习护生临床沟通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中专见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现状,分析护生沟通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深入探讨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440名临床见习护生进行调查,将临床沟通能力分为4个一级测量指标、10个二级测量指标,并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 临床沟通能力采用5分制,440名见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平均得分(3.44±0.08)分.其中,文字表达能力得分低,身体语言沟通能力得分高.护生对于临床沟通能力的自我评价优于实际情况(P<0.05).结论 我院见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较差,护理教育者应从增加重视程度、改善现有教学体系与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实践机会、提高护生基本素质、制订统一培养及考核标准等方面着手提高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陈佳;张晓娟;吴香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名“3+2”五年制高职护生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学习兴趣、沟通协调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对教学方法满意的护生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护理心理学教学,能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践,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护生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赵君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职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探析

    所谓“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就是集文献资料的收藏、外借、阅览于一体的一种服务管理模式,它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书库与阅览室合二为一,读者可在开放时间进入书库查阅资料,也可在书库中阅读、自学等,采用的是统一的管理方式,整个图书馆只有一个进出口,全馆有严密的电子防盗系统.这种管理模式由原来的重藏向重用转变,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大大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黄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强化培训在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强化培训在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管理中运用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在接受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有关职业安全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强化培训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对照组只接受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有关的职业安全教育,以此来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结果 实验组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和发生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培训能够有效降低高职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及发生频次.

    作者:钟奇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国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培训的“实然”与“应然”分析

    为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1](以下简称《青年教师建设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建立健全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和每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并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以及在职研修等,以帮助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这足以看出国家对青年教师的重视.

    作者:刘茂昌;段兴军;毛建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18例

    目的 观察并探讨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应用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15例骨性愈合,2例延迟愈合,1例再次手术后愈合.采用Johner-wruh评定标准来评定疗效,其中优83%,艮11%,差6%,优良率94%.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具有内固定牢固、创伤小、感染率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治疗胫骨骨不连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郝仲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视光学原理分析综合验光仪的投影投放距离

    用视光学原理分析综合验光仪的投影投放距离,认为综合验光仪的投影投放距离为5米是标准的,如果小于5米,则结果是近视欠矫,远视过矫.在实际条件限制距离的情况下,近也不应小于3米.

    作者:乔庆军;耿若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中职护生“慢性肾衰的病因调查”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

    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已成为内科护理学泌尿系统中重要、复杂的疾病之一,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案,让护生到市内各医院肾内科和血液净化中心采访病人、收集案例,分析本病病因,可以锻炼护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张昕;汪钦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以技能培养为导向的临床中药学实践教学改革

    临床中药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临床中药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前,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中药学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全国各中医药院校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饮片观摩、上山采药或开展中药房实习、门诊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视,但对中药学相关科研、职业技能训练的环节和方法,尚未做明确的研究.

    作者:周蓓;胡小勤;吴燕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教学做一体化”在药剂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药剂学是药剂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工艺性、实践性.在药剂学实训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该模式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教师示范操作与讲解、学生操作与思考、操作过程反思、期末实训考核4个环节,教学效果好.

    作者:蒋宏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Mini-CEX在高职学生“产科体检”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改革传统考核方法,将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运用于高职学生“产科体检”考核中,探讨能有效评价和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方法.方法 将60名学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应用Mini-CEX考评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考评方法,以考促学,每两周一次,共考评两次.然后由外聘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比较两组技能成绩.问卷调查了解两组学生对各自考评模式的看法.结果 观察组“产科体检”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名(93.33%)学生认可Mini-CEX模式,对照组15名(50.00%)学生认可传统方法,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ni-CEX能强化高职学生临床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一种有效的实训和考核方法.

    作者:张蕾;朱晓艳;马常兰;施凤;王正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说课设计

    1 课程设置1.1 课程性质与定位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任何原料药在用于临床之前,必须制成剂型,药剂学是药物开发过程的下游工作,剂型和制剂是药物研究开发的终体现.该学科的发展与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目标紧密相连,无论药学专业毕业生将来从事药品研发、生产、检验、销售还是药学服务工作,都离不开药剂学知识[1].药剂学是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和卫生系列职称考试必考内容之一,也是医药商品购销员、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工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因此,药剂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者:李辉;罗红梅;冯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方剂学讲课艺术的研究

    方剂学教学艺术应从备课过程、讲课语言、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备课过程要注意融入多学科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归纳法;讲课语言要有幽默感、言简意赅,语调要有节奏感,语言要形象生动;多媒体课件要简单明了;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者:董明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职类制药设备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目的 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强化其行业职业能力出发,探索高职类制药设备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模式.方法 结合专业教学目标和行业职业标准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划分项目,开展项目化教学.结果 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考核,结果显示,项目化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P<0.05).结论 在高职类制药设备课程中开展项目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税;李洋;孙锋;胡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临床技能教学及评估中的体会与思考

    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Simulated Patient,SP),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够恒定、逼真地模拟临床病人的情况,并充当评估者和教师的人.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中将SP应用于临床技能教学及评估已经有40余年的历史.1993年,我国浙江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九江医学专科学校3所学校合作引进SP技术教学,但是由于SP的使用需要较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得该技术在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医学教育中没有得到普遍应用[1].

    作者:张钰华;李继红;李晶晶;吴秀明;向志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巧用数字切片资源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病理学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学实验是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是授课的关键.巧用数字切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病理组织图像的辨识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复习与讨论以及师生间的互动,能够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水平.

    作者:刘春灵;王艳伟;杨旭;赵丽丽;宋文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刺“治未病”理论对围绝经期情志抑郁患者的干预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心理健康辅导治疗模式(运用“治未病”理论)对围绝经期情志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心理健康辅导治疗模式,对照组单纯采用心理健康辅导治疗模式.观察治疗前后两纽患者的SDS评分、治疗效果等.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65.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心理健康辅导治疗模式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情志抑郁患者的症状,无毒副作用且舒适有效,易于患者接受,同时能对阻止抑郁症状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蒋花;邱连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优化策略

    神经病学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理解和建立神经病学临床思维方式至关重要.总结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优化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熊静;殷梅;韩剑虹;贾文姬;李馨蕊;朱榆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志愿服务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与职业素质提高的研究

    通过对志愿服务特点及内涵的论述,分析志愿服务对促进中职学生道德成长和职业素质提高的意义和重要作用,详细介绍我校开展志愿服务坚持“三个贴近、两个融合”、打造志愿服务基地、创建品牌特色所取得的成效,说明志愿服务具有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职业素质提高的作用以及构建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作者:杨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