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虎;邢剑科;胡丽娟
目的 探讨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我院护理部2015年实习的护生作为观察组,2014年实习的护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实习期间未实施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而观察组实习期间实施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结束后优秀带教提名率、护生满意率及护生病案分析题平均成绩.结果 观察组优秀带教提名率与护生满意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及处理能力题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十分必要,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作者:辛慧芬;赵廷龙;许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LBL-CBL-PBL交互综合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为提高临床药学实习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目前临床药学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开展LBL-CBL-PBL综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经过充分准备,在实习带教中实施LBL-CBL-PBL交互综合教学模式,并进行总结.结果 LBL-CBL-PBL交互综合教学模式实际操作可行,有助于提高实习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师带教水平.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优化理论授课内容,重视教学案例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以及带教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结论 LBL-CBL-PBL交互综合教学模式有助于临床药学实习教学水平的提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颖;罗欢;李翔;孙立;韩燕全;姜辉;吴健;高家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构建护理学生失眠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对失眠学生进行心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形成了失眠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初步验证其具有可实施性.结论 失眠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可应用于失眠者,并可帮助其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许燕;张建欣;焦金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建设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是加快高职院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课题,通过构建药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并将其应用到实验、实践教学中,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其他高职院校构建药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提供借鉴.
作者:苏春梅;杨红;姚金凤;武佳;谭桂莲;刘永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临床合理用药及处方调剂等职业能力的关键课程,与本专业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后续课程紧密衔接.人体解剖生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强、概念繁多的课程,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职业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对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聂利华;廖鹏;黄晓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加大力度培养老年护理人才的过程中,应该融入中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职教体系,培养具备中医诊疗与护理思维、能开展简单有效中医诊疗护理的老年护理人才,为广大基层养老服务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区绮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运动医学课程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从该课程培养目标制订、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运动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体会.
作者:税晓平;李秀坤;罗萌;王晓梅;代明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实验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开放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从实验动员与专题讲座、自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选题指导、开放实验室资源与时间、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该项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特点,结果表明此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沈薇;邹丹;隋璐;张丽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方面,应该发挥自身在工作对象、工作理念及工作方法方面的优势,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心理咨询工作互相补充、互相交叉.
作者:张姝;郑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社区护理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在现有条件下通过优化教材结构、设置学习目标、开展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兴趣和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同感.
作者:苗泓丽;张迈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成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习中成药学对于学生的就业、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医药院校应该通过改进课程设置、加强教材建设、变革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手段来提高中成药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李鹏跃;杜守颖;陆洋;白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改良Angoff法在临床医学OSCE考试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1级临床医学七年制1班45名学生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的OSCE考试成绩作为数据样本,选取18名经验丰富的内科学专家组成考核小组,由其设定改良Angoff法的合格线,对比运用边界法(Borderline Group,BG)、边界回归法(Borderline Regression Group,BRG)和改良Angoff法的合格线和考试通过率.结果 通过改良Angoff法得出的合格分数线要低于BG法和BRG法(P<0.01).结论 研究表明,使用改良Angoff法确定临床医学七年制OSCE考试合格分数线是可行的,运用这种方法确定的合格线较为科学、准确.
作者:金世柱;刘冰熔;刘自帅;张菲菲;张春伟;阮梦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根据超声工作的性质和进修生的特点,在进修生教学中引入导师制.导师制可以明确导师和进修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导师的职责感及进修生的隶属感,通过针对性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进修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李谦;乞艳华;王荣荣;周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随着校企深度合作,中药调剂岗位需求不断增加和细化,为培养更符合中药调剂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方法3个方面入手对中药调剂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与实践.
作者:樊青玲;王虹;任旻琼;陈靖;张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的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知识问卷、妊娠期高血压健康信念问卷和妊娠期高血压遵医行为问卷来调查100例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调查内容包括孕妇的基本情况、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知识水平、健康信念、遵医行为,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遵医行为得分为(7.87±1.871)分,其中饮食行为得分高,定期产前检查得分低.对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遵医行为影响大的因素是健康信念.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的遵医行为影响着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为减少或延缓此病的发生,护士应关注孕妇的遵医行为以及心理主观因素对遵医行为的影响,使护理干预措施更加系统化.
作者:何伯红;杜丹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利用所掌握的调查资料,客观论述高职院校校内医疗机构管理模式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校内医疗机构发展战略进行SWOT分析,并针对其优势及机遇提出SO发展战略.
作者:杨晓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围绕中药流通领域药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结合新版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出现的颠覆性改变,诠释高职中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当前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探索建立高职中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想.
作者:沈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医学院校本科生的信息素养状况,为医学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某医学院校学生为对象,参考《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设计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5个方面的内容,使用EpiData3.0录入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结果 有信息需求时,44.3%的学生首选手机,36.5%的学生选择互联网;对网络基本知识可以非常熟练地掌握的学生占8.5%,比较熟练地掌握的学生占33.1%;81.1%的学生首选百度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48.1%的学生在引用他人文章时很少或从不注明出处.结论 医学生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必要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汪煜鹏;李又又;汪全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内科护理学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的研究,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为学生就业和适应临床内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对历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与考题进行分析研究,掌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实质性内涵与要求,走访一线骨干护理人员,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对现行的内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讲稿脚本、学习目标、题库进行计算机编程,形成教学课件并组织实施教学,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内科护理学综合模拟考试成绩的合格率比对照组学生明显高(P<0.01).结论 内科护理学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内科护理学成绩和护理专业学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作者:涂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调查农药企业职工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态度及行为情况,为制订职业卫生健康促进与教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镇江市某农药企业,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部分职工,对他们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职工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为72.65%;对关于职业卫生态度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为91.61%;能够正确回答各项关于职业卫生行为和工作习惯问题的职工占73.80%.结论 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药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培训及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行为,提高管理层对职业卫生和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强全体职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这对提高整个农药生产行业的职业病防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博深;张巧耘;刘庆东;潘丽萍;丁恩民;赵秋妮;朱宝立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