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AI课件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优势探析

蒙兆年;陈红军

关键词:CAI课件, 组织胚胎学, 教学优势
摘要: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功能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于生命科学中形态学科的范畴。由于本课程研究的是肉眼看不见的人体微细结构,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学生需要展开丰富的想像力,发挥出空间思维能力进行形态重建,这对于刚进入医学院校的大一新生来说,是一门较难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人体结构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人体结构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对课程中大体结构的学习是结合解剖标本来巩固的,而微细结构的学习就要通过显微镜观察来强化。在教学中尝试利用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开展人体结构课程的实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彬;韦素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Excel软件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考年限计算中的应用

    目的:将《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有关报考年限的条文规定制作成Excel电子表格,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清晰掌握考试政策中的资格年限。方法应用Excel表格的函数插入、表格绘制、美化等功能制作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初级)报名条件比对表模板,在单元格更改区域输入时间并按照倒推法比对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资格年限。结果通过Excel软件制作的比对表得出的结果符合报考年限条件规定的可以正常申报,比对结果不符合报考年限规定的则需待资格年限符合规定条件后才可进行申报。结论使用Excel软件制作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初级)报名条件比对表模版,可以快速、直观、正确得到比对结果,避免考生因不能透彻理解政策而耽搁报考时间,且能够激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取的积极性,促进卫生人才队伍健康成长。

    作者:李芳;赵梦遐;贺盛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职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护理教育有别于其他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护理职业在实践的过程中体现的是人与人或者人性与人性的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有“人文情怀”的维系才能在实践中实现大的价值。然而近年来我国护理队伍呈不稳定的趋势,包括在校受教育的护生在内的护理人群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下降,其中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外,重要的是这部分人对护理职业所持有的“人文情怀”或“职业情感”有关[1]。因此,如何在护理教育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对护生走向临床岗位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情感,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杰;王家翠;张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实践课不同教学模式对四年制医学影像本科生阅片分析能力的影响

    四年制医学影像本科生毕业后多数将在各医疗机构中担任影像技术工作,主要担任X线投照、CT和MRI等扫描工作。为适应今后的临床工作,在大学期间需要掌握一定的疾病影像诊断相关知识与技能。扎实的影像诊断理论基础有助于技师在投照/扫描过程中通过后处理等措施将病变区清晰显示,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影像图片。而高质量的影像图片是医生发现病变同时做出诊断的根本。因此,影像技术方向的学生学习医学影像诊断内容是必要的。四年制医学生理论学习时间和实习时间均少于五年制学生。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所有从事医学影像教学的教师面对的难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及改革探索,结合文献探讨如下。

    作者:李胜;朱新枝;邹文远;刘玥;曹阳;石思李;曾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甘肃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许多体育教师深受慢性咽炎、皮炎、颈椎病、静脉曲张、运动性损伤和焦虑心理等的困扰,影响体育教师的健康和工作积极性。改善工作环境,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对改善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毛建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活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社区为单位,随机抽取汉中市4个社区15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根据拟订的健康教育方案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个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此来判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情况:实验组患者对放弃偏咸的饮食习惯、坚持规律地运动锻炼以及按医嘱规律服药行为的采纳率较对照组高(P<0.05)。(2)体格检查指标: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促使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相关行为,社区医疗机构应加大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刘义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体会

    老年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培养是把研究生培养成临床医师的重要阶段,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全面的诊治能力为目标,不断提升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复合型的老年医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李雷;杨荣礼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CAI课件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优势探析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功能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于生命科学中形态学科的范畴。由于本课程研究的是肉眼看不见的人体微细结构,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学生需要展开丰富的想像力,发挥出空间思维能力进行形态重建,这对于刚进入医学院校的大一新生来说,是一门较难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

    作者:蒙兆年;陈红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我校2011级、2012级护理专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476人)和对照组(482人)。实验组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认为本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端正职业态度,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护理操作的人数比例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各医学院校推广并应用。

    作者:孙英;冯敬华;李柳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多元化考核在病原生物及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在病原生物及免疫学课程中引入多元化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自选考试和必选考试。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学生的肯定。

    作者:梁卉;周敏;皮克;欧阳坚;杨英;闻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头脑风暴法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头脑风暴法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175人作为实验组,采用头脑风暴法授课;170人作为对照组,使用普通教学法授课。将期末考试成绩和教学评价得分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认为头脑风暴法可以提高学习主动性及记忆力(得分>30分)。结论合理运用头脑风暴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并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迅速掌握并持久记忆学习内容。

    作者:敖华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PBL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新兴教学模式。将PBL教学法融入血液科临床见习的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血液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萍;黄美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信息化融合PBL教学法在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打破学习空间、资源的局限性,使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为提高教学效果,激发中职学生对生药学学习的积极性,将信息化融合PBL教学法应用于生药学教学中,贯穿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思考中。

    作者:李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药药剂学教学实践

    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对于高素质的中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将思维导图这一多功能工具运用于中药药剂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构建“整体观”的思维模式,同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质量,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李静;李潇;龚慕辛;李朝霞;翟永松;贺蕊;吴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结合宜昌三峡地区农村医学人才培养实践,从人才培养层次、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提高农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作者:孙光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翻转课堂在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温州护士学校2015级普通护理中专两个班设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解剖学理论考试成绩,并在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比较。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对照组为(65.3±7.52)分,实验组为(76.8±6.83)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性思维特质总分干预前对照组为(277.31±29.105)分,实验组为(274.51±24.95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281.71±24.591)分,实验组为(309.38±17.57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发展。

    作者:金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分析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对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

    目的:分析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对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某月全部专家门诊的有效挂号数据18559条,分别从就诊专家级别、科别、班别,一周内不同就诊时间4个方面比较预约挂号与现场挂号患者的候诊时间差异。结果预约挂号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为29.6分钟,现场挂号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为68.7分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挂号方式患者的候诊时间与就诊专家级别、科别、班别,一周内不同就诊时间有关(P<0.05)。结论预约挂号能有效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应积极加大对预约挂号的宣传力度,提高预约就诊率。

    作者:赵莲娣;宋国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三年制高等护理专业护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

    河南省2013年的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河南省2013年护理专业专科层次招生20848人,占护理专业招生总人数的47.47%;临床注册护士总数为176534人,专科学历占50.20%。因此,研究专科层次护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对高职护生的就业、再就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护士队伍稳定性等方面有着深远的、积极的意义。现依据三年制高等护理专业护生培养目标,研究适合三年制高等护理专业护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护理教学模式。

    作者:谢凤香;黄敬堂;冯晓敏;骆焕丽;朱秀敏;吕海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数字化技术的途径与方法,探讨将其融入课程教学的意义与必要性。

    作者:郭艳玲;王琳;班宇;蒲小猛;夏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台湾大仁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感受与体会

    台湾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台湾风格的人才培养和课程发展特色,其完善的学制及教育体系值得大陆高职教育借鉴。

    作者:唐正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