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生自我接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周凤雄

关键词:高职生, 自我接纳, 一般自我效能感
摘要:目的:探讨高职生自我接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量表(SA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某高职学院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生自我接纳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P<0.01),自我接纳评分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对高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干预可以从自我接纳水平的改善出发,对高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了解可以通过其自我接纳水平预测。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PBL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学科领域的教学,如口腔学、药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方面远远优于传统教学法,现将近几年有关护理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整理。

    作者:陈小华;邱华云;郭志强;唐秀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生物反馈治疗方案对大学生焦虑的治疗作用

    采用不同生物反馈疗法:音乐放松训练、想像放松训练、综合放松训练对具有焦虑障碍的90名大学生进行训练,比较不同生物反馈疗法对大学生焦虑的治疗作用。训练结果发现:训练前与训练后焦虑自评分数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疗法的效果不同,音乐放松训练效果好,想像放松训练次之,综合放松训练效果不理想;生物反馈训练前后,在不同性别间的焦虑自评分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生比女生肌肉放松程度高(P<0.05);训练后,独生子女焦虑自评分数低于非独生子女(P<0.05),说明独生子女的生物反馈训练效果更好。

    作者:马春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德育课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研究--以“沟通艺术”研究课为例

    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职业价值观和态度等成为个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我国教育者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力求建构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还未专门开设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情况下,可以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将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9)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同时采取稳定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加强交流、消除依赖心理、减轻焦虑等方法主动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恐惧、焦虑、抑郁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和对照组(P<0.05),提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主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获得较佳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并取得较为满意的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詹玉娇;何勤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微信在高职制药设备与工艺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目前制药设备与工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微信在高职制药设备与工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注意事项。

    作者:刘汉;蒋诚;王威;朱邻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中职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数学课堂的信息化有助于中职数学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实现教学过程的逐步优化、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现就中职数学信息化应用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于莉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医学院校研究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探索

    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从教学团队的组建与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贯通式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介绍滨州医学院研究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希望为建设更多的优秀教学团队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倪艳波;庞玉成;刘鲁英;张妍霞;金昌洙;栾希英;张立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3.0TMRI弥散张量成像及神经束成像检查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脑卒中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占22.45%。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人,死于脑卒中的患者达150万人,存活的脑卒中患者600~700万人,其中75.00%留有神经功能的障碍,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临床规范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非常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供选择的医疗检查方法越来越多,同时具备实用、快捷、准确、无创等特点的临床检查方法将成为医生和患者的首选。而影像学检查技术中的3.0T 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神经束成像(DTT)检查技术具有无创、准确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对病情不稳定和MRI检查无禁忌证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非常适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脑实质病变的检查,也逐渐成为一种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及定量研究的新的主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这种检查技术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社会经济效益将会越来越明显。

    作者:马晓平;马任飞;卢学明;魏娟娟;尚小芸;赵志;何景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比较35名AM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的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35例(35只眼) AMD患者治疗前平均佳矫正视力为(32.36±4.266) OD、眼压为(14.44±0.622) mmHg、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504.2±53.20)μm。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的平均佳矫正视力为(43.72±4.091) OD、(40.52±4.406) OD;眼压为(15.44±1.063) mmHg、(14.60±0.658) mmHg;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238.2±31.94)μm、(289.2±42.83)μm。治疗后患者的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短期内可显著提高视力、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但是因为观察时间短、病例数少,故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待多中心临床实验的验证。

    作者:熊岚;李玉婷;邱亚男;杨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品管圈联合朋辈辅学在ICU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联合朋辈辅学在ICU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按传统“一对一”的带教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联合朋辈辅学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和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和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联合朋辈辅学的方法应用于ICU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提高教学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临床带教效果较好。

    作者:赵春红;张丹;唐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职院校护理新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新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我院106名大、中专护理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整体情况良好,在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中,是否为班干部、母亲的关爱程度与护理新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政治面貌、父亲的关爱程度对护理新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个别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教育应设置人文护理教育课程,在专业课和临床实践环节中不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护生人文护理教育,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付保芹;申洪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大数据理念下高职院校系部信息综合平台建设与探索

    在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时代背景下,管理信息化将成为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当下的高职院校管理多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系部需要承担原先由学院各职能部门承担的各种类型的日常管理工作,旧式的管理工作模式难以高效、有序地应对现有的工作强度,管理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面对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依托大数据理念,设计并建设系部信息综合平台,介绍信息综合平台的功能及主要特点,提出不足与展望,为探索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供新的改革思路和实践指导。

    作者:白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2 mm与3.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2.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与传统3.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6月在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共100例患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行2.2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行传统3.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通过对A、B两组患者术后1天、1周、1个月的观察随访,记录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平均角膜散光及术源性角膜散光数值,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天和术后1周,A组平均角膜散光值小于B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平均角膜散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及术后1周,A组术源性角膜散光值比B组小(P<0.05);术后1个月,两组术源性角膜散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2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传统3.2 mm切口的超声乳化术比较,术源性角膜散光数值在术后短期内更小、术后视力恢复更快。

    作者:陈斐;杜允宏;鲍慧婧;刘永军;许茜;刘文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技能竞赛提高生物化学检验实践教学质量的体会

    目的:探讨通过举行技能竞赛对提高生物化学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启示。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4级临床检验专业1班、2班各50名学生,分为20个参赛组,每组5名学生,分为初赛、复赛、决赛,竞赛内容为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常规项目,评分标准依据校编《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训教程》。赛后当场统计成绩并分析结果。结果学生基本技能、实验操作项目掌握比较牢固,综合提高项目比较差,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要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竞赛为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的改革。

    作者:归改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论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将心理疏导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是现实的需要,同时还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根据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理论依据,从方法学的角度,提出加强心理疏导的几条有效途径,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苏庆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临床专业硕士生担任生物化学实验课助教的探索

    针对硕士生协助教师完成生物化学预实验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有效地指导硕士生开展实验助教工作的任务式教学法(TBL),为提升临床专业硕士生的实践能力积累经验,也为地方性普通医学高校开展硕士生助教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任晨霞;曹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市属高校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

    高等学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市属高校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市属高校管理现状,准确把握其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市属高校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步伐,对充分调动其办学积极性、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焱;曹伏明;夏小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浅析《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本着“能力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5个方面对老舍的《我的母亲》进行教学设计。

    作者:曹瑞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与医学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自我效能与其医学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部分RA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中的RA患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20.88±4.49)分,绝大多数RA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低等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医学应对方式的面对、回避因子呈正相关(P<0.01),与屈服因子呈负相关(P<0.01);RA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6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RA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其医学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RA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促使患者积极地管理疾病,促进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侯晓莉;巩亚琴;孔林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新医改背景下大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研究

    从国家新医改政策入手,分析大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绩效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并应用实证分析对绩效管理模式进行验证。

    作者:王东梅;李玉民;范颖飞;马磊;王晓丹;李振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