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技术型人才培养是当今社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而我校刚升格为医学类高职院校,面临着提高护生专业技能操作水平的严峻问题。充分利用高职护生对实训场所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实训场所规划合理化及利用率大化,可全面提升高职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方瑞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更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PBL教学法在高职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改革要点进行探讨。
作者:陆春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视频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自制显微镜油镜使用教学视频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减轻教师工作量,得到了师生一致认可,符合教学创新要求。
作者:钟芝兰;陈惠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本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双元制学历教育的运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介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质量管理和学科认证方式及德国工商会的任务与作用,浅谈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感悟。
作者:许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国学理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是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的总和。国学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陶冶情操,帮助其树立高尚的品格,而且能端正学生专业态度,促进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责任感,使之成为有博爱精神和健全人格的文化传承者与专业精英。基于此,分析研究国学教育在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的意义及路径,以期为护理专业教学提供更好的方法和借鉴。
作者:庞红梅;孙一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高校学风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关。笔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后进生的成因、转化工作的意义及转化措施3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后进生转化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葛萍;吴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党员育人导师制”,取得良好成效。本文就“党员育人导师制”实践中“导什么”“怎么导”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总结。
作者:张彬祥;王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卫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能力差,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角色扮演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文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翻转式教学是一种学生在课外学习新知识、课上完成知识内化过程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翻转了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在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成效显著。实施翻转式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高效组织课堂,引导学生完成更高层次的探究式学习。
作者:连佳芳;霍江涛;井娟;胡聪;王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微课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的设计及教学效果。方法试验组采用以传统教学为主、微课为辅的授课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并采用网上问卷方式调查试验组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及两组对授课教师评价的优良率。结果试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及对教师授课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对康复护理微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运用微课平台可提高康复护理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满意度。
作者:朱佳;廖桂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针对医药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在论文撰写中的指导需求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方法对2014届毕业生进行全面调查,运用Excel和SPSS 20.0软件对调查项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50.19%的毕业生论文选题是依据个人兴趣自主确定的,66.42%的毕业生认为开题报告很重要,53.21%的毕业生认为选修文献信息检索课有助于论文写作,62.26%的毕业生认为在论文写作前开设论文写作课较好,64.53%的毕业生认为平时缺乏训练且写作有困难会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结论在毕业论文准备阶段,需要加强对选题与开题的重视;在毕业论文撰写阶段,需要强化写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在毕业论文评价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答辩与互评机制。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在Unity3D开发环境中,在虚拟人体上标注穴位、经络等信息,并通过操作实现虚拟针刺训练,帮助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掌握穴位、经络等中医基础知识。系统发布在Windows和Android平台,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版本。
作者:张伟;张淑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通过对屠呦呦教授性格的4个心理特征分析,试图发现成功人士性格特征的共性,以利于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帮助学生取得学业、职业上的成就。
作者:黄智燕;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我国助产专业发展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已引起国家卫计委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国家开始重视助产专业人才培养,2014年进行助产本科教育试点,但目前招生仍以中、高职层次为主。在新形势下高职助产专业如何找准自身定位,以适应社会变革和职业需求,是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分析高职助产专业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助产专业改革的设想,以期提高助产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王玉蓉;黄华山;邹坤;王荣俊;周晓隆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团队合作模式在护理专科操作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护理专业2010级506名学生设为对照组,2011级536名学生设为实验组。在实习前的护理专科操作强化训练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法,实验组采用团队合作训练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两种训练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且对操作训练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团队合作模式运用于护理专科操作强化训练中,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专科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操作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操作练习的满意度,受到学生欢迎。
作者:龚慧慧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通过对卫生中专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办法。
作者:刘艳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药物化学基础是中职药剂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难度较大。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4方面讨论教学体会:明确学好本学科的重要性,优化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改进考核评价方式。
作者:朱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专家对高职护生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的看法与建议,为完善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山东省9所医院的18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访谈。结果高职护生就业主要是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岗位,应重点培养、方向培养,不建议宽泛式培养;高职护生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力、护理职业价值观十分重要,应重视培养正确职业价值观,加强实践培训,注重实习就业指导,并增加相关课程学时。结论高职护理教育要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岗位特点和护理专业职业能力需求,进一步完善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加强高职护生核心竞争力培养。
作者:郑硕;苗茂云;杨志丽;刘淑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对慕课的认知程度,比较他们在慕课的起源发展、慕课的机遇挑战、慕课对学习的利弊、开展慕课教学的需求4个维度上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大专、本科、研究生层次各6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研究生对慕课的整体认知处于较高水平;大专、本科、研究生3个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在慕课的起源发展、慕课的机遇挑战、慕课对学习的利弊、开展慕课教学的需求4个维度上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专业研究生对慕课的整体认知水平较高,应在本科生、专科生中推广和应用慕课,建立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的慕课课程体系,使学生能更好地享用优质护理教学资源。
作者:赵梦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通过对比3种实习小课教学模式,总结分析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结果显示,主动探讨型学习及传统教学结合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教学模式,是本科临床专业医学影像学实习小课值得提倡的优化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晋瑞;杨全新;陈欣;孙泓泓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