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探讨

周为民;勾彤

关键词:血红蛋白A, 糖基化/分析, 糖尿病, 妊娠/诊断
摘要:鉴于多数妊娠期糖尿病(GDM)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且空腹血糖(FPG)多为正常,若仅对GDM高危因素者进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筛选,约有1/3~1/2 GDM漏诊[1].为追求更好的GDM筛选方法,我们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用于产科临床中,现分析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腋下小切口及标准后外侧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常规后外侧切口与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发性气胸常规后外侧切口30例及腋下小切口治疗30例,随访2~18个月,对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胸管引流量、术后24 h停用强止疼药者(%)、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腋下小切口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标准后外侧切口组明显缩短(P<0.05),胸管引流量较标准后外侧切口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24 h停用强止疼药患者(%)较常规后外侧切口组明显增加(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死亡及术后复发.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且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作者:阎其涛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皮下囊虫病长期误诊1例分析

    现对皮下囊虫病长期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5岁.因皮下多发性结节5 a,加重伴头痛2个月入院.患者于5 a前不明原因右侧腹股沟皮下出现数枚黄豆大肿物,偶有发热,T 37.4~38.5 ℃,曾在当地医院查ESR 27 mm/h,PPD试验(5IU)7.5 mm/72 h.按淋巴结结核予抗痨治疗6个月,无效,后未做进一步诊治.

    作者:王勇;王海升;王强;马跃东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尿酸水平关系的探讨

    目的: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压及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血压值的不同分为三组,比较各组间血尿酸与血压的相关性,对各例患者分别检测血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甘油三脂(TG)和总胆固醇(TC),B超观察颈动脉变化,按B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血压、血尿酸水平.结果:三组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值分别为(318±35)、(366±37)、(426±52) μmol/L,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颈动脉内膜正常组血尿酸值为(269±51) μmol/L,内膜异常组血尿酸值依次为(318±38)、(366±46)、(429±51) μmol/L,各组间比较血尿酸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血压、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提示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易感因素.

    作者:刘爱学;王蕴;吴颖;于常英;梁晓慧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个体化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20例分析

    目的:采用个体化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治疗狼疮肾炎(LN),对每个患者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治疗.方法:20例患者根据狼疮活动程度,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用药前后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24 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情况.结果:经上述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肾外症状也有明显改善,有2例因不能坚持长期治疗,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其中1例死亡.结论:LN治疗过程中极易因并发症而导致治疗的失败,尤其是肝功能受累、感染、血白细胞下降,而我们采用个体化治疗,在每次治疗前后均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及免疫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等,确定各项指标适合冲击治疗再进行.同时向患者讲明长期治疗对LN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坚持治疗,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吴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控制骨科急诊漏诊发生的相关措施探讨

    骨科急诊工作中,患者就诊时间、同时就诊人数及伤情轻重程度等因素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特殊性,接诊时漏掉某些诊断的现象时有发生[1].漏诊一旦出现,不仅延误了患者的及时治疗,也极易造成医患纠纷.如何使漏诊率降到低是急诊科重要的一项工作[2,3].为此,我们用质量控制的树图方法对漏诊发生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漏诊率.

    作者:石忠琪;李梦彤;匡澜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急性胃肠炎并发肠梗阻误诊3例分析

    急性胃肠炎是临床常见疾患,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临床表现;肠梗阻也是临床常见疾患,以腹痛、恶心、呕吐为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并发肠梗阻二者症状重叠,极易漏诊、误诊.现将误诊3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正军;肖敏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艾滋病病毒在口腔科的传播与防护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对热敏感,56 ℃ 30 min能灭活.病毒在室温下较稳定,经4~7 d后能部分灭活但仍可能复制.研究发现, 医生在工作过程中,被HIV污染的针头和针尖,单纯一次性刺入皮肤而感染HIV的几率为0.3%.如果医生暴露的黏膜,包括眼结膜、口腔和鼻黏膜,接触了HIV污染的体液,其感染HIV的几率是0.09%.

    作者:闫志刚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脑猪囊虫病误诊1例分析

    对脑猪囊虫病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3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感,呈间歇性发作,数分钟后自行缓解,未行治疗.近日来症状加重,每次发作均无头晕、头痛,无意识障碍及肌力异常.

    作者:余英豪;杨玲;陈成庆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大面积脑梗死脑疝形成1例分析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大面积脑梗死脑疝形成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1岁.因腹痛10 d余,意识不清6 h余于2006-07-01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入院10 d前因中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在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并给予禁食、抗生素抗感染、善宁、胰岛素降糖等对症处理,入院前6 h左右突然出现全身大汗、气急后约1 h出现右侧肢体无力.

    作者:樊景云;黄宗文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异位胰腺引起上消化道出血1例分析

    对异位胰腺引起上消化道出血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1岁.因间断呕血,黑便5 d于2005-12-07收治我院.既往有慢性胃炎、冠心病病史,无乙肝病史.查体:BP 120/70 mm Hg,神志清楚,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HR 90次/min,律齐,腹软,肝脾未及,剑突下无压痛,肠鸣音4~5次/min,查Hb 70 g/L,RBC 2.18×1012/L.入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1)消化性溃疡;(2)消化道肿瘤?入院第2天晚又开始呕血,一次量约300 ml,解柏油样便400 ml,给予输血、制酸、止血治疗,次日早上行急诊胃镜检查,提示:(1)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其上可见溃疡;(2)胃黏膜贫血像.

    作者:龙辉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乳腺癌误诊32例分析

    目的:分析造成乳腺癌误诊的原因,找出对策,提高乳腺癌诊断水平.方法:对2001-09~2007-05我院接诊的32例外院误诊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误诊原因.结果:对年轻女性乳腺癌的警惕性低、部分基层医师乳腺疾病知识匮乏、诊疗程序不规范、乳腺癌早期诊断意识缺乏、辅助检查选择不合理、影像检查报告不规范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基层医师培训,普及乳腺癌早期诊断相关知识,规范诊疗程序,规范乳腺影像检查有助于减少乳腺癌的误诊.

    作者:马宁;胡崇珠;杨颖;王恩庆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小肠扭转坏死28例治疗分析

    小肠扭转坏死,特别是大段小肠扭转坏死,是严重外科急腹症之一.其特点是疾病发展快,死亡率高,存活患者并发症多.我院外科1987-01~2005-12手术治疗大段小肠扭转坏死28例,占同期手术治疗各类肠梗阻7.5%,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亚民;王清波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房早掩盖不典型文氏现象1例分析

    对房早掩盖不典型文氏现象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4岁.晕厥来诊.行24 h动态心电图(12导同步)检查示:P-P规律出现,平均频率53次/min,见P-R间期逐搏延长,于P3-QRS-T后其ST段上可见一逆行P波,其在Ⅱ、Ⅲ、aVF倒置,aVR直立;于P1-QRS-T后其ST段上可见一P′波,仔细分辨其于Ⅱ、Ⅲ、aVF 导联为直立,aVR导联亦为直立,似为一未下传的房早.

    作者:江岩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急腹症诊治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分析

    由于急腹症临床表现各异,种类繁多,腹腔脏器多层次紧密比邻,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因此临床急腹症患者中有1/3终仍未能确诊[1].医生的服务理念、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临床经验和所用的仪器设备等因素均可影响临床诊断,但思维方式错误则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因素[2].因此我们认为在急腹症的诊断过程中,重视逻辑思维分析对减少急腹症诊断的误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两例特殊病例及相关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李建军;任东林;马灿业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42例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MED治疗LSS 42例.结果:42例平均手术时间6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5 ml,平均住院时间7 d,切口均一期愈合,并发症5例.随访3~15个月,疗效按Nakai分级评定,优良率88.1%.结论:MED应用于单节段LSS,既能彻底减压,又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纪志华;孟志斌;李洪潮;周健强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泛福舒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防治.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予干扰素雾化和泛福舒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雾化和口服泛福舒治疗RRTI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淑敏;庞淑兰;岳爱红;庞保东;曹丽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留取新生儿尿标本简易方法的效果观察

    尿液检查不仅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疾病程度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能引起血液生化成分改变的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均有意义.尿液检查还可以用于药物、兴奋剂的监测和健康检查.尿液检验为无创性,取材方便.

    作者:桑桂华;孙秀红;王丽晶;孙智勇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单发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的MRI鉴别37例分析

    目的:探讨单发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的MRI鉴别诊断.方法:分析、总结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7例单个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骨质疏松性骨折好发在老年女性的胸椎,硬膜囊较少受压;肿瘤性病变硬膜囊多受压明显,附件往往受累,椎旁多有软组织肿块,信号分布也各有特点.结论:MRI能对单发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单发转移瘤作出较正确的诊断.

    作者:李宏亮;郎兆会;计学文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男性乳腺癌2例分析

    对男性乳腺癌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60岁.以发现右胸前包块1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右侧乳头下一约2.5 cm×2.5 cm大包块,界限不清,质硬,活动度尚可,无压痛,无乳头溢液.彩超提示:男性乳腺增生,不除外恶性肿瘤.遂行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右侧)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后行乳腺癌根治术.病理回报:(右侧)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12/22),免疫组化:ER(+),PR(+),cerb-B2(+).

    作者:刘斐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血培养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2 a来血培养病原菌在临床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血培养标本经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血双相培养瓶培养,标本检出病菌按常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有临床意义病原菌60株,以内科,外科、传染科、血液科、儿科为病区统计,病原菌分布有明显不同,其中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的细菌为主要病原菌(45.00%和31.67%),肠杆菌科菌前3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粘质沙雷氏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别占36.84%和20.00%.葡萄球菌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5.00%无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了解病原菌在临床各科室的分布特点,有利于医师对败血症的诊治,并可根据所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为制定经验治疗方案提出依据.

    作者:杨芳 刊期: 2007年第25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