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红
小肠扭转坏死,特别是大段小肠扭转坏死,是严重外科急腹症之一.其特点是疾病发展快,死亡率高,存活患者并发症多.我院外科1987-01~2005-12手术治疗大段小肠扭转坏死28例,占同期手术治疗各类肠梗阻7.5%,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亚民;王清波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硬膜下积液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5岁.主因智能障碍3个月于2007-05-30入我科.患者2007-03-01在矿井下关闭阀门遇工业管道煤气泄漏,当即昏迷,间歇性全身抽搐发作,并发急性肺水肿.急送山西省二院职业中毒科治疗,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药物及高压氧治疗.患者逐渐转醒,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科.入科时高度智能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指令性动作,不能言语.
作者:张禹;潘晓雯;孟祥恩;潘树义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FI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培养上清液及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骨髓活检标本VEGF及受体KDR、FIt-1的表达.结果:(1)治疗前AML患者骨髓细胞VEGF的分泌量及血清VEGF表达水平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血清VEGF含量低于治疗前(P<0.01).(2)AML患者BMMNC的VEGF、KDR、FIt-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 、62.5%和20.8%,对照组MMNC不表达VEGF及其受体.结论:VEGF及其受体在AM L发病中起主要作用,VEGF的表达水平对AML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尹惠卿;刘新郑;姚亚琼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常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即剧烈的胸骨后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0 min以上,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效果差,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结合心电图异常、心肌酶谱的动态改变诊断较为容易,而无典型胸痛的心肌梗死症状复杂多样,若警惕性不高,易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具报道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AMI患者漏误诊率约占32%[1].现将以不典型首发症状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误诊16例分析如下.
作者:谭子凯;司秋霞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由于急腹症临床表现各异,种类繁多,腹腔脏器多层次紧密比邻,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因此临床急腹症患者中有1/3终仍未能确诊[1].医生的服务理念、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临床经验和所用的仪器设备等因素均可影响临床诊断,但思维方式错误则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因素[2].因此我们认为在急腹症的诊断过程中,重视逻辑思维分析对减少急腹症诊断的误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两例特殊病例及相关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李建军;任东林;马灿业 刊期: 2007年第25期
急性胃肠炎是临床常见疾患,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临床表现;肠梗阻也是临床常见疾患,以腹痛、恶心、呕吐为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并发肠梗阻二者症状重叠,极易漏诊、误诊.现将误诊3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正军;肖敏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建立本市健康人静脉血血细胞各参数参考值范围,并比较有无性别的差异.方法:用日本光电6318K血细胞分析仪对5 400名健康成人进行血细胞常规检测.结果:大部分参数参考范围与文献报道大致相同.结论:部分数值存在地区、性别的差异.
作者:黄红革 刊期: 2007年第25期
2005-04~2007-03住院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403例,对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16例(78.42%),女87例(21.58%),年龄26~85(61.66±11.04)岁.其中按年龄分段为<40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
作者:吴敏;王天朝;潘家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炎性假瘤误诊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前诊断为肺癌7例,结核球2例,错构瘤1例.结论:本病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难与肺癌签别,加强人们对炎性假瘤的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
作者:刘军玺;云浩 刊期: 2007年第25期
藻酸双酯钠是从海藻中提取的类肝素制剂,临床适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和高血脂症.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 喉头水肿女,42岁.因脑梗死给予藻酸双酯钠静滴,于用药第6天,静滴结束后突然出现舌尖发木,并迅速出现咽部不适,发音困难,间接喉镜见声带充血水肿.给予对症治疗后,次日患者说话发音正常.本品能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促使血浆外渗,导致喉头水肿.因此,使用本品要掌握适应证、禁忌证[1].
作者:张新;孔军;王洪秀 刊期: 2007年第25期
本文仅就112例不同分级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重构表现作一检测,并与正常人对照,试图探讨前者对后者影响的一般规律性.1 对象和方法
作者:赵桂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1 病历摘要男,78岁.因全身瘙痒10 a余加重3个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可见红皮病样皮疹,皮肤呈弥漫性潮红,伴脱屑并有多量小结节,淋巴结不大.B超检查肝胆胰脾肾均正常大小.血常规显示WBC 46.0×109/L,涂片细胞分类,淋巴细胞0.80,中性粒细胞0.15,单核细胞0.03,嗜酸性粒细胞0.02;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正常;肝肾功能均正常.
作者:刘晓静;姜永广;贺秋萍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浙江瑞安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检出情况及体外药敏结果.方法:用珠海丽珠公司提供的支原体试剂盒对8 682例怀疑支原体感染的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鉴定、计数和药敏试验.结果:8 682例标本阳性率29.0%(UU阳性率25.8%,MH阳性率0.41%和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2.86%),其中女性阳性率33.0%,男性阳性率22.6%;UU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4.3%、78.9%、22.6%、82.6%、74.6%、67.0%、14.2%、17.6%、19.6%.结论:浙江瑞安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高,女性高于男性;九种抗生素中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的敏感性高,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已产生很高耐药性.
作者:李克诚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致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3岁.因上腹疼痛1周于2006-11-15入院.入院时T 37 ℃,P 83次/min,R 18次/min,BP 140/60 mm Hg,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血常规WBC 8.8×109/L,N 0.82.血淀粉酶193 IU/L,尿淀粉酶>1 600 IU/L.大便常规无异常.入院诊断急性胰腺炎.
作者:谭文用;罗澜云 刊期: 2007年第25期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 过敏反应男,71岁.因肺部感染给予5%葡萄糖液500 ml+阿奇霉素0.5 g静滴,9 d,用药3 d后患者双颜面和前胸出现皮肤发红、干燥伴瘙痒,双手背皮肤可见片状花白色斑块,前臂皮肤可见糠皮样鳞屑.即停药,给予抗过敏对症治疗,5 d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1].
作者:郭萍;李成建;沈滨;余彩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小儿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8岁.主因2个月前发热,轻度咽痛,有慢性扁桃体炎病史2 a.每年发作3~4次,临床诊断慢性扁桃体炎,于1998-04-04收住院.查体: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右颌下有0.2 cm×0.2 cm大小的淋巴结肿块,活动度尚可,无压痛.未触及其他部位表浅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四肢脊柱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咽黏膜慢性炎症,右扁桃体Ⅲ度肥大,表面见少许散在黄白色角化珠,左扁桃体Ⅰ度肥大,耳、鼻正常.
作者:赵广发;何娜;何兆增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安全性和对用药前后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变化和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联合治疗组,A组)36例,和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常规治疗组,B组)36例.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的控制情况,心电图变化以及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活化状态.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6 d后,心电图改善及血小板活化状态(CD63 CD62p)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住院和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出血和不良事件.结论: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钠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进一步改善ACS的治疗效果,值得研究.
作者:刘万莲;王红秀;陈超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在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清醒的认识到,现代医学体系应该是能动的、系统的、全程的、全身的、社会的、整体的、发展的医学体系,从本质上讲,医学就是一门关于人的生命平衡运动的科学.医学生就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素质修养包含了众多方面,对医学教育工作者们来说,其任务不该仅仅是帮助学生成为医学工作者,还应该利用学科优势指导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们掌握平衡生活方式,帮助其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使其成为全面健康的社会一员.
作者:徐颖;李文艳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前误诊的原因,提高避免误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08~2007-04收治的结肠癌患者52例中11例以急腹症表现的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过程.结果:术前诊断为阑尾炎4例,肠梗阻3例,肠破裂2例,肠套叠1例,肠系膜缺血性疾病1例.3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阑尾切除术15 d后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捷径手术,5例肿瘤切除肠造瘘术.结论:对结肠癌的认识不足,和术前缺乏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细致地体格检查是本病误诊的关键.
作者:周校先 刊期: 2007年第25期
血管性帕金森氏综合征(VP)是由于血管性病变导致脑内纹状体多巴胺受体功能异常所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群.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发病率增高,VP越来越受到关注.我科近年来治疗的VP 63例,占同期住院帕金森氏综合征(PS)患者的43%,现分析如下.
作者:杨静;赵燕;樊瑞敏 刊期: 2007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