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1例分析

李菲

关键词:儿童, 塑型性支气管炎/诊断
摘要:对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岁.因发热、咳喘3 d伴气促1 d于2006-04-24入院.患儿于入院前3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同时伴有咳嗽、喘息,曾于外院静点3 d菌必治、穿琥宁,热退,但咳喘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前1 d出现气促,故收入院.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与颈动脉血管硬化的相关性观察

    目的:研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30例DM患者为研究组,37例非DM患者为对照组,高频彩超观察两组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CCAD)和阻力指数(RI)差异;两组均观察双侧CCA及分叉处有无斑块,计算斑块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DM组颈总动脉IMT、CCAD和RI均高于对照组(P<0.01);DM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7% vs 35%,P<0.05).结论:CCA可作为DM动脉病变的超声观察窗口,高频彩色超声能直观动态地了解CCA病变程度及是否有斑块形成,对临床了解DM患者动脉硬化情况和预防脑梗死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易爱姣;朱洪辉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三维适形(X-刀)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25例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X-刀)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三维适形(X-刀)治疗方法共计收治患者25例,于治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CT.结果:完全缓解者6例,部分缓解者15例,无变化者4例,总有效率为84%;25例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结论:三维适形(X-刀)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朱旭勇;王红旗;刘艳;辛爱丽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十堰市2 107名体检者钙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十堰市人群钙营养的现况以及我们的对策.方法:以2 107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成人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BAP)来判定钙营养相关指标.结果:人群总缺钙率为28.72%,其中男性为27.66%,女性为30.60%,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对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60岁和≥60岁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人群缺钙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更加严重.应定期进行钙营养状况监测,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钙剂,以确保身体健康.

    作者:聂鑫;王晓征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肿瘤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

    1 病历摘要男,70岁.因持续性胸痛20 d余入院.患者既往无烟酒嗜好,无明确的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后胸部CTA检查示降主动脉起始部可见一2 mm×3 mm大小的壁内血肿,血管内未见真假腔.

    作者:黄春艳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血清游离PSA、总PSA以及f/t值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PSA(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及其比值(f/t)在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5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97例BPH患者以及53例Pca患者血清fPSA,tPSA浓度,计算f/t值.结果:Pca组和BPH组血清tPSA和f/t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在诊断灰区(tPSA值在4.0~10.0 ng/ml),两组患者间tPSA差异无显著性(P>0.05), 而f/t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tPSA为前列腺标志物,而fPSA及f/t值作为辅助指标,其f/t值在诊断灰区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超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继续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对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低血压的治疗作用2例分析

    持续胸外心脏按压(External Chest Compression, ECC)的适应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通常的做法是一旦自主循环恢复即终止继续按压.近我院对2例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术(CPR)恢复自主循环后病情仍危重,虽经扩容及多巴胺静脉滴注血压仍不能维持的患者,继续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终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长青;宋文翔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鞍上肿瘤伽玛刀术后下丘脑综合征1例分析

    对鞍上肿瘤伽玛刀术后下丘脑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8岁.因闭经1 a,头痛渐加重0.5 a,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2 d就诊.查体:视乳头边缘消失,高度水肿,脑膜刺激征(+),双侧巴彬斯基征(+),肌张力、肌力、感觉系统均正常.头颅CT扫描:鞍上类圆形占位性病灶,3.4 cm×3.2 cm.行伽玛刀治疗.

    作者:董闽田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以急腹症表现的结肠癌11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前误诊的原因,提高避免误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08~2007-04收治的结肠癌患者52例中11例以急腹症表现的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过程.结果:术前诊断为阑尾炎4例,肠梗阻3例,肠破裂2例,肠套叠1例,肠系膜缺血性疾病1例.3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阑尾切除术15 d后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捷径手术,5例肿瘤切除肠造瘘术.结论:对结肠癌的认识不足,和术前缺乏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细致地体格检查是本病误诊的关键.

    作者:周校先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我们随机抽查了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并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随机抽取我院2006年14 200例患者的门诊处方.

    作者:刘雪林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个体化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20例分析

    目的:采用个体化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治疗狼疮肾炎(LN),对每个患者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治疗.方法:20例患者根据狼疮活动程度,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用药前后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24 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情况.结果:经上述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肾外症状也有明显改善,有2例因不能坚持长期治疗,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其中1例死亡.结论:LN治疗过程中极易因并发症而导致治疗的失败,尤其是肝功能受累、感染、血白细胞下降,而我们采用个体化治疗,在每次治疗前后均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及免疫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等,确定各项指标适合冲击治疗再进行.同时向患者讲明长期治疗对LN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坚持治疗,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吴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衰53例原因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上尿路梗阻致急性肾衰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3例上尿路梗阻性急性肾衰患者的原因及临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至出院时肾功恢复正常者22例,血肌酐178~265 μmol/L者12例.结论:上尿路梗阻性急性肾衰以结石梗阻为主,占62.2%.其次是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或淋巴结转移压迫输尿管,占20.7%.膀胱镜下输尿管插管是急诊处理首选方法.肾造瘘术,输尿管手术,双J管置入是解除梗阻的主要方法.

    作者:孟庆国;刘颖;吕光耀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控制骨科急诊漏诊发生的相关措施探讨

    骨科急诊工作中,患者就诊时间、同时就诊人数及伤情轻重程度等因素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特殊性,接诊时漏掉某些诊断的现象时有发生[1].漏诊一旦出现,不仅延误了患者的及时治疗,也极易造成医患纠纷.如何使漏诊率降到低是急诊科重要的一项工作[2,3].为此,我们用质量控制的树图方法对漏诊发生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漏诊率.

    作者:石忠琪;李梦彤;匡澜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男性乳腺癌2例分析

    对男性乳腺癌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60岁.以发现右胸前包块1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右侧乳头下一约2.5 cm×2.5 cm大包块,界限不清,质硬,活动度尚可,无压痛,无乳头溢液.彩超提示:男性乳腺增生,不除外恶性肿瘤.遂行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右侧)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后行乳腺癌根治术.病理回报:(右侧)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12/22),免疫组化:ER(+),PR(+),cerb-B2(+).

    作者:刘斐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疾病33例分析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APC术治疗33例患者(胃肠道息肉20例,疣状胃炎7例,消化道出血6例) ,以观察其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3例中,20例胃肠息肉患者3月后随访,治愈率100%;7例疣状胃炎3个月后随访,治愈率85.7%;6例上消化道出血中,全部病例经APC治疗后均未再出血,治愈率100%.结论:APC可广泛用于消化道息肉、消化道出血、疣状胃炎等疾病的内镜治疗,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炳芳;郑斯杰;冯堃;陆永高;杨英;苏法;张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胃平滑肌瘤误诊为肝癌1例

    1 病历摘要女,56岁.主因食欲减退伴乏力、体重进行性下降7 d入院.入院时神清、贫血貌、肝病面容,巩膜稍有黄染,眼结膜苍白,肝脾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自诉有肝炎病史,平素食欲可,无特殊不适,二便正常.血液分析示:WBC 3.9×109/L,RBC 2.24×1012/L,Hb 50 g/L.腹部CT示:肝左叶下方见一约11 cm×7.7 cm×10 cm大小类圆形肝块形,边缘尚清.上缘与肝左叶实质关系密切,内密度欠均匀,见低密度坏死,胃体受压左移,胰腺受压变细呈条形,宗规异常象肝肿癌.到省级大医院就诊也考虑为肝肿物,但肿物活检示:生长活跃的平滑肌瘤,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06-05-22行剖腹探查术.

    作者:李银秀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 过敏反应男,71岁.因肺部感染给予5%葡萄糖液500 ml+阿奇霉素0.5 g静滴,9 d,用药3 d后患者双颜面和前胸出现皮肤发红、干燥伴瘙痒,双手背皮肤可见片状花白色斑块,前臂皮肤可见糠皮样鳞屑.即停药,给予抗过敏对症治疗,5 d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1].

    作者:郭萍;李成建;沈滨;余彩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门诊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分析

    目的:探讨我市不同发育期儿童全血微量元素现状.方法:无特意选取门诊592名儿童以原子吸收光谱进行全血分析.结果:不同元素在不同发育期的儿童体内合格率不同,铜镁合格率较高分别是铜99.83%、镁94.76%,而锌31.08%、钙22.80%、铁42.91%合格率均不足50%.结论:强化微量元素的干预,加大宣传,倡导全民丰富合理饮食,特别是对孕产妇应强化加锌食品的补给;对婴幼儿多食富铁食品;适当补充钙剂.

    作者:樊静;魏玲;孙兴旺;朱凤霞;于桂云;胡凤贤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静注氟哌利多引发锥体外系反应2例分析

    对静注氟哌利多引发锥体外系反应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24岁,54 kg.因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拟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既往无精神疾患史,ASAI级.硬膜外麻醉完善后切皮前5 min静注氟哌利多5 mg、芬太尼0.1 mg,因患者紧张,加用咪达唑仑1 mg,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术中镇静、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刘文佩;李雪莉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尿分析仪常见的假阳性与假阴性体会

    尿分析仪的普及其简单、快等优点很快被人们接受,但在实际操作中可出现一些假阳性或阴性,其试纸带在检测过程中受尿中化学因素干扰,对此我们将一些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褚艾君;王晓燕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隐匿功能性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分析

    对隐匿功能性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3岁.因上腹部胀闷不适半个月入院.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闷不适,呈间歇性,不向别处放射,无恶心呕吐,无返酸呃逆,无黄疸,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泻.

    作者:陈义加;王志娟 刊期: 2007年第25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