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纯钰
本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分析信息化英语教学的意义,提出信息化时代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作者:苗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消防员承担的灭火救灾、抢险救援任务具有频繁性、突发性和长期性特点,极易造成其心理创伤,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从临床诊断、结构性会谈和心理测试3方面进行心理创伤评估,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创伤治疗和干预.
作者:张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中职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校2016级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3个班90人为实验组,在实训教学中采用心理干预方案,并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考核成绩与综合职业能力优于对照组,且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较高.结论 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中职护生心理素质、沟通及应变能力与护理专业技术水平.
作者:王欣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基于天然药物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结合教学经验及学生心理特点,探讨高职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学课堂教学方法 ,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或技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针对当前卫生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生命意识淡漠、生命职责懈怠等种种生命素养缺失现象,学校需从知、情、行等方面加强学生生命素养教育;从以德育阵地为主、专业融合为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熏染,巩固学生自我教育等途径共同完成.
作者:梁曼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基于在高等院校开设家用化学品与人体健康选修课的必要性以及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兴趣培养、教学手段、课堂参与和课程考核4方面入手对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及实践,通过比较改革前后学生对课程设计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发现该教学改革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课程满意度,而且可提升学生对所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作者:庞元凤;蒋淑琴;黄沛力;施志雄;王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介绍人体解剖学实验中以动物眼球辅助感觉系统教学的标本制作和使用方法 ,为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手段,优化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梁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通过对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教育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并对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于微微;李继宏;丁亮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为适应社会需要,高职高专院校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开展精准医学教育.口腔医学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创新开展教育活动,从临床知识的整合和扩展、师资队伍建设、社会实践内容与形式等方面构建新的医学生培养模式,以培养出适应当前精准医学发展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
作者:杨旭;赵志军;刘晓东;梁源;邵建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联合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5级两个班,一班120人为对照组,另一班120人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实施翻转课堂联合支架式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自主学习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翻转课堂联合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的创新,可为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一条崭新的路径.
作者:潘纯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以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在高中阶段对有关课程的兴趣、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原因、不同时期专业态度、中学阶段知识储备对医学学习的影响等信息,用教育统计学相关性原理,分析高中课程成绩间、大学基础医学课程成绩间以及高中学业成绩与大学基础医学课程成绩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提示,医学高等院校招生时,可适当提高高考英语成绩权重,建议以生物、化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录取的选考科目.
作者:施文荣;刘艳;郑辉;余文珍;陈玲;涂春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血脂、颈动脉的影响.方法 选择13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彩超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降低,斑块面积缩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在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更好地降低血压,同时降低血脂、血清炎性因子、IMT水平,缩小斑块面积,从而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董桂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临床医学专业(Bachelor of Medicine&Bachelor of Surgery,MBBS)留学生规模越来越大,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 和评价体系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见习带教为例,总结带教经验,为今后MBBS留学生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肖洁;冯素玲;罗颖嘉;马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语文作为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学校、教师及个人层面分析中职生出现语文学习倦怠的原因,并从学校育人理念以及教师教学理念、课程改革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达到消除学生学习倦怠的目的 .
作者:严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高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5级护生为对照组、2016级护生为实验组,通过问卷调查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前后的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对教学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改革,能提升护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刘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通过中心静脉长期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4例,分为感染组(7例)和正常组(37例),分析感染相关因素并进行菌群培养.结果 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合并糖尿病、穿刺次数、置管时长是CRI的危险因素;对CRI患者菌群培养后共分离出病原菌77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比例高,其次为革兰氏阴性菌.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I几率较高,临床工作中要关注高危患者,并进行预防性治疗.
作者:陈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索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培育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合肥职业技术学院144名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以信息化培训、信息化技能大赛、建设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等作为教师信息素养培育措施,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将培育前后高职教师信息素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培育后教师信息素养自我评价、客观评价得分显著提高(P<0.01).结论 采取多种培育措施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作者:汪为聪;袁翠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提升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操作能力一直是高校不断探索的课题,《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高校采取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加大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基于当前药企对本科人才的精细化需求,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将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3门专业核心课程加以综合,改为一门综合实验课程.教学中选取某一药物,按照大生产操作流程,截取合适的工艺技术,从原料制备、剂型构建和质量控制3方面入手,让学生按步骤操作,终通过质量分析结果 检验学生操作能力.这不仅能使学生直观认识药品生产及分析的整个流程,而且记忆深刻,也为将来研究生阶段的实验操作奠定基础.
作者:张忠山;王晓梅;钱坤;刘春冬;张立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来华学医的留学生是个特殊群体,传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不适合留学生,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根据留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设计适合的模块式实验教学并初步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晓楠;李群;刘淼;唐媛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主题班会的本质是校本德育活动,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工匠精神与兵团精神结合下的德育为主题,从教育目标、设计思路、实施过程、效果反馈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为工匠精神与兵团精神结合下的中职德育提供一种新方式.
作者:孙嘉伟;杜陈晨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