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王惠
目的 分析我国护理院校综合实训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现状,为护理院校综合实训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在CMB、CNKI、万方、维普四大数据库中检索我国护理院校关于综合实训的教学研究文献,从发表年限、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材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25篇,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从2011年以后数量明显增加;大多数文献(71.2%)的教学对象为大专或高职护生.实习前的综合实训较多(占65.6%),主要是多课程间的综合实训(79.3%);非实习前综合实训较少(34.4%),主要是课程内的综合实训(72.1%),如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94.4%的综合实训使用的是自编教学讲义,仅有一本已正式出版的教材在某高职院校中使用.结论 综合实训近年来在各级护理院校普遍开展,尤其以实习前居多.实习前的综合实训主要侧重于多课程间的综合,而非实习前的综合实训则以单课程内的综合居多,且开展较少.在综合实训中,急需加强教材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向家艮;谭益冰;李春;何婉婉;胡亚南;李伊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职助产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熟练的本专业基本操作能力,能在医疗、保健机构从事助产、母婴护理及妇幼保健工作.基于助产专业实训实习现状,要达到国家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助产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建设助产专业校内仿真实训中心是有效途径之一,能助力我们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郭玉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前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变化,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及自设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实习前(P<0.01),实习前学习资源、 学习动机、 自我导向学习经历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呈正相关(P<0.01),实习后小组学习、实习经历、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临床小讲课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适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导向学习.
作者:张小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通过对高校入学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北京卫生职业学院近几年高职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实践,探讨增强北京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学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为新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谷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通过分析高职护理伦理学与护理与法的教学现状,运用整合理论对护理伦理学和护理与法教学内容从专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出发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内容冗余度小、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课程——护理伦理与法,为护理人文课程整合提供依据,促进护理教学改革发展.
作者:邵广宇;张朝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食谱编制是营养学实践性的集中反映,也是营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阐述应用Excel编制食谱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例详细介绍应用Excel编制食谱的工作程序、工作要点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王晓晖;刘朝晖;王海香;张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近几年中医药院校新开设的专业,该专业课程门类多,招生人数少,存在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培养中医药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以该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建设为例,从师资、教学等方面探讨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具体培养模式,有助于我校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作者:李娟;李顺祥;覃丽;肖作为;田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工作对于医院质量管理与控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统计工作不是医务科或者统计科的工作,其涉及全院各个科室,甚至每一个人.需要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协助完成.目前,临床医务工作者在医院统计工作方面存在一定欠缺,统计知识和技能缺乏.在这种形势下,应将医院统计学知识纳入临床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因此,在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开设医院统计学课程至关重要.
作者:刘海霞;胡乃宝;韩春蕾;王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无偿献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无偿献血宣教.方法 自行设计高职院校学生无偿献血调查问卷,便利抽取489名湘潭市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1.45%的学生知道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86.71%的学生对献血持肯定态度;57.67%的学生参加过无偿献血.促进无偿献血的因素有自我效能献血动机、献血知识掌握度、公民荣耀与责任感等,阻碍献血的因素有献血知识缺乏、献血安全性认知、周围人的态度等.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献血知识合格率、对献血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和有献血行为的人数比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教,可促使学生对无偿献血态度和行为的转变,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达成无偿献血意向.
作者:郭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结合校级精品课程社区疾病与预防的建设情况,介绍该课程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北京市某医科大学3个长学制年级的医学生连续进行追踪测试并收集测试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长学制医学生除身体机能中的肺活量得分逐步提高(P<0.05)外,其他测试项目得分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台阶试验与耐力得分虽然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方海涛;杨启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近年来,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从顶层设计到微观层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步入飞速发展阶段.自2002年就业导向理念提出至今,我国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转型、改善民生及缓解劳动力供需矛盾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就业导向下职业教育的负向功能也暴露出来,如何大限度消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李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107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139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率0.7%,对照组患者感染率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1%,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有利于降低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雪玲;蔡蕾;吴彩霞;黄江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开发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高职护理专业护理药理学隐性课程,根据课程性质,突出桥梁学科的特点,融入护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内容,注重发挥科学家的榜样作用、临床实例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隐性课程的熏陶下,明确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为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赵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随着当代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使得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应增多,这给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与挑战.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现状为研究主体,动态分析不同贫困认定等级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以资助和育人相统一为目标,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
作者:刘正立;金静;邱冰月;李蓉;郝家领;田家豪;韩爱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辅助循环的并发症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CCU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82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资料.结果 82例患者的平均带泵时间为23.8小时,其中病情好转的75例,治疗有效率为91.5%.治疗期间有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出血与血肿9例,其中3例因严重渗血提前拔管;肉眼血尿2例;感染高热1例;导管堵塞1例.未发生下肢缺血、气囊破裂、压疮、导管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对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给予恰当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预后.
作者:胡晔;张入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护理学基础的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值得我们深思.我校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针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实验教学资源、调整课程设置与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刘娟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为培养适应实际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本科护理人才,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模式,对护理学本科专业推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手把手培养青年教师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作者:韩德兰;苑建兵;韩媛媛;鲍亚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胰岛素及其前体胰岛素原功能和结构异常是发生糖尿病的原因之一.人胰岛素基因变异影响胰岛素合成的各个环节,已经被确定为新生儿糖尿病、青少年早发性糖尿病、自身抗体阴性1型糖尿病和早发性2型糖尿病的病因.前胰岛素原突变可以引起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胰岛素原血症,其机制主要与胰岛素原错误折叠、内质网应激及胰岛B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王晚霞;蔡剑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训教学、教学评价改革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张丹丹;王惠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