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中药鉴定技术高效教学范式

贺百花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 教学方法, 中药质量标准
摘要: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为目的,针对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与体会,对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以达到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根源及对策

    医学人文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目前,医学人文教育领域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安排不合理、医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等.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优化整合人文课程设置,提升人文课程师资的综合素质,改进人文课程教学方法,多渠道构建隐性课堂.

    作者:王志贤;卢景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大学生的死亡态度及其对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研究

    目的 分析大学生的死亡态度及其对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方法 随机抽取珠海市3所高校部分在读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临终关怀态度调查表》评价大学生的死亡态度及其对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结果(1)DAP-R量表总分(89.44±16.37)分,5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接受、死亡逃避、死亡恐惧、趋近接受、逃避接受.宗教信仰、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家庭对待死亡的态度、所学专业是大学生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2)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趋近接受、逃避接受维度得分更高(P<0.05);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大学生死亡恐惧、死亡逃避维度得分更低(P<0.05),而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更高(P<0.05);家庭对待死亡态度开放的大学生死亡恐惧、死亡逃避维度得分更低(P<0.05),而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更高(P<0.05);医学生死亡逃避维度得分更低(P<0.05),而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更高(P<0.05).(3)仅26.46%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死亡教育相关知识;61.07%的大学生表示比较希望和非常希望设置死亡教育课程.(4)临终关怀照护态度总分(96.20±11.57)分,性别、宗教信仰、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是否经历亲人离世是影响大学生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的因素(P<0.05).结论 大学生群体普遍缺乏对死亡和生命意义的深入认识及思考,但对临终关怀照护的总体态度趋向积极. 死亡教育应该在中国社会广泛推广,但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佳;张金峰;袁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关于新形势下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的思考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儿童皮肤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儿童皮肤病学人才的培养方式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导致我们在儿童皮肤病学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领域缺乏创新型人才,也迫切需要进行临床儿童皮肤病学教学改革.通过分析儿童皮肤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临床儿童皮肤病学教学改革方法,以期培养更多高素质儿童皮肤病专科人才.

    作者:甘立强;王华;倪思利;谭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策略

    高校扩招、学分制的实施、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网络的普及以及高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等,对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挑战.就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应对新挑战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应对策略.

    作者:刘菊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职药学教育中提高职业素养的探讨

    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空前紧张,医患纠纷频频发生,社会上出现一些医药领域的丑闻,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药学人员来说,职业素养较低、人文关怀能力欠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代药学教育在强化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职业素养教育.因此,探讨如何确立学校-社会一体化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李俊雅;李君;吴梅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以三导向教育模式为指导浅析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

    以齐齐哈尔医学院构建的三导向教育模式为指导,浅析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主要介绍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意义以及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具体解决办法,期望全面提升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不断发展添砖加瓦,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作者:张晓杰;费洪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卫生管理运筹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运筹学是卫生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利用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知识来解决复杂问题.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实践等,改革教学方法,引入PBL教学法,注重教学案例的选择等,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现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服务.

    作者:王岩;何兰;宋运娜;滕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信公众平台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微信公众平台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潍坊护理职业学院2014级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实验组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课后分别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料,通过浏览学生在公众号的留言,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在提高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适合推广应用方面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汪娟娟;郝凯;何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采用简化护理程序进行中职内科护理教学的效果初探

    目的 探讨简化护理程序应用于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128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63名)和对照班(65名).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对照班运用护理程序五步法(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进行教学,实验班运用简化为3个步骤的护理程序(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进行教学,并将护理诊断逐一与护理措施紧密衔接.比较两班期中、期末考试合格率,并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两班学生对应用不同的护理程序进行教学的评价.结果 实验班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或P<0.01),实验班对本组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对照班(P<0.05或P<0.01).结论 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简化的三步法护理程序,并将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逐一与相应护理措施紧密衔接,可减少教学步骤和识记内容,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俞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信息技术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整合下的新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在网络无悦不在的当下,学习者获得的知识不仅仅是来源于教师的讲授,而是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在他人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而是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工具.这样,学生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教师不再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来进行知识的讲授,这些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 学生可以看微课、听播客、看电子书,还可以在网上和别的学生讨论,在需要的时候查看需要的材料;教师也可以腾出更多时间与学生交流.

    作者:关艳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职院校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思考

    高职院校班级制度文化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建设主体责任不清、学生纪律意识不强、建设文化氛围不浓的现状,提出建设科学化的高职院校管理制度、落实建设主体、融入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创新开展班级活动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路径.

    作者:谢宏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PBL教学法在卫生信息管理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增强卫生信息管理学教学效果中的差异.方法 在实验班使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在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期末测试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结果 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低于实验班(P<0.01),成绩优秀率和及格率也低于实验班(P<0.01).两班高分与低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卫生信息管理学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王家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加强医学生情绪智力和自我效能感培养的重要意义

    医学生正处在人格完善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情商教育与学生成才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所以对当代医学生进行情商教育与培养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医学生情绪智力和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发现情绪智力和自我效能感是决定学术成绩的两个关键因素,并且情绪智力维度中的情绪知觉和自我情绪管理是影响自我效能感为显著的因素.

    作者:汤晓静;庹素馨;孙丽君;郁胜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SOD提取、分离和纯化的任务驱动型教学设计

    SOD提取、分离和纯化的任务驱动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任务驱动型教学设计中如果能考虑到任务的可行性、开放性和可评价性,将为学生今后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崇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构建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历程的研究总结,构建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刘卫东;韩坤;王国祥;高宗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校园文化的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坚持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创建富有医学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以甘肃医学院为背景,分析当前医学院校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作者:胡海燕;李超;李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合理设疑提高中职卫校病理学教学质量

    在病理学教学各个环节中合理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重点,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林丽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开展方剂学等级考试的探索与实践

    考试制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校开始探索实施方剂学等级考试制度,等级考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红梅;范颖;张林;李然;卢健;訾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硒制剂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自身抗体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硒制剂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CLT患者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和对照组,治疗组1(44例)给予硒酵母200μg/d,治疗组2(40例)给予硒酵母50μg/d,对照组(46例)随访观察3个月,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3个月测定血清TPOAb、TgAb、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及甲状腺各径线数值.结果 补硒治疗后,治疗组1 TPOAb、TgA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 TPOAb、TgA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日给予200μg硒可降低CLT患者TPOAb、TgAb水平,每日给予50μg硒对降低TPOAb、TgAb水平可能剂量不足.

    作者:高宏霞;刘静;冯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职学生厌写作文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加之学校、教师在教育策略和教育理念上出现偏颇,是导致学生厌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教师要积极思考,主动采取应对策略,加强作文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今后在职场的竞争力.

    作者:牛富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