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继花
目的 探讨护理技能竞赛对大中专护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影响.方法 纳入已经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大中专护生721例,根据护生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护理技能竞赛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为参加过各级护理技能竞赛者,对照组为未参加过护理技能竞赛者.观察两组护生毕业前综合能力考评得分及自评情况.结果 综合能力考评情况:研究组整体素质、汇报病历、操作技能、医患沟通、病历书写、理论联系实际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综合能力自评情况:研究组沟通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协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技能竞赛能够有效提高大中专护生综合职业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作者:黄秋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BTEC理念下中职助产专业教学中采用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法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4级助产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在学完助产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于实习前一个学期开展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试验组),并与传统实训教学(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学生通用能力总分(47.44±8.30)分、平均(2.64±0.46)分,对照组学生通用能力总分(40.74±8.32)分、平均(2.26±0.46)分,试验组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能力、与他人相处和配合能力、交流和沟通能力、任务管理和解决问题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及通用能力总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助产技能综合实训实现了教学和临床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通用能力.
作者:李宏;张茹;丘灵芝;詹惠琴;张慧;路文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用输液恒温器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 将实行肠内营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将营养液提前加热后在室温环境进行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输液恒温器加温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反应、营养液保持温度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使用输液恒温器对持续滴注的肠内营养液进行温控,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使用输液恒温器行肠内营养,操作简便,可减少并发症,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玲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开展中职护理技能竞赛,有利于护理教学与临床护理接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操作能力,有效促进中职护理教学改革和中职护理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加快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从基本资料收集、整体素质培养、参加校内护理技能竞赛、三甲医院实习、精心选拔与科学培训等方面制订规范化培训方案,使学生取得竞赛好成绩.
作者:陈清波;梁园园;蒋晗晖;凌玲;刘伟玲;邓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对广西医科大学儿科学全英文教学中技能培训模式进行探讨.儿科教研室精选教材,依托校内技能培训中心,综合应用辅助教学手段,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留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效果,探索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燕;农光民;梁秀安;黄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以教学实例解析计算机模拟软件SYBYL在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将计算机模拟软件应用于药物化学课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药物化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能独立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合格医师.广西省紧随政策导向,于2015年初贯彻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笔者对广西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规培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永辉;韦甜露;覃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实习是法医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大学教育的后阶段,该阶段教师的带教与管理直接影响实习生实践能力培养.
作者:郭方超;陈厅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已不仅仅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还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如何提高预防医学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入手,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人才.
作者:于光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背景下,对医学检验专业必修课临床检验基础(简称临检)教学环境、资源、方法 及活动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临检教学方法 和手段创新,增强学生知识获取和协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作者:郝艳梅;潘少君;张楠;庞士伟;曹蕴;谢明章;李玉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近年来医患纠纷频发,不但损害医患双方的利益,而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对象和消费者,在医患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笔者通过对患者视角下医患冲突的现状、成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以下解决途径:媒体客观公正评价、提高患者自身素质、提升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医院实施人性化管理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作者:董海涛;何金;梁悦;郭倩;赵珊珊;冯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非常必要.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研究探索构建病理学翻转微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能力测试和专家评议综合评估其对提升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对培养创新型病理学人才、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婷;李希宁;王旗春;顾红光;周洪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医学是具人文精神的一门学科,医学教育必须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本文结合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现状,以时下较方便快捷的Html5为平台向学生推荐优质图书,进而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同时结合案例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项目亮点和创新点,归纳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作者:秦圣奥;杨静怡;徐爽;宋佳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结合民族地区中职学生特点,优化、编排、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沟通和解决问题能力,以适应临床岗位需求.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在护理技术实训中采用分解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萍;刘莉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程序教学法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适合静脉输液教学的方法 .方法 选择我校2013级护理专业4个三年制教学班256人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与程序教学法进行静脉输液教学.结果 实验组静脉输液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程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裴华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医师承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繁荣以及核心人才培养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医人才培养以院校和师承教育为主,自学、家传等多种模式并存,表现出鲜明的传承性、统一性与连续性特征.
作者:李世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微信的即时性、互动性及在高校学生中的普及性可用于改善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本文探索从日常交流内容、与其他社群或平台的链接及采用一定的社群管理模式等方面来保证微信教学群的活跃度,并探讨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李劲峰;程向丽;孔艳蕾;史晓红;覃凯;袁淑娟;郭睿;解军;程牛亮;于保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护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建设优秀师资队伍的举措之一.现就我校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实践过程、成效和存在问题等进行总结与探讨.
作者:庄佩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