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荣;郭元霞;孙鸿;刘峰;司亮;马琴;马强;张锦丽
实习是法医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大学教育的后阶段,该阶段教师的带教与管理直接影响实习生实践能力培养.
作者:郭方超;陈厅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河源市卫生学校为使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采取考前回校集中复习、层层加强管理的做法,教师用心辅导,学生认真学习,通过率大幅度提高.笔者认为,学校只要重视教育教学,一切为了学生,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文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提高护士落实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减少工作缺陷,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将简化的各班工作流程、护理文书、交班模板、特殊标本的留取方法 、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注意事项、重要部门联系电话、新药说明书等内容,打印成1/4A4纸大小,并与一些空白纸片(临时记录)装订成小册子套上皮套,放于护士工作服口袋.结果 口袋笔记本(口袋本)取材方便、经济,便于携带,使用后护士在完成岗位工作、主动学习、积累相关知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护士口袋本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田建华;黄艳;肖闽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的护理方法 .方法 遵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30例于我院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且术后并发吻合口漏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吻合口漏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邱怀玉;何素娥;郭佳华;胡敏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在护理技术实训中采用分解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萍;刘莉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结合民族地区中职学生特点,优化、编排、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沟通和解决问题能力,以适应临床岗位需求.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临床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应用于临床实践,重点解决医学研究中方法 学问题的一门课程.针对护理专业本科生特点,我们利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将每种流行病研究方法 结合研究案例设为一个教学模块,将设计、测量和评价渗透在每个教学模块中,并结合PBL教学方法 设置相应的临床问题,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闫宇翔;宋曼殳;王虹;刘芬;何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科研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在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具有自己的特点,其教科研能力、教科研管理水平及教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待提升,实现以教科研工作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教科研工作为助推力促师资队伍建设,以教科研工作为纽带实现服务社会功能的终目标.
作者:张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微课教学对中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教学的作用.方法 从我校护理专业2013级大专班中随机抽取由同一名教师授课的8个班共4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1~4班采用常规教学,5~8班采用微课教学,对采用这两种教学方法 的班级进行量化评价及比较.结果 从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学生评价教师、测试成绩4个方面来看,微课教学好于常规教学,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微课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五官科护理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尉;宫立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郑州市医疗联合体模式下社区护士对岗位培训的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郑州市292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对培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但不同护士对培训的需求不同.结论 在医疗联合体内需要建立满足社区护士需求的规范化岗位培训长效机制.
作者:杨亚平;梅永霞;张振香;渠利霞;徐晖;张春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为有效提高学生医学微生物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知识,我们将信息化教学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利用信息化教学的工具性改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人文性加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
作者:郑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缩唇腹式呼吸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病区病情稳定后出院的138例COPD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训练指导,观察组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训练时间为8 w,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训练8 w后呼吸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8 w后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l)、FEVl/FVC和6分钟步行测定值、呼吸频率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缩唇腹式呼吸能有效改善COPD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稳定病情,减少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庆华;闫慧敏;王凤;徐殿红;谭洪东;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大幅度提高,但他们社会阅历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法制教育,对法律一知半解,法律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制教育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少数民族中职生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对提高中职生法律意识的途径进行探讨.
作者:范继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临床实习是本科生进一步理解神经病学知识、掌握神经病学思维方法 的佳途径.在临床教学中,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以临床病案和问题为基础的学习3种教学方法 各有利弊,应根据神经病学知识特点、教学双方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作者:黎佳思;张雷;韩宁;毕晓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根据中职生学习现状以及解剖学基础课程特点,提出在教学中采用以LBL教学法为主、PBL教学法和CBL教学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代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能独立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合格医师.广西省紧随政策导向,于2015年初贯彻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笔者对广西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规培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永辉;韦甜露;覃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PACS结合PBL教学法,可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骨科知识,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陈铿;余珍燕;李春海;沈慧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药用植物标本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工具.目前主流的药用植物标本有浸制标本、腊叶标本、新鲜标本.我们综合各种标本的优点,采用塑化技术制作出一种新型药用植物标本,既很好地保留了植物的原貌又方便移动,直观性强又美观,且经久耐用.
作者:徐芳辉;唐敏;王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及其家属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探索解决对策.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2016年8—9月门诊输液室287名受访者进行调查.结果 61.6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选择输液治疗,38.33%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选择输液治疗,有75.71%的受访者表示选择输液是医生建议,71.08%的受访者经常输注抗菌药物,23.70%的人曾出现过输液不良反应,一年输液2~3次的人占49.82%,59.93%的人一次输注2瓶液体.结论 多数受访者对输液治疗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需要进一步加强宣教.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静脉输液指南及管理规定,规范临床输液行为.
作者:茹爱忠;刘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6例.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护理.出院后,对照组进行常规电话或复诊随访,实验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两组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以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分别对日常生活能力(ADL)、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同时分析患者遵医行为变化.结果 出院后3个月、6个月两组ADL和肢体运动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了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韩斗玲;吕金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