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星;G.E.Duhamel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在视网膜光损伤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Sprague-Dawley(SD)鼠置于1 000~1 400 lux弥散白色冷荧光灯下光照2、5、7 d后行OCT及组织学检查.其中OCT检查采用经鼠视网膜后极部的横向线性扫描,计算机自动测量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厚度,并与组织学测量结果相比较.结果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SD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呈进行性变薄.OCT检查测量的视网膜厚度改变[光照2、5、7 d后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79.11±12.01)、(159.27±12.81)、(133.67±11.46)μm]与组织学的测量结果[其相关厚度分别为(144.26±9.36)、(116.16±11.24)、(97.27±10.68)μm]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5,P<0.01).结论OCT技术可以反映光损伤所致的视网膜变性鼠视网膜结构的进行性改变,是一种简单准确的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纪淑兴;严密;张军军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以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促进培养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行为,观察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对诱导毛囊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经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后,促进形成凝集性生长团,再与毛囊上皮细胞共同移植于裸鼠皮下,分别于8、12周进行组织学检查,观察毛囊形成及分化程度.结果8周后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的毛乳头细胞组可见有毛囊样结构形成,未处理组仅见松散细胞团;12周后两组均可见有毛囊样结构形成,但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组较未处理组诱导形成毛囊样结构分化更成熟;真皮成纤维细胞组未见有毛囊样结构形成.结论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特性对其诱导毛囊形成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细胞呈凝集性生长后,其生物学功能增强.
作者:麦跃;刘荣卿;伍津津;程波;唐书谦;钟白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研制具有消除抗坏血酸干扰的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方法用电化学法聚合邻苯二胺膜于铂电极上,并将葡萄糖氧化酶嵌合其中,制成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结果该传感器对葡萄糖有很好的灵敏度、响应性、线形性、稳定性和抗抗坏血酸干扰性,灵敏度为0.39 mA·mmol-1·L-1,响应时间5 s,线性范围是3.5~7.5 mmol/L,稳定性为25d,抗坏血酸浓度低于80μmol/L时,对葡萄糖的测定结果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该传感器可有效地消除抗坏血酸的干扰,为研制实用型血糖检测仪奠定了基础.
作者:蒲晓允;邵方;李招权;黄辉;邓均;张春雷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茶树油(teatree oil,TTO)对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的杀灭效果,了解TTO对病毒的灭活能力.方法根据消毒技术规范指定的方法,采用细胞感染试验测定病毒与各浓度TTO溶液作用前后感染细胞的滴度.结果0.5%TTO作用40min和60min能分别灭活PV 4.33 log10和5.5 log10;1.0%TTO作用40min和60min能灭活PV 5.33 log10和5.5 log10.结论TTD对悬液中的PV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作者:王懿;王振维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利多卡因是作用较强的局部麻醉剂,具有吸收快,扩散强的特点.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3年10月,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联合官腔粘膜表面麻醉于孕10周以内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华琼;吴庆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随着各式各样儿童玩具的增多,儿童腭部外伤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近5年来,我科收治儿童腭部外伤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登远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Smad2,3,4,7蛋白在5/6肾切除模型中的定位和表达变化.方法Wistar大鼠行5/6肾切除,分别于模型4、8、12周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检测Smad2、Smad3、Smad4和Smad7蛋白的定位和表达;纤维化程度通过测定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来判断.结果Smad2、Smad3和Smad4主要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表达,而Smad7主要在肾小球表达.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肾小球Smad2、Smad3和Smad4蛋白表达逐渐增加,而Smad7蛋白表达却逐渐下降,并伴有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明显增高.结论TGF-β/Smad信号通路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进程,Smad2,3,4高表达和Smad7负调控不足是本模型TGF-β高表达导致肾小球硬化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金海;黄云剑;蔡文琴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肠套叠在小儿发生较多,成人较为少见[1],因而腹部侧伤后发生肠套叠报道甚少.我科于2003年抢救治愈成人腹部创伤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继发肠套叠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溦;文亮;尹昌林;阎伯刚;楚军;张渝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对肺癌细胞上粘附分子配体(slex)表达及肺癌细胞质内骨架的表现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及透射电镜观察BCG-PSN对高转移人肺巨细胞癌(PG)细胞和低转移人肺腺癌(PAa)细胞上slex表达的影响及胞质内骨架结构的变化.结果①流式细胞仪分析提示PAa细胞slex表达高(66.8%),PG细胞表达低(5.72%).经BCG-PSN处理后,PAa细胞slex表达呈浓度依赖下降.②超微结构观察:PAa细胞微丝稀疏,PG细胞微管微丝减缺.BCG-PSN处理后,PG细胞微丝较前丰富、完整,树样分布,PAa细胞仅见少量的微丝.结论细胞内微管、微丝等细胞骨架成分的改变与癌细胞运动迁徙能力有关,BCG-PSN对肺癌细胞粘附性的抑制环节不是细胞骨架介导的粘附强化,可能是粘附分子表达下降所致的粘附强化启动过程.
作者:蒋幼凡;沈庆;薛亚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斯奇康注射液辅佐丙酸氟替卡松防治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机制及安全性.方法对分为防治组的35例婴幼儿哮喘采用局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1年)、同时注射斯奇康(≥3个月),对照组的30例婴幼儿哮喘仅口服酮替芬,临床随访哮喘发作程度、次数、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检查(>1.5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防治组婴幼儿肺功能PEF、FEV1恢复正常(P<0.01);防治组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明显,IgE水平、SIL-2R及CD4/CD8比率下降,GD3水平增高,与防治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临床防治总有效率94.3%(33/35例).结论斯奇康注射液辅佐丙酸氟替卡松防治婴幼儿哮喘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医生综合防治婴幼儿哮喘的较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黄英;陈坤华;张儒谊;石田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前磨牙在咀嚼功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方法按照天然前磨牙尖的大小,放大10倍,测试的模型用甲基丙烯甲脂(0号造牙粉)翻制而成.把测试的模型放在激光实时测量系统上进行测量.结果在前磨牙牙尖部位及牙颈部位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牙尖部位受力较大,牙颈部位次之.折裂大多从两牙尖的正中裂开,折裂方式与临床观察相吻合.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论当前磨牙和磨耗成两个牙尖的磨牙时,功能咀嚼容易折裂.
作者:任贤云;刘文康;熊秉衡;王正荣;许昭永;王崇真;李黎静;张永安;谢静;何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和进口盐酸托烷司琼在控制由顺铂化疗所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48例接受含顺铂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于化疗前1 d开始给予国产盐酸托烷司琼或进口盐酸托烷司琼,1次/d,5 mg/次,连用6 d,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人选患者全部按试验要求完成现察,国产盐酸托烷司琼与进口盐酸托烷司琼在控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方面及发生其它不良反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在控制含顺铂化疗所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与进口盐酸托烷司琼相当.
作者:梁后杰;边志衡;黄海辉;胡绍毅;陈世旭;张艳玲;蒋金妍;左文伟;沈健;赵晓昕;康瑜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外周血TH1、TH2百分比及TH1/TH2比值,探讨其TH1/TH2模式.方法用CD3-TC、CD8-FITC、IFN-y-PE、ILA-PE抗体三重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20例妊高征患者(中度12例,重度8例)、15例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TH1、TH2百分比.结果①妊高征组患者外周血TH1百分比为(20.50±4.02)%,明显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12.57±2.18)%,而TH2百分比(2.31±1.02)%明显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3.63±0.70)%,差异显著(P均<0.05);②妊高征组TH1/TH2比值(11.80±7.72).显著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3.66±1.15),P<0.01.结论中、重度妊高征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比较,其外周血TH1免疫增强,而TH2免疫减弱,属于TH1模式.
作者:朱景萍;高云荷;李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分级、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6例临床可疑半月板损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研究,并将其中80例与关节镜检查进行了对照研究.根据半月板内部MR信号特征将半月板损伤分为0~Ⅲ级、按照形态分型和按照损伤部位划分.结果在306例患者612个内外侧半月板中,呈典型的0级表现195个(31.9%),Ⅰ级53个(8.7%),Ⅱ级207个(33.8%),Ⅲ级157个(25.6%),水平撕裂95个半月板,纵行撕裂57个半月板,5个半月板结构破碎.撕裂部位仅为半月板外1/3内35个半月板,其余撕裂半月板超出1/3或位于内侧2/3,55例62个半月板Ⅰ级和Ⅱ级信号病例以及8例9个半月板在MRI分级为ⅢA,撕裂部位半月板外侧1/3水平撕裂,经临床保守治疗,随访复查MRI信号正常.结论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将逐渐成为骨科膝关节镜检查前必要的检查方法.
作者:陈伟;杨柳;唐康来;文亚名;张绍祥;陆明;丁仕义;王健;张恩全;谢兵;张永克;何强;王祥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建立新西兰兔坐骨神经火器性断裂伤的动物模型.方法成年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5只,分别用53式滑膛枪发射不同装药量的0.37 g三角破片,给予不同的装药量:0.20、0.25、0.30、0.35、0.40、0.50 g.根据破片飞行特点、能量吸收,神经断裂率,感染率,死亡率等指标,选择出佳参数,从而建立新西兰兔坐骨神经火器性断裂伤的动物模型.结果使用装药量为0.30 g,初速度为(541.4±26.5)m/s的三角破片,坐骨神经断裂率高于80%,不会引起股骨骨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伤后15 d该组动物全部存活;装药量大于0.35 g,初速大于600 m/s的破片在引起坐骨神经断裂伤的同时,容易合并股骨骨折及周围组织严重坏死,动物不易长期存活;而装药量小于0.30 g,速度小于500 m/s的三角破片飞行不稳,坐骨神经断裂率低于40%.结论装药量为0.30 g,质量0.37 g的三角破片在初速(541.4±26.5)m/s、射击距离1.5 m时可稳定建立兔坐骨神经火器性断裂伤,是一种良好的火器性坐骨神经断裂伤模型.
作者:陈建梅;李兵仓;王建民;张良潮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简称MALT-淋巴瘤)属淋巴结以外与粘膜相关的一种肿瘤.以前曾被误认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或假性淋巴瘤,现在已明确将它定性为一特殊类型的淋巴瘤,即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MALT).
作者:张伟;郭乔楠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1].对CVA的治疗目前认为首先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如果无效可给予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2,3].本研究旨在探讨H1拮抗剂和β2激动剂联合序贯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奇;寿志南;曹天凤;金礼忠;谷穗;丁黎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通过CRH刺激大鼠下丘脑脑片,探讨下丘脑CRH和CRH1R在下丘脑中的分布和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大鼠下丘脑脑片实验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CRH刺激大鼠下丘脑脑片后CRH和CRH1R在下丘脑中的分布和表达规律.结果CRH刺激下丘脑脑片后下丘脑CRH和CRHlR含量明显增多,而CP-154526、H89可显著抑制CRH和CRHlR的增加.结论CRH刺激下丘脑脑片后增多的CRH与CRHIR结合后进一步引起下丘脑神经元CRH和CRHIR表达增加.提示在严重创伤应激反应中,CRH通过PKA途径实现对下丘脑神经元CRH的表达的超短正反馈调节.
作者:陈立朝;许民辉;周继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胃癌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1298AC多态性及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2例胃癌和101例正常对照的MTHFR基因1298AC多态性:采用PCR和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结果胃癌组1298AA、1298AC和1298CC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8%、36.1%和4.1%,与对照组中3种基因型频率57.4%、37.6%和5.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以1298AA基因型的OR为1.00,胃窦癌AC基因型的OR为0.87(95%CI,0.42~1.82),CC基因型的OR为0.41(95%CI,0.05~3.72).胃癌MTHFR1298AC 3种基因型中H.pylori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重庆地区人群中MTHFR 1298AC多态性可能是胃窦癌的保护因素,MTHFR 1298AC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无关.
作者:司佩任;房殿春;张浩;杨柳芹;罗元辉;廖化禹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3)参与神经的发育和神经再生[1].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损伤修复中,能监测到GAP-43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本实验采用GAP-43作为自体脾组织移植后神经再生的研究指标,观察自体脾组织移植后神经再生,为脾脏外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张天飞;郭光金;王林;蒋登金;文灿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