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内科学资源库建设

李庆洁;汪茂胜;陈莉;陈喜苹;黄金珠

关键词:内科学, 资源库, 建设方法
摘要:以医学教育改革为背景,研究内科学资源库建设目标、思路、规划、内容及其应用.从内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入手,系统、全面、科学地建设内科学资源库,实现教与学的互助,提高内科学教学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课堂实习式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课堂实习式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级4个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班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以内科护理学教学为例,观察组进行课堂实习式信息化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 观察组内科护理学期末成绩(理论及操作成绩、案例分析成绩、实训报告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认为课堂实习式信息化教学在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自主学习能力、护理能力与集中上课注意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观察组护生在医院临床见习和实习期间的出科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 研究表明,课堂实习式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曹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PACS的PBL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腹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提高住院医师超声诊断水平,我们在腹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尝试基于PACS的PBL教学法,调动住院医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学习兴趣与临床思维能力,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姚延峰;周晓刚;谢雨君;张东竹;倪茂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甘肃省2013—2017年学生肺结核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近5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发病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我省今后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全国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学生肺结核发病及基础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3—2017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4.59/10万、12.79/10万、9.90/10万、11.01/10万和13.99/10万(P<0.05),年递降率为11.66%,2016年报告发病率有所上升;同期报告学生涂阳登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年递降率为12.36%,2017年涂阳登记率有所上升;学生肺结核病例所占比例从2013年开始逐年下降,2016年有所上升,由2015年的4.13%上升至2017年的5.23%;每年春秋季学生肺结核病例较多;报告学生肺结核病例中,15~24岁多,共2520例,占学生总病例数的80.33%;学生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76:1.结论2013—2015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从2016年开始有所上升,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将15~24岁男生作为防控重点人群.

    作者:何爱伟;高巧芬;张岚;赵剑喜;杨枢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甘肃地区宫颈鳞癌和腺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亚型分布研究

    目的 研究甘肃地区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亚型,为甘肃地区防治宫颈癌、研制适合本地区的HPV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甘肃省境内377例宫颈鳞癌及31例宫颈腺癌患者(均经我院病理确诊)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亚型感染检测,对HPV基因亚型分布及HPV感染型别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与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的相关性.结果377例宫颈鳞癌患者HPV总感染率为95.5%(360/377),共检测到17种HPV亚型,其中高危型13种(16、58、18、33、31、52、39、68、51、53、45、56、59型),低危型4种(81、44、42、43型),未检测到6、11、35、66、型,HPV16型感染率高,为76.7%,单一感染率为88.6%;39例宫颈腺癌患者HPV总感染率为48.7%(19/39),共检测到6种HPV亚型,均为高危型单一感染,依次为16型(47.4%)、18型(26.3%)、52型(10.5%)和58、51、45型(均为5.3%).结论 甘肃地区高危型HPV16、58、18、33、31型是宫颈鳞癌患者的主要感染亚型,高危型 HPV16、18、52、58、51、45型是宫颈腺癌患者的主要感染亚型,而HPV16型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鳞癌和腺癌.

    作者:周庆云;石清芳;赵洁;王东存;唐兆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品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过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创设学习情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训室建设、建立内科护理品牌课程网络平台、编写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科护理》校本教材、构建与岗位能力标准一致的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体系,顺利完成品牌课程建设任务.通过项目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师水平,教师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篇及获得专利一项,为本专业其他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谭丹群;何建忠;马英;岑丽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型的医学创新人才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探索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且有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晓霞;刘志荣;刘红林;郭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目的 了解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应用现状和实施效果,为顺利开展翻转课堂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在各个学科的应用情况.结果 蓝墨云班课已被应用于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但在医学教育中应用较少.结论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机遇和挑战并存,对教师也提出新的要求.

    作者:陈梓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更年期妇女保健现状研究

    目的 通过对更年期妇女患病情况的研究,了解更年期妇女保健现状,提高更年期妇女生活质量.方法 利用Greene量表对260例更年期妇女及260例正常妇女进行评估.将260例更年期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两组均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宣传及心理辅导.利用卡方检验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 观察组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躯体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管舒张性症状和性功能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3.8%,观察组为97.7%,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更年期妇女进行健康宣传和心理辅导,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

    作者:黄利梅;黄文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高职高专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目的 探讨高职高专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促进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通过前期调研规范设计专家咨询表,应用德尔菲法咨询专家并进行相应统计分析,获得核心能力指标及课程优化结果.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获得协调管理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五大类别共26个细目的核心能力,优化设置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共4个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选修课程.结论 构建的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突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特色,体现药品生产一线岗位特点,可从根本上解决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问题.

    作者:刘建明;徐子金;杨宇秀;陈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病原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构建的实践探讨

    目的 探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病原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法选取汕头卫生学校2017级助产专业1班和2班共118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班)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2班)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考试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认同度.结果 实验组第二次理论考核和期末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施翻转课堂是一种便捷易行的教学组织模式,能构建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林洁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ESI分析临床医学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本文依据ESI中论文收录数和论文被引频次,分析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科发展情况,着重分析收录论文所反映的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现状、不足和局限性.结合现状,本文提出今后要增加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师资、平台等方面优势,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促进临床医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作者:姜文国;米佳;杨春华;朱艳萍;田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共词分析的近3年国内护理教育研究热点

    目的 了解近3年国内护理教育领域研究热点.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录的护理教育研究文献中的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书目共现分析Bicomb软件、SPSS 21.0统计软件对检索出的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275篇,截取高频关键词42个.共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近3年国内护理教育研究热点为:护理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护理实践教学中多种教学方式的探索应用,循证护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临床护理带教及管理模式构建,护生人文关怀研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及人文教育,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研究.结论 对国内近3年护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共词聚类分析有利于了解此阶段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作者:董丽华;李春燕;吴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信息技术在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信息化教学工具,辅助传统课堂教学.以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课堂教学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4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作者:付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品管圈教学法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 ——以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教学为例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方法 选择某校2016级护理本科生(315名)作为实验组,将品管圈理念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教学全过程.课前确立圈主题,让学生了解并预习学习内容;课中教师示范讲解后,学生3~5人组成一学习圈进行训练、讨论圈主题,各学习圈归纳总结汇报、分享学习效果.与常规教学法的2015级护理本科生(360名)对照组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综合测评高于对照组(P<0.05).职业道德水平、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文素养等护士核心能力均得到提升.结论 将品管圈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护士核心能力.

    作者:何兰燕;朱旺乔;林起庆;王婉;沈艳清;张莉芳;赵丽红;黄亿元;韦桂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对职业素养的认知差异及启示

    目的 了解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对职业素养的认知差异,为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485名医学生和451名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医学生存在职业体验缺乏、职业认知失真,功利化倾向明显、知行不一现象较为突出这两个问题.结论医学院校应明确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吴成玉;谢国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健康评估是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我院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为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期为3年.通过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对教学、实践、考核进行全方位开放,以此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便捷.本文对我院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行探讨与研究,以期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作者:张存丽;甄瑞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级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总结并归纳分级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施加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组咳嗽、气喘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依从率为94.59%(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29/37),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Is用力呼气值(FEV1)及用力呼气Is率(FEV1/FVC)均有所改善,且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时,分级护理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苏雪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超声诊断学CBL教学的初步探讨

    医学人文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我国医学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关系到医学模式转变、医患关系及医疗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的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将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医学学科教学中成为未来医学人文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现代医学教育现状,初步探讨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超声诊断学CBL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进而推动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

    作者:杨华;王鑫璐;王延海;史铁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职护理专业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研究

    课程整合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通常是指将各门课程中具有内在关联的相关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重新构建教学框架,以打破原有学科体系中各门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知所学知识.外科护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两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彼此联系密切,教学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比较适合进行整合教学.本研究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讨如何构建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模式,为后续进一步进行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提供参考.

    作者:郭刚;蒋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搭建大赛平台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职业作风,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威海市卫生学校通过开展和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引导学生严谨备赛,锤炼了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作者:王淑英;崔雪艳;刘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