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凤海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07/2014-03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早期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胸痛消失时间、ST段恢复时间、酶峰时间、酶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再通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血栓开通率,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雷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抗感染,手术介入等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治愈23例(65.7%),有效缓解11例,感染死亡1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01/2013-12期间收治的54例 AMI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两组患者的梗死范围大小、并发症情况和心肌酶谱峰值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都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除心绞痛之外,其心率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衰、心源性疾病和再梗等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所有症状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对评估AMI患者的病情、预后和用药等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哈海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宫颈呈桶状增粗、肥大,宫颈表面溃疡36例,宫颈糜烂27例,宫颈表面光滑26例。宫颈呈大量分枝状,腺体形态大小不一,腺体向周围呈膨胀性生长。部分细胞脱落,细胞核小,细胞有轻度异型性,脉管内可见癌栓侵犯。宫颈微偏腺癌组免疫组化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截然相反。结论:宫颈微偏腺癌的早期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多次复诊,需高度警惕宫颈肥大和大量流液症状,及时做宫颈深部活检,防止误诊漏诊。
作者:张新阁;张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二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方法:对2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40例,择期剖宫产160例。结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方式,B超检查对于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分娩的方式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瘢痕子宫妊娠具备择期剖宫产的指标,宜38周后及早终止妊娠,避免急诊剖宫产。
作者:刘会玲;姚丽蓉;钟菁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口腔种植术前,通过放射学方法正确观察和评估牙种植体周围结构对口腔种植术的成功至关重要。随着口腔放射医学的发展,口腔锥形束CT逐渐应用于口腔种植学的各个方面,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放射剂量低及扫描速度快等优点,为口腔种植学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谢军;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临床特点。方法:我院2012-02/2013-02月门诊共接诊20例HSV感染患者的资料。结果:20例HSV感染患儿中,17例患儿出现全身感染,仅3例无临床表现,5例出现局限性皮肤、眼、口腔黏膜损害。结论:HSV感染常表现为皮肤粘膜的泛发性疱疹,并能引起全身性播散病变,后期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情严重,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张英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我科2013-02/2014-02收治的85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5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率为4.71%,少于对照组的15.29%(P<0.05).结论: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雪峰;梁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 TST 与 PPH 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02/2013-02本院肛肠科收治的78例痔病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治疗方法随机将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 PPH 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肛门功能(肛门疼痛,术后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发生率)恢复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两组在术中出血及脱垂等并发症方面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TST治疗痔病后在肛门功能恢复、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PPH治疗方法,而且TST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并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崔凤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参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1-09/2013-09收治的63例因RDS死亡且无血缘关系的新生儿为RDS组,分为32周以下组、32~36周组及36周以上组,每组各21例;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无血缘关系的非RDS而死亡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分组方式与 RDS 组以1∶1相对应.结果:RDS组中,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mRNA阳性的细胞数量随胎龄增加保持不变,而对照组中,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mRNA阳性的细胞数量随胎龄增加而升高.RDS组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mRNA阳性的细胞数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RDS组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缺陷频率为14.29%,明显大于对照组(1.59%);RDS组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mRNA缺陷频率42.86%,也明显大于对照组7.94%.结论:SP-BmRNA的缺失也是引发RDS病的因素之一.
作者:陆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ACS的影像教学系统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PACS的影像教学系统中,由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审核图文后,将特殊病例、典型病例和追踪证实病例,用文字注解的功能,把相关的图像做标释后,按影像征象项目分类储存进教学数据库里,管理时使用模块化分类管理方式.结果:PACS的影像教学系统设计用户界面实用、方便、美观,且功能强大,影像教学模块资料和文本文件库信息能安全、无损的存储,稳定性好,操作互动性好.结论:自PACS系统建立和运用后,由于具有了高效率高质量影像学图像处理功能,从而解决了许多传统教学弊端,医学影像教学工作得到了极大方便,彻底改革了传统教学手段,使教师授课更加形象、生动、丰富、方便.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可获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信息,实现了共享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PACS的教学系统在医学影像学相关教学工作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也将成为临床专业、影像专业的影像实践和教学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硬件设备的完善,强化训练计算机知识,优化医学教学模式,发展远程网络医学影像教学,是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
作者:赵欣;郭炜;马瑞;颜林枫;贺延莉;崔光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外伤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387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86例患者痊愈,1例患者死亡,且死亡患者是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的并发症。结论:颌面部外伤易发生其他器官的合并损伤,因此治疗时需要协调各科室,共同配合,分清治疗的主次关系,情况危急时主要抢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高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右旋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显著地镇静催眠作用,同时具备镇痛、抑制交感活性、降低眼压、减少氧耗、抑制肌颤、无呼吸抑制、抑制应激反应、抗焦虑、抗寒战、稳定心血管功能和保护神经等作用。右旋美托咪啶能够减少阿片类药物、异丙酚和苯二氮平类药物等麻醉剂的需求,对心脏、大脑、肝脏、肾脏和肺等器官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临床不良反应少。基于右旋美托咪啶的显著临床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围手术期,胸外科、心外科、神经外科、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高血压患者和减肥手术等方面,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唐冰;范志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8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方法,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h的出血量显著减少,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缩短,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 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迅速,出血量少,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陈广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采用脊柱内固定术后出现感染的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0例与对照组1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置管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内固定取出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换药的次数、内固定的取出率及创面的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比普通的置管冲洗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效果更佳,而且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忠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第三代硝基苯咪唑类衍生物的代表之一是奥硝唑,其抗菌范围和使用与甲硝唑、替硝唑大致相同,但是比后两者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几率小,特别是在治疗口腔感染上,较甲硝唑和替硝唑更有优势。目前,奥硝唑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口腔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刘光峰;刘慧慧;王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发病原因和主要的治疗、预防方式.方法:抽取本院2013-02/2014-02收治的43例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降压治疗后统计不同分级的患者血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43例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出现12例死亡,占总人数的28.06%,其余31例患者的高血压相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2级和3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尤为明显,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也显著提高,两项统计用药前后对比都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期血压偏高的患者应定期进行测量,严重者需终生服药,维持血压的稳定可有效的预防心力衰竭,也是该病治疗的关键.
作者:钱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曾斌芳教授是国家第五批知名老中医、中医学术继承人,曾师承全国著名老中医张绚邦、刘继祖教授,并获得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已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二十余年,其间博采众长,学贯中西,勤于临证,尤善于以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笔者有幸侍诊多年,亲聆教诲,兹将导师活血化瘀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略作概述。
作者:李靖;曾斌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器定时、间断气管切开口处雾化吸入法。结果: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形成、肺部感染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气道效果好,可保证气道湿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杨秀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非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核磁共振MRI和头颅CT检查,并且用头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查判断颅内外大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结果:6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与颈内动脉狭窄和脑内动脉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37例(61.67%)、大脑前动脉狭窄19例(31.67%)、大脑后动脉狭窄17例(28.33%)、颈内动脉狭窄40例(66.67%)、大脑基底动脉狭窄23例(38.33%),颈内动脉狭窄及大脑中动脉狭窄与其他类型的脑动脉狭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和脑内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与之关系密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张金苹 刊期: 2014年第05期